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如何与当事人谈案
掌握委托人内心想法,交流技巧
引言:
民事诉讼是律师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就目前人民法院统计的数字来看,民事案件的立案审理的量是在成倍地增长。
(当事人自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建设的进程和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使每一个公民强化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应该说是越来越重要。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从实务角度谈谈律师在代理民事诉讼业务中一些操作方法、技巧,还有一些理念、思路、流程。
民事诉讼是一个程序、过程,从律师接手案件开始,到案子的审结,最后到执行,从期限上来看,一般的普通程序一审要六个月,二审要三个月,有可能还要发生再审,也可能通过检察院进行抗诉,最后到执行。
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有些民事案件一年、两年甚至三年都打不完。
在这样的诉讼过程中,怎样把握案件的核心问题、重点难点问题,求得公正、效率,就要有一些操作方面、技巧需要归纳,来提升律师代理案件中的价值性。
本课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律师如何与当事人谈案,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质证;
(三)再审和抗诉;
(四)执行和诉后服务。
(找不见被执行人、找不见被执行财产、执行的方式)
一、律师在谈案中的一些操作方法
案例一:某房屋租赁纠纷。
房子面积在3000平米,每平米按每天3元计算,一天就将近9000元,月租金是27万,年租金是324万。
租赁合同签完之后,租赁方发现问题,合同履行起来有很多障碍,造成自己很多不利的地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违约金和租金的支付,合同约定合同签定以后要付半年的租金(157万),如果没有按期付租金,一天就要按年租金的万分之八承担违约责任,即一天的违约金是2592元。
租赁方经济状况不太好,如果按照要求付租金存在障碍,向律师提出能不能改一改合同,认为租金不合理。
(银行滞纳金最高才万分之六)
案例二:父亲委托女儿买房的纠纷。
父亲年近60,住的是单位的公房,需要拆迁,女儿提出帮助父亲买新房,父亲拿出5万元给了女儿。
房子以按揭的方式买下了。
后来拆迁给了父亲18万,是以存折的方式给的,父亲把存折交给了女儿还贷装修。
到了年底,单位要给煤火费,但要拿房本。
父亲到房产商那里一查,发现是以女儿的名字搞的按揭,但女儿拒绝做名称变更。
(民诉分类:确认之诉、变更之诉、给付之诉)
案例三:离婚财产分割案。
夫妻二人原来是知青,回城后练摊,在朋友的帮助下小摊子越搞越大,比较富有了。
后来丈夫在外有了情人,妻子决定离婚。
两人搞的是中小型企业,整体资产将近500多万,妻子要求分割一半。
男方也同意了,但在办手续时杀出一个程咬金,说男方欠他300多万债务,要求还钱,而且有字据、证人,要求首先清偿。
女方怀疑这是男方的计策,该怎么处理?(风险代理收费不得超过当事人所获利益的30%)
在与当事人谈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静听、审核、敏思、善问、慎答、重记、明示、担保。
1.静听
要静静地听委托人对事实的陈述,要专心地听,不能三心二意;
不能炫耀自己,要通过静听、与当事人交流把握当事人的心理。
(要静静地听完当事人的陈述,不要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有先入为主之见)
(敏捷的思维,考虑当事人诉求的可行性)
(不要对当事人进行诉讼结果的承诺)
2.审查、敏思
对当事人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通过听、看使自己产生敏捷的思维,思考案件中的难点、当事人的内在心理、案件的法律关系及性质、当事人诉求的可行性等等。
3.善问
向当事人提问带有技巧和方法,有些案件可能没办过,在与当事人交流过程中,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是一个方法和技巧。
提问要巧妙,要通过发问的形式控制住谈案的局面,主动权和控制权要掌握在律师手中。
要使当事人的谈话和交流的情况按照律师总体的思路来把握。
4.慎答
对当事人的提问,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和盘托出,需要有一个有理、有利、有节的操作思路、理念和方法。
5.重记
记录是非常必要的,与当事人交流完毕后要让当事人签字,将来作为履行代理合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将来办案中出现争议,记录就是依据。
6.担保
指风险代理,有些当事人找律师就是风险代理,但要提供担保,一是财产担保,包括房屋、车辆、动产、不动产、有资产的朋友担保。
风险代理的案件是一个全过程,最后执行款项的时候律师要有一个特别授权的代理,不但取法律文书,财产也代收,这样财产就控制在律师手里,将来可以从中获取自己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