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以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越过38度线突袭韩国为开端,随后6月28日朝鲜人民军占领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并将韩国国军及少数援韩美军击退至釜山环形防御圈内。
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联合国军司令由美国指派。
9月15日,联合国军在当时战线的后方仁川登陆,扭转了战争的局势,迫使朝鲜人民军北撤。
9月28日,联合国军重占汉城,10月9日越过三八线开始进入朝鲜作战。
溃败后的朝鲜人民军残部有部分留在韩国境内的智异山等地组织反对联合国军的游击队,一直坚持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才被剿灭。
1950年10月1日,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致信毛泽东,向中国提出出兵援助朝鲜的请求,金日成在信中指出:“目前战况极端严重,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同日,斯大林向毛泽东发来电报,建议中国政府:“你们如欲支援朝鲜,至少应将五六个师迅速推进至三八线,以便朝鲜同志能在你们部队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
中国师可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当然,由中国指挥员统率。
”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多日激烈争论,10月5日决定出兵援朝中国我们在朝鲜饿死多少军人你知道吗?我们在朝鲜冻死多少军人你知道吗?我们在朝鲜丢下多少具志愿军的尸体你知道吗?最后我们签定的是停战和约,那不是美国的投降书,认真想想吧,无知的小儿。
我们是靠着近百万具战士尸骨赢得一份和约的,我们没有理由自豪什么,我们真的没有赢得这场战争。
如果我们真的赢了,现在早已经没有韩国这个国家了,虽然我们曾一度占领了汉城,但最后还是被打得退回了三八线。
不要总记得历史教科书上的话,好象一位美国将军说过,这是唯一的一次美国没赢的战争。
这话没错,可这话也不代表美国输了。
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态势主要标志的友好国家或者盟国,二战中除日、德、意集团外,几乎都是中国的盟国或友好国家,二战后的1946到1950年间中国在世界上可以说没有明确的敌人;朝鲜战争参战后,除了苏东集团这些所谓的盟友外,我们在世界上几乎没有盟友了,西方先进国家几乎没有一个。
中国1951年军费52.6亿元,占总支出的43%,建设费只占28.7%。
1952年军费占32.9%,1953年军费占34.2%,但绝对数都大于1951年。
这些人民的血汗基本上都花在朝鲜战场。
中国在朝鲜战争期间花费了大约100亿美元,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 余万吨。
其对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可以想见的。
后果是推迟了中国内战之后的经济恢复建设,人民的生活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
在中共建政后的30年内,很多生活必须商品都要凭证供应,始作俑者就是朝鲜战争。
国统一大业受阻,台湾至今仍孤悬海外。
原本在国民党蒋介石退居台湾后,美国政府及参众两院对是否继续支持台湾存在极大争议,并一度准备放弃台湾,倘若照此发展,没有美国的介入,台湾早已回归祖国。
中国赢得了一个战略缓冲区,避免了与美军隔江相望,威胁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东北。
并且一改之前中国在国际上得地位,同时,也是给苏联的一个“投名状”,赢得了苏联对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始了156个项目的援建工程...保全了朝鲜这么一个缓冲带,短期看,得到了安全发展的环境;长期看,避免了中国成为冷战的前线阵地美国在东北亚大陆桥上,插入了一个钉子...避免了共产主义势力的进一步东扩...因为麦克阿瑟的战略判断失误,以及拒不执行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使得朝鲜战争滑向了几乎没法控制的深渊。
可以确定的是,美国人无法在更长的时间内打赢这场战争,反之,中国人也不可能。
但是,美国人通过这件事,得到了一个朝鲜半岛的利益,美军能把大韩民国政权保住,把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军以及海军陆战队,第一骑兵师的大部保住,并且安全撤回日本,这就已经达到美国的绝大部分直接诉求。
难以想象如果第八集团军被志愿军全歼,麦克阿瑟和美国政府会怎么样面对国内老百姓。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欲想统治整个世界,共产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冷战由此开始。
在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发动一场清除美国国内共产主义者的运动,称为“麦卡锡主义”。
期间,很多著名艺术家、作家等因为表示对共产主义的同情,被反共势力批判和迫害。
麦卡锡于其任职期间,高调宣扬共产党侵入政府和舆论界的危机,促使成立“非美调查委员会”(House Committee on Un-American Activities),在文艺界和政府部门煽动人们互相揭发,许多著名人士如演员查理·卓别林和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等都受到迫害,被指控为向苏联透露机密和为苏联充当间谍。
西元1953年6月19日科学家朱利叶斯与艾瑟尔·罗森堡夫妇为此被判上电椅死刑,造成了美国的白色恐怖。
根据20世纪末解密的文件,其时控制演员工会的里根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威胁迪士尼也揭发迫害部分演员。
1950年2月,麦卡锡公开指责有205名共产党人混入美国国务院,但没有提供任何具体姓名。
1953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麦卡锡和共和党领导人决裂。
1954年,他指控军队和政府官员从事颠覆活动,为此举行了长达36天的听证会,同时向全国进行电视直播。
美国国内外的舆论开始指责他是“蛊惑民心的煽动家”,11月中期选举共和党失去参议院的多数,麦卡锡被免去非美调查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12月2日参议院以67票对22票通过决议,正式谴责麦卡锡“违反参议院传统”的行为。
从而结束了麦卡锡时代。
