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文化基础操作实验报告

计算机文化基础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五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实验时间:实验地点:一、操作步骤:1、主标题设定:(1)选择主标题。

(2)选择“格式”菜单“字体”命令。

(3)选择“格式”菜单中“边框和底纹”命令。

(4)分别选择格式工具栏上的“居中”、“加粗”和“字体颜色”按钮,使主标题居中、变粗和成为红色。

2、正文设定:(1)选择正文。

(2)分别在格式工具栏上的“字体”、“字号”文本框中按要求设置正文的字体和字号。

(3)选择“格式”菜单“段落”段落命令进行缩进设置。

3、小标题设定:(1)选择格式工具栏上的“加粗”按钮,给各个小标题加粗。

(2)选择第三段(“3自动控制……”),采用拖动和剪切粘贴的方式使其与第四文字(“2数据处理:……”)进行换位,按小标题的顺序,完成文本段落排列好。

4、页面设置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中的“页边距”和选项卡,按要求对页边距进行设置;选择“纸型”选项卡对纸张大小进行设置。

5、文件保存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在弹出窗口中的“保存位置”栏中选择“D:”(假定要保存在“D”盘),在“文件名”栏中输入文件名sy1,最后单击“保存”按钮完成文件存盘。

6、过程(1)主标题(“计算机应用”)文字设定为华文新魏、小二号、红色、加粗、居中并添加下划线和浅黄色的底纹。

(2)正文设定为小四号,其中的中文文字设定为“楷体_GB2312”,英文文字设为“Times NewRoman”。

段前间距6磅。

编号的顺序,将文本中的段落重新排列好。

(5)页面设置,纸张大小为16开,页边距上、下为1.8cm、2.4cm,左、右各为2.0cm、2.0cm。

应用于整篇文档。

(6)以sy1.doc 为文件名存盘退出(路径自定)。

二、实验思考题:1、设置多处相同格式的文本,有几种方法去实现?2、替换有几种搜索范围?有几种区分方式?是否可带格式替换?3、 行距、字距如何设置。

4、段落设置提供了几种主要设置?实验收获:实验六表格的建立及编辑实验时间:实验地点:一、操作步骤1、表格录入:(1)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2)用鼠标拖选出一个十一行、六列的表格:2、在表格右边增加一列:将光标定位于第一列,选择“表格”—>“插入”—>“列在左边”,即可插入列。

3、单元格的合并:用鼠标选择表格第二行要合并的所有空白单元,再选择“表格”菜单中的“合并单元格”选项即可完成单元格的合并;可同样操作第七行的单元格合并。

4、文字设定:用鼠标选中表格中需要进行文字设定的单元格后,即可进行字体字号等的定。

5、表格边框线设定:(1)选择整个表格,然后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

(2)选“边框”选项卡,设定表格边框线为3磅。

(3)设表内线为1.5磅。

由于此版本无“表内边框”,所以我们多做一次二、实验思考题1、生成表格的方式有几种?是否可用“绘制表格”进行手工制表?2、如何追加和删除行?3、表格可用何种方法删除?4、如何合并单元格?5、如何在单元格中画斜线?实验收获:实验七图文混排实验时间:实验地点:一、操作步骤1、制作艺术字标题:(1)选定标题。

(2)选择“插入”—>“图片”—> “艺术字”菜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定你想要的艺术字样式,单击确定完成。

(3)删除原来的标题。

(4)选中出现在文档中的艺术字,用鼠将其拖到文章标题处。

(5)用自动弹出的“艺术字”工具栏中的各种工具按钮,对该艺术字进行编辑。

2、设置分栏:选定1、2、3段文字;选择“格式”—> “分栏…”菜单,在弹出的“分栏”对话框中,按操作要求进行分栏设置。

3、设定第一自然段的首字下沉:选定设定第一自然段;选择“格式”—> “首字下沉…”菜单,在弹出的“首字下沉”对话框中,按操作要求进行首字“下沉”,“下沉行数:2”的设置。

4、在文中插入一幅图片(以获取图片库中图片为例):(1)选择“插入”—>“图片”—> “剪贴画”;(2)单击图片(图片周围会出现黑框)选中,利用鼠标拖放操作,将图片设置为适当大小。

(3)在图片选定的方式下,选择“格式”—> “图片”菜单,在弹出的“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选择“版式”选项卡,在其中设置“四周型”环绕和“左作对齐”方式,单击确定完成。

5、过程(1)、正文设定为小四号,其中的中文文字设定为“楷体_GB2312”,英文文字设定为“Times New Roman”。

(2)、小标题加粗,蓝色。

(3)、将1、2、3段按等宽两栏显示,中间有分隔线。

(4)、将第一自然段设置为首字下参下沉两行,红色。

(5)、在文中插入一幅图片(该图可自制或从图片库获取),以图文环绕、左对齐的方式插入到文字段落的左下角,文字段落与图形的左边和下边要求对齐。

(6)、页面设置自定。

二、实验思考题1、插入图片的方式有几种?能否对这些图片进行编辑?2、如何选定多个图片,如何进行组合、叠放?3、如何利用剪贴板在多个文档间中交换信息?实验收获:实验八学生成绩表的制作实验时间:实验地点:一、操作过程1、启动Excel 20032、以班级+姓名另存3、原始数据的输入4、公式和函数的输入5、添加批注样张如下图所示:6、过程(1)、excel窗口界面(2)、打开与保存工作薄1)新建工作簿方法一:启动Excel ,系统自动产生一个新工作簿,名称BOOK1方法二: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方法三:单击“文件”→“新建”命令2)打开已有的工作簿文件方法一: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方法二:单击“文件”→“打开”命令3)保存工作簿方法一:单击“文件”→“保存”或“另存为”命令方法二:单击常用工具栏中“保存”按钮(3)、原始数据的输入1)选择工作表和单元格a)单个单元格的选择(鼠标单击)b)选择连续的多个单元格(按住shift)c)选择不连续的多个单元格(按住ctrl)d)选定整行(单击行号)e)选定列(单击列号)f)选定工作表的所有单元格(单击全选按钮)2)输入数据a)输入文本:默认左对齐b)输入数字:默认右对齐数据:0~9,+/-、E/e、$、%、.和千分位符号等。

