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与自然教案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与自然教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
难点: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准备
(学生)细水彩笔、油画棒、色卡纸。
(教师)刮风的录音、录象带、下载各种风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调整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
大风时树叶的沙沙声;西北风的呼号;狂风哗哗作响……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2.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
(2)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三)布置作业。
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四)课堂小结。
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
2.拓展:
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听音乐,节奏有舒缓和激烈之分),你听出线条了吗?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
线条,还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
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有线条?
3.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
4.欣赏艺术作品。
(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
(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的秩序)。
讨论:
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
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
(教师)昆虫录像及图片、课件、投影仪、示范纸张。
教学过程
调整
一、导入
1、欣赏影片《虫虫危机》
老师知道同学们爱看动画片,今天特意给你们带来一个小片段,请大家欣赏。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
课题
风儿吹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来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
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
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欣赏画家作品,画家是怎样表现风的。
(1)比较图片:郑板桥的《竹》与徐悲鸿的《逆风》。
这两幅竹都是以国画形式表现的,你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徐悲鸿的《逆风》风很大?
比较莫奈的《树》与柯罗的《阵风》
《阵风》中画家是怎样表现大风中的树的?
(2)欣赏画家对风的表现。
如卢梭的《热带风暴中的老虎》
欣赏学生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风的。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
课题
线条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是什么风?(触动学生的记忆)
2.风虽然抓不到,但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风、用身体感觉到风、用耳朵听到风。
回忆各种风吹到身上的不同感觉(最好能出示相关的画面)。
炎炎夏日,轻风吹来格外舒爽;
寒冬腊月,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
风雨交加、狂风大作时,雨伞都会被掀翻,寸步难行;
乘坐在汽车或摩托车上疾驰,疾风会让人感觉呼吸困难;
4.作业展评。
(1)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
(2)根据老师的导向性提问来评价。
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哪几件作品还需要改进的?
(四)课后拓展。
1.欣赏风蚀地貌。
2.说说有风的成语。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
课题
虫虫大聚会
教学目标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
4.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
微风时——大风时——狂风时的不同的状态
(三)画画风。
1.用我们手中的线条可以画出各种风的感觉,你想试一试吗?
出示一组事物,你觉得哪几项适合表现风?哪些不太合适呢?
2.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3.教师巡回指导。
如果龙卷风来了,我们会非常紧张、恐惧……
(二)探究学习。
1.认识各种级别的风。
出示气象预报的风力级别:风向,偏北风3——4级。
风有大小的级别,你还能说出什么别的风?
结合“蒲福氏风级”,认识12级风。
2.观看《龙卷风》片段,了解风的小常识:
简单了解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不同。
(1)四人小组讨论:
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
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二)合作学习。
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1.欣赏学生作品。
讨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线有变化?
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江浙一带每年7至9月都会有台风,我们是怎样对台风命名的?
结合图片: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新奥尔良市,造成严重的后果。
台风过境的惨状,人们在抗台中自救。
(2)请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
(3)虽然台风、龙卷风、飓风有很强的杀伤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威胁,但也可以作为一种能源来利用,造福于人类。请学生简单介绍风车拉磨、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彩色笔。
(老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调整
(一)讲授新课。
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
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
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
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