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因工程的研究人物是把人机环境综合体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为这一综合体建立合理且可行的实行方案,使人获得舒适.安全.健康的环境,力图提高人本身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功效的目的。
一句话定义: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2人因工程常用的研究方法:1测量法2个体或小组测试法3抽样测试法4询问法5实验法6观察分析法7系统分析评价法或1调查法2观测法3实验法4心理测量法5心理测验法6模拟或模型试验法3人因工程的定义人与机器关系的合理方案,亦即对人的知觉显示,操纵控制,人机系统的设计及其部署和作业系统的组合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更高的效率和作业是感到安全和舒适4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过程中负荷相对恒定,肌张力保持不变5等长收缩;躯体或机体维持不变,运用肌张力将负荷支撑在某一位置,肌纤维长度不变6动力定型:长期在统一环境中从事同一项作业活动,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步形成该项操作的自觉习惯的逻辑平衡潜意识。
其形成可分成以下三个阶段:1泛化阶段2分化阶段3巩固阶段7作业能力:指作业者完成某种作业所具备的心理.生理特征。
综合体现的个体所蕴含的内部潜力动态变化规律:1入门期2稳定期3疲劳期4终末激发期8 影响作业能力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工作条件与性质、锻炼与熟练效应9疲劳的测试方法:1生化法,(测量血尿汗唾液的变化)2生理心理测试法(1膝腱反射机能检查法2两点刺激敏感阀限检查法3频闪融合阀限检查法4连续色名呼叫检查法5反应时间测定法6脑电肌电测定法7心率脉率血压测定法)10作业疲劳的概念及分类在劳动过程中,当作业的能力出现明显的下降时称为作业疲劳,它是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起预防机体过劳的警告作用。
可分为四种:1个别器官疲劳2全身型疲劳3智力疲劳4技术型疲劳11疲劳的特征:1身体的生理状态发生特殊变化2进行特殊作业时的作业能力下降3疲倦的自我体验12提高作业能力和降低疲劳的措施1控制劳动强度和时间2改善工作内容、克服单调感3提高作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4合理调节作业速率5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6合理设计作业中用力方法7科学制定轮班工作制度8开展技术教育和培训、选拔高素质的熟练工人9合理休息10 和合理膳食11加强科学管理,改进工作日制度12加强耐力锻炼13改善高温作业环境的主要措施1技术措施(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2隔热3通风降温4降低湿度)2保健措施(1提供合理饮料和补充营养2个人防护3加强医疗预防工作)3生产组织措施(1合理安排作业负荷2合理安排休息场所3职业适应)14噪声的定义及控制噪声泛指一切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凡使人烦恼、不愉快的声音。
措施1声源控制:(1)降低机械性噪声(2)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2控制生源的传播(1)全面考虑工厂的总体布局(2)设置吸声结构(3)设置各应装置(4)设置隔振装置(5)调整声振的指向(6)利用天然地形3个人防护4音乐调节15听力损类型: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爆发性耳聋。
15影响听力损伤程度的因素噪声强度、暴露时间、噪声频率16显示器功能:定型、定量、警告原则1指针运动,盘面固定:数字应正立位2指针固定,盘面运动:数字辐射定向安排3指针在仪表内时,若盘面空间大,则数字表在外侧4指针在仪表内侧时,则数字应表标在内侧5开窗式仪表窗口应能能显示出被只是数字及两相邻数字6数字标注应便于识读(正定位标准)7最小刻度不标注,最大刻度必须标注、17,显示器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显示器所显示的精确程度应符合预定要求2信息要以最简单的方式传递给操作者3信息应易于了解避免换算4划分指标只能表示相当1、2、5的数值5标记符号的大小必须适合预计的最大距离18显示装置信息传递的基本原则1显示装置传递的信息不宜过多,应急中传递主要参数2若无特殊原因,同样的参数应尽量用一种方法传递3同时显示的信息数不超过工作人员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的生理可能4权衡各种感觉系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5显示装置所显示的信息应保证监视人员能迅速、准确的得出结论6重要的显示装置应安装在醒目的位置7刻度盘,指针和刻度的形状应力求简单8显示装置应考虑照明、噪声、振动、微小气候等的影响9指针移动方向与控制装置的移动方向和所控制的机器设备的活动方向一致10报警装置是一种特殊的显示装置,显示紧急事态信号。
19光通量指按照人眼光感觉所度量的光的辐射功率单位是流明lm 光通量与被照射面面积之比称为照度,单位是勒克司lx1.人因工程(HumanEngineering)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在美国被成为"生物工艺学","人类因素","生物工艺学","工程心理学","应用试验心理学";西欧国家成为"工效学(ergonomics)"2.人因工程:按照人的特性来设计或改善人机系统的学科美查理斯.C.伍德:设备的设计适合人各方面的因素,以便在操作上付出最小代价而求得高效率国际人因工程学会: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各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条件下,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达到最优化的问题3.发展的三大阶段:A.经验人因工程阶段B.科学人因工程阶段C.现代人因工程阶段4.研究任务:人因工程把人-机-环境综合体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为这一综合体合理且又可行的实用方案,使人获得舒适,安全,健康的环境,力图提高人本身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工效的目的.5.研究方法:1,测量法2,个体或小组测试法3,抽样测试法4,询问法5,实验法6,观察分析法7,系统分析评价法:a 作业空间的分析b作业方法的分析c环境分析d作业组织分析e负荷分析f信息输入和输出分析6.