若数位较多,系统自动用科学记数法显示该数据。

若要将数据作字符处理,以“‘”开头.c) 分数的输入:空格或0加空格后再输入分数d)输入时间:默认右对齐日期:年-月-日或年/月/日时间:时:分(AM/PM)输入系统时间:ctrl+shift:格式:“格式”◊“单元格”◊“数字”◊“日期”3)自动填充a) 自动输入序列数据:自动填充:(填充句柄的运用) ①纯数字②字符+数字用户自定义序列:工具◊选项◊自定义序列产生一个序列:编辑◊填充◊序列b)快速输入相同数据:选择所有要输入相同数据的单元格。

在唯一激活的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后,按Ctrl + Enter。

(4)、公式的输入1)公式的输入:以“=”开始2)函数的输入:以“=”开始3)使用函数a) 函数的输入:函数的输入有两种方法:直接输入和粘贴函数法(即使用函数向导)b) 函数的复制c) 常用函数:SUM(参数)AVERAGE(参数)……d) 单元格的引用:相对引用:如:=A5*A6绝对引用:如:=$A$5*$A$6混合引用: 如:=B3+A$2四、实验思考题1、excel公式输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excel原始数据的输入分为几种情况,输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收获:实验九编辑美化成绩表实验时间:实验地点:一、操作步骤首先做一个完整的表格1、插入标题(注意单元格的合并,选择要合并的表格,然后在快捷栏中找到合并)2、设置数字格式、对齐格式及字体格式(格式|单元格)3、调整列宽及行高4、设置边框及底纹5、条件格式的设置6、页面设置四、实验思考题1、表格的自动套用格式与word中自动套用有何区别?实验收获:实验十南山电器销售统计图表的制作实验时间:实验地点:一、操作步骤1、创建数据图表是将工作表数据用条形、折线、柱形、饼状或其他形状图形来表示,它比数据本身更易于表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且,图表中的数据与工作表中的数据是联动的。

Excel中的图表分为两类,一类是嵌入式的图表,另一类是独立图表。

用户可以利用“图表”工具栏创建图表,也可以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

(选取数据——创建图表——插入|图表)2、图表的编辑与装饰图表的编辑是指对图表中的各种对象进行的编辑,主要指添加和删除数据、添加数据标签、格式化图表等。

对数据的编辑分两种情况:1)对已经加入图表中的数据的修改:在工作表中进行修改,图表中对应的数据就会进行自动更新。

2)向图表中添加新的数据:先向工作表中添加数据,然后通过选定柄或复制数据的办法添加到图表中。

图表对象的选取方法:1)“图表”工具栏◊“图表对象”下拉按钮。

在图表中单击某对象,将选中该对象。

2)图表中数据的编辑:修改、添加、删除数据。

3)修改图表选项:【图表】◊【图表选项】(右键单击)。

4)误差线的添加:双击欲添加误差线的项,弹出【数据系列格式】对话框,单击【误差线Y】。

图表格式化:常用的两种方法:5)在图表中直接双击要进行编辑的对象。

6)在要进行格式化的对象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对象格式命令。

4、图表的移动、复制、缩放和删除1)拖动图表进行移动;2)Ctrl+拖动对图表进行复制;3)拖动8个方向句柄之一进行缩放;4)按Delete键为删除。

通过“编辑”菜单中“复制”、“剪切“和”粘贴” 命令对图表在同一工作表或不同工作表间进行移动和复制。

二、实验思考题1、如何将柱状图修改为带深度的柱状图?2、图表区、绘图区、背景墙如何进行背景设置?实验收获:实验十一学生成绩表的数据处理实验时间:实验地点:一、操作步骤1、利用记录单,查找01班的语文成绩大于90分,且数学成绩大于100分的同学。

打开方法:“数据”/“记录单”利用记录单可以进行下列操作:a)输入数据b)修改和删除数据c)查找数据清单中的记录2、将成绩总分由高到低排序,相同分数按英语成绩由高到底排序。

数据排序包括:1)单一条件的排序(按一列排序:快速排序)2)多重条件的排序(按多列排序:轻重缓急)数据排序的步骤:1)单击数据区域的任意单元格。

2)单击【数据】/【排序】,弹出排序对话框。

3) 设置主要/次要关键字对应的字段和排序方式3、筛选英语成绩最高的4名同学。

打开方法:【数据】/【筛选】/【自动筛选】注意:1) 在每个字段名的右边都有一个下拉箭头按钮。

2) 注意观察设完后下拉箭头颜色的变化。

3) 退出自动筛选:再次点击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4、以班级为单位,求每门课的平均值。

分类汇总是分析数据的一个有力工具,它的前提条件是先要排序。

要先排序,然后才能进行分类汇总,且排序和分类汇总要使用同一个关键字段。

分类汇总步骤:(以班级为单位求每门课的平均成绩)1)按分类字段(班级)排序2)单击【数据】/【分类汇总】3)在“分类字段”下拉列表中选择分类字段(班级)4)在“汇总方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方式(平均值)5)在“选定汇总项”列表框中选择汇总字段(各科及总分)5、将该部分同学整个学年合并并求平均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