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我国组织财政的出发点。
财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在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财政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经济发展是实现生产目的的物质基础。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资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我国的财政支出,相当一部分支出是经济建设支出,用于对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的投入,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
例如:2012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到4303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有利的促进的经济发展,改善了民生。
财政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普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财政通过对国民财富进行再分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从而缩小贫富差距,保证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例如过去10年来,各级财政仅对城镇职工5项社会保险的投入累计就达到1454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提供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
国家通过财政为人民提供公共物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状况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国家通过财政投资于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体系、良好的环境和生态保护等公共领域,为人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直接造福于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其他备选分论点;
财政政策对物价的调控,稳定物价,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消费的变化受物价的影响。
国家通过加大支持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做好必需的商品的进口,稳定必需品的供应,促进市场供求的平衡和物价的基本稳定。
同时给与低收入家庭的物价补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例如: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400多万套,基本建成2100多万套;累计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及游牧民定居工程1100多万户,较好的稳定了房价,改善了人民生活。
财政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国家通过财政支出,加强劳动力就业市场建设,为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和就业介绍,增加就业支出,直接创造就业岗位等,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例如:从2006年起,上海市政府连续五年,每年向天使基金会投入1亿元科技教育专项拨款,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