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春城昆明——四时如春,花开不断
春城昆明——四时如春,花开不断
流向昆明输送着暖气,这股干燥的西南暖流,使昆 明天气晴朗,少阴雨,此外,昆明三面环山,北部 有梁王山、乌蒙山等阻挡着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侵入, 所以昆明冬季气候温和,很少有严寒的日子。而也 正是由于拥有这样温和的气候,且百照讨间长,霜 期短,因此在昆明,
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常青,是一座名副其实的 “花都”。鲜花当蔬菜鲜花称斤卖,是“云南十八 怪”中的一怪。四季如春的昆明,鲜花四时竞妍, 而称斤卖,则说明了其鲜花数量之多。然而在这里, 鲜花不仅仅是欣赏的植物,而且还是餐桌上时兴的 菜肴。昆明虽是花的
世界,可昆明人看着春去花落,每一朵花都要随风 而逝还是舍不得,于是人们就将一朵朵行将凋谢的 可食之花采回家中,制成各种各样的花菜。佼佼白 玉兰、妍妍红玫瑰、芙蓉金雀花、清汤节节高……在 昆明,常吃的花不下60种,几乎大部分花都可以吃, 像白杜鹃、芭蕉
花、石榴花、棠梨花、金针花、百合等等,都是作 为蔬菜摆在菜市场里卖的。然而,这些花在饭桌上 并非作料,而是主菜,可炒煮炖煎烩炸熘,老昆明 人最喜欢吃的家常菜就有“樱桃肉烧玉兰”、“鸡 茸金雀花”、“白花炒腌菜”、“槐花炒鸡蛋”、 “棠梨花炒肉”、“苦
vbhfngw 西双版纳万达主题乐园/wandazhutileyuan
明过冬,他们盘旋于翠湖之上,时而昆明带来了生气,也给翠湖平添了奇景。由于海鸥 的嘴是红色的,因此从第一波海鸥到来至今,昆明 人一直亲切地叫它们“红嘴鸥”。海鸥是一种迁徙 鸟类,每年夏季在北方
生儿育女,进入深秋后,北国气温急剧下降以至封 冻,许多昆虫蛰伏、植物凋萎,海鸥没有了适合生 存的气候环境和相应的食物,只有集群迁飞,到温 暖的南方越冬。实际上,早在106年昆明滇池就有像 鸽子、小鸡一样的“白鸟”越冬的记载,只是当时 数量少不进城,也
开不断四时春”。其实,昆明之所以四季如春,是 由它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决定的。昆明地处云贵 高原,海拔2000米左右,虽然它的纬度很低(北纬 25度),属于亚热带,但它的高度作用抵消了纬度 较低的影响,这是它夏季比较交凉爽的原因之一。 另外,昆明在我
国的西南部,夏季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 大量的水蒸气,经常下雨,云雨减弱了太阳辐射, 雨水的蒸发也带走了不少热量,所以地面温度不高, 因此夏季温度不会很高;而冬季,由于昆明所处的 纬度较低,有比较强烈的太阳辐射,还有来自亚洲 大陆西南部的西南暖
天气常如二三月昆明地处云南中部,是云南省的省 会城市,它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市中心海拔1891 米。一提起昆明,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春 城”:当平原上正是挥汗如雨的炎夏季节,昆明的 气候还是凉爽宜人;而当北国处于千里冰封的严寒 隆冬季节,昆明却
已像北方的早春天气了。没错,昆明一年四季气候 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朵常开。当北方一 片银装素裹时,这里仍然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所以有诗描绘道:“昆明腊月月可无裘,三伏轻棉 汗不流,梅绽隆冬香放满,柳舒新岁叶将稠”以及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
就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为什么1985年以后, 开始有大量的海鸥进城呢?其实,绝大部分海鸥原 本是在南方诸如洞庭湖、巢湖这样的地方越冬,后 来,南方越冬地气温骤降,加之这些地方工业化城 市的发展以及农田开垦,许多湿地被侵占,海鸥没 有了食物,没有
了栖息的环境,为了生存,它们就只有另找新的越 冬场所。恰恰在这时,海鸥发现了在绿山环抱中的 西南最大湖泊滇池,而滇池所在的城市昆明,冬季 气候温暖,非常适宜过冬,于是,海鸥以后每年如 期而至,11月中下旬开始陆续飞来,次年3月上中旬 又陆续飞走。而近
几年,由于滇池被污染、食料减少,海鸥又顺流进 入城市,来到翠湖一带聚集觅食,使得翠湖成了闻 名中外的“高原海鸥之家”。每每进入冬季,数千 只海鸥就聚集在翠湖的湖面上,满湖的海鸥,密密 麻麻,几乎覆盖了整个湖面。湖周围,人们或凭栏 眺望翻飞的海鸥,高高
拋起食物与鸥逗趣;或驻足凝神海鸥空中捕食的本 领,而海鸥则自由地游弋,快乐地追逐。那些好动 的、精力旺盛的海鸥,一刻不停地扇着翅膀,在湖 面穿行,不停地呜叫着、歌唱着,一片快乐和谐的 场面。蜜月游就选趣驴族旅游网。
刺花炒豆鼓”等等,这些鲜花菜肴最难得的是,经 过一番煎、炸、煮、烹的翻云覆雨后,鲜花的芬芳 仍留于颊齿间。此外,昆明人还将玫瑰的花瓣捣碎, 拌了红糖放入罐中,糟个五六十天后,就魔术般地 变成了香甜可口的玫瑰糖,云南的玫瑰月饼就是以 玫瑰糖为馅的。“红
嘴鸥”自远方来在昆明繁华热闹的市区,有一湖泊, 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而被称为 “翠湖”。翠湖曾是滇池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 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从1985年11月起,成千上万 只海鸥就成群结队,从遥远而寒冷的西伯利亚和中 国北方飞来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