八年级上册历史选择题练习题集第一课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虎门销烟B.炮轰广州城C.鸦片战争D.三元里抗英2.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A.关天培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3.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
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
”“这些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尼布楚条约》4.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A.南京B.上海C.广州D.福州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这是因为,鸦片战争()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当()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第二课1.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A.英、法B.英、法、俄C.英、法、美D.英、法、美、俄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3.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更多的好处”指()A.得到巨额赔款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4.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尼布楚条约》5.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第三课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红头军”的领袖是()A.关天培B.林则徐C.华尔D.洪秀全2、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3. 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
战其即败。
”这位将领是()A. 秦日纲B. 陈玉成C. 李秀成D. 石达开4.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
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
”是指中国近代的()A三元里人民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5.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第四课1.曾国藩等人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近代军事工业。
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A.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B.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D.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派2.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 维护封建经济B 发展资本主义C 维护封建统治D 抵抗外国侵略3.奕䜣在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洋务派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工业有()A.轮船招商局B.安庆内军械所C.江南制造总局D.福州船政局4.标志着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愿望破产的是()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B.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C. 中法战争中国不战而败 D .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第五课1.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A.丁汝昌B.邓世昌C.左宝贵D.叶志超2.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A.双方互有损失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虎门条约》4.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5.《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割地的面积B.赔款的数额C.开放的口岸D.开放工厂的特权6.《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六课1.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A.1888年B.1894年C.1895年D.1898年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
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4.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
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裁撤冗官冗员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6.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袁世凯第七课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2.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 )A.1899年B.1900年C.1901年D.1902年3.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
”这次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5.《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6.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第八课1.下列有关孙中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B.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C.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D.领导并成功发动了广州起义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A.檀香山B.长沙C.上海D.东京3.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享主义4.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5.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第九课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A.安庆起义B.广西起义C.萍浏醴起义D.黄花岗起义2.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3.武昌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A.中国同盟会B.湖北文学社C.湖北新军D.湖北共进会4.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第十课1.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在()A.1910年B.1911年C.1912年D.1913年2.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这意味着中国()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B.专制统治的结束C.封建统治的结束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3.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B.体现天赋人权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D.体现了三权分立5.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第十一课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A.孙中山 B.李烈钧C.宋教仁 D.黄兴2.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努力”()①解散国民党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为讨伐袁世凯的复辟活动,维护共和制度的护国战争发生在()A.1913年 B.1914年C.1915年 D.1916年4.湖北省是中国千湖之省,是人杰地灵的旅游胜地。
北洋军阀割据时期,控制湖北省的军阀派系是()A.直系 B.奉系C.皖系 D.滇系第十二课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A、宣传马克思主义B、与洋务派论战C、与立宪派的论战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2、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新青年》B、《中外纪闻》C、《民报》D、《申报》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①陈独秀②李大钊③鲁迅④胡适⑤毛泽东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第十三课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队伍壮大B、“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略中国C、北洋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掠夺,阶级矛盾加深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A、一次大战B、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C、十月革命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3、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C、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并领导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4、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废除二十一条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5、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B、学生爱国运动C、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领导阶级不同B、指导思想不同C、所处时代不同D、革命前途不同第十四课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A. 北京B. 延安C. 上海D. 瑞金2、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1921年召开的()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七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5、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