静态作业的特征是能量消耗水平不高却很容易疲劳等张收缩:动态作业等长收缩:静态作业7.动力定型(习惯定性):若长期在同一环境中从事同一项作业活动,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该项作业操作的自觉习惯的逻辑平衡潜意识. 它的建立分三个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8.脑的氧代谢较其他器官高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9.感觉:感觉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感觉器官受到外界的光波,声波,气味,温度,硬度等物理与化学刺激作用而得到的主观经验~~~直觉: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反映区别与联系:感觉和知觉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感觉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形状大小颜色等.通过感觉还不知道事物的意义,知觉所反映的是包括各种属性在内的事物的整体,因而通过知觉,就知道所反映事物的意义.其联系是:感觉反映个别,知觉反映整体,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10.感觉的基本特性:1,适宜刺激2,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又分为上限与下限.下限为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上限为仍能产生某种感觉的最大刺激值.感觉差别阈限是指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并不是任何刺激量的变化都能引起有机体的差别感觉的) 3,适应4,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不同感觉的补偿作用~联觉) 5,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同一类的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对比几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时产生的对比称为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时,将产生继时对比现象) 6,余觉11.知觉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影响因素:接近~相似~封闭~连续~美的形态) 2,选择性3,理解性4,恒常性(a,大小恒常性: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视像大小而变化,它趋于保持物体的实际大小b,形状恒常性: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或者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时,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人仍然能够按照物体原来的形状来知觉c,明度恒常性:在不同照明条件下,人知觉到的明度不因物体的实际亮度的改变而变化,仍倾向于把物体的表面亮度知觉为不变d,颜色恒常性:知觉时,不管实际的光线如何,人们认为一件东西的颜色是相同的,即颜色恒常性) 5,错觉12.视觉机能:1,视角与视力2,视野与视距3,中央视觉和周围视觉(分别对应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4,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5,色觉与色视野6,暗适应和明适应13听觉的掩蔽:不同的声音传到人耳时,只能听到最强的声音,而较弱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即弱声被掩盖了.这种一个声音被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14.作业能力:作业能力是指作业者完成某种作业所具备的生理,心理特征,综合体现的个体所蕴藏的内部潜力(入门期,稳定期,疲劳期,终末激发期)15.熟练效应:指经常反复执行某一作业而产生的全身适应性变化,使机体器官各个系统之间更为协调,不易长生疲劳,而使作业能力的大群殴提高的现象16.作业疲劳:在劳动过程中,当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称为作业疲劳,它是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起预防机体过劳的警告作用(分类:个别器官疲劳~全身性疲劳~智力疲劳~技术性疲劳)17.疲劳特征:1,身体的生理状态发生特殊变化2,进行特定作业时的作业能力下降3,疲倦的自我体验疲劳检测方法:生化法,生理心理测试法,他觉视察及主诉症状法生理心理测试法:肌腱反射机能检查法~两点刺激敏感阈限检查法~频闪融合阈限检查法~连续色名呼叫检查法~反应时间测定法~脑电机电测定法~心率血压测定法18.提高作业能力降低疲劳措施:1,控制劳动强度与时间2,改善工作内容,克服单调感3,提高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4,合理调节作业速率5,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6,合理设计作业中的用力方法7,科学制定轮班工作制度8,开展技术教育和培训,选拔高素质的熟练工人9,加强科学管理改善工作日制度10,合理休息11,加强耐力锻炼12,合理膳食19改善高温作业的措施:1,技术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隔热通风降温降低湿度2,保健措施:供给合理饮料和补充营养个人防护加强预防工作3,生产组织措施:合理安排作业负荷合理安排休息场所职业适应20.噪声定义与分类:噪声泛指一切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凡使人烦恼不愉快的声音都叫噪声分类:按照人们对噪声的主管评价分:过响声妨碍声刺激声无形声按噪声随时间变化特性分:稳定噪声周期性噪声无规律噪声脉冲噪声按噪声源特点分:工业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交通噪声社会噪声21.控制噪声传播的途径:1,全面考虑工厂的总体布局2,设置吸声结构3,设置隔声装置4,设置隔振装置5,调整声源指向6,利用天然地形22.确定产品功能尺寸的步骤:1,确定所设计产品的类型2,选择人体尺寸百分位数3,确定功能修正量(着装,姿势,操作修正量) 4,确定心理修正量5,设计产品功能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