美国国内的白色恐怖在法律上并非麦卡锡一人唱独角戏,西元1940年美国国会通过“外侨登记法”(又称“Smith Act”),凡宣传以暴力推翻美国政府者,或以此目的成立组织或印宣传品者,可判刑二十年,旨在煽动颠覆政权的美国共产党或和其有连络者因此被大量迫害;二战后西元1950年美国通过"国内安全法",禁止共产党担任公职或工会人员,也不能取得出国护照,西元1954年美国通过共产党活动管制法,直接宣布共产党不受法律保护,完全违背美国宪法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规定,到西元1960年肯尼迪当总统之后这法律才缩小解释或修改。
[10]要阻止共产主义的扩张。
所以美国实现了自己的主要目标,尽管算不得大获全胜。
朝鲜战争已经结束五十多年了,历史无法改变,分为两个国家的同一个民族,处于同一个地理环境,因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一个成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经济非常发达,一个成为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实际上的世袭制与社会主义相距甚远。
而当时作为影响战局的主要国家之一,赢的是那群活着政治家,输的是那群死去的亡灵日本日本首相吉田茂说这是“天佑”战中,日本军国主义不但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战后,日本经济陷入一片萧条,物资匮乏,失业剧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化成果几乎化为乌有。
面对当时的经济困境,日本的第一部《经济白皮书》曾无奈地承认:“政府、企业、家庭皆有亏损”。
国当局开始考虑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堡垒,于是背离《波茨坦公告》精神,改变对日本的政策,转而开始扶植日本恢复经济:不但一再削减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到1954年干脆一笔勾销),将已拆迁的各种日本工业设备也全部发还,还向其提供恢复生产所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从1950年开始,日本成了一个可以向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提供物资及劳务的重要基地。
美国首先开始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这对当时苦于需求不足的日本经济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据粗略估计,日本在朝鲜战争期间,仅从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的“特需”收入,据统计,1950年日本的出口仅有18.2%面向朝鲜战场,到1951年,这一比重就升至43.7%。
1952年和1953年,日本竟分别把其出口的66.1%和63.5%用于朝鲜战场。
日本成为美的后勤补给地,经济、军事迅速复苏。
两大难题:其一是失业,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大批军人及其家属撤回国内,再加上整个军工业生产停滞,全国失业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大多数人在贫困线上增扎:其二,通货膨胀空前严重,生活物质匮乏。
二战期间延续下来的通货膨胀在1946年已达到失控地步。
官方批发价达到了战前的3.5倍,零售物价上涨3倍。
仅仅过了一年,批发物价又上涨4倍,零售物价暴张5倍。
因此,1946年前后的日本要复兴经济,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以减少失业,必须紧缩通货、增加物资供给、抑制通货膨胀。
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的军需供应,使苦于萧条的日本经济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日本经济学家在回顾这段历史时一致公认“如果没有50年代的那场朝鲜战争,日本绝对不可能在60年代末成为经济大国。
朝鲜战争至少使日本赢得了10年时间琉球,钓鱼岛等领土归属的争议中,美国给予了日本各种便利。
台湾退守在台湾的蒋介石,其实对于朝鲜战争一度无比的兴奋。
他甚至不止一次的要求美国让台湾的部队参战,他甚至觉得这是一次反攻大陆的绝佳时机。
然而美国政府一直没有同意蒋介石的请求。
但朝鲜战场从一定意义上延缓和阻碍了毛泽东收复台湾的计划,挽救了国民党的危局。
苏联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关于南朝鲜不在美国防御范围的演说,为苏联实现对朝鲜政策的改变创造了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 为了防止美国得知苏联空军参战的消息, 苏联对参加战斗的飞行员和飞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根据命令, 参战的飞机一律不许从苏联领土起飞投入战斗, 参战的飞行员一律穿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服装, 配戴志愿军徽号和符号, 并保证决不泄露参战的消息, 作战飞机和地勤车辆均改涂中国志愿军飞机或朝鲜飞机的颜色。
战斗中飞行员不许讲俄语, 不准在海面上空飞行, 不准进入距离战线60英里以外的地区, 不准攻击美国海军船只, 不准追击受伤和油料即将耗尽的敌机, 只准在己方控制区域上空作战, 要绝对避免苏联飞行员被俘。
事实上, 要做到绝对保密是不可能的, 除了被俘的苏联飞行员外, 在与苏联空军短兵相接时, 美国飞行员就看到了欧洲人的面孔, 无线电通话中也听到了俄语, 只是因为美国政府担心, 如果把苏联空军秘密参战的消息泄露出去, 将在国内面临要求与苏联开战的巨大压力, 所以才保守了这个秘密。
朝军105坦克旅百余辆T34-85坦克的装甲力量配合远程火炮、战斗经验丰富的合成步兵群,便能将美韩军队压缩至釜山防卫圈。
若是换成正在逐步完成新式武器换装的苏联合成化集团军群在西欧平原全力一战的话,以当时驻欧美军的实力,恐怕最现实的做法就要准备回家的船票和机票了。
而纵观冷战岁月,强大的苏联西部装甲集群及其恐怖的战力,都是萦绕在美军心头的梦魇。
朝鲜朝鲜战争作为冷战开始后的第一场热战!从本质上看是美苏两国在欧洲的争夺和对抗在远东地区的延伸和折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冷战"美国通过直接参战突出其在朝鲜半岛以及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而苏联则通过对战争的间接影响达到了同样的战略目标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在朝鲜战争中追求的都是国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