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统计》教案

小学数学《统计》教案

《统计》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
1. 在了解统计的意义基础上,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本节课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基础上,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1. 在了解统计的意义基础上,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
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1.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
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方法的选择:
本节课运用本节课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只起指导作用,学生自己探究为主.详细讲解例题,给予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教学手段的利用:
采用多媒体技术,目的在于通过大容量信息的呈现和生动形象的演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加深理解。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的目标:(1)指导学生对示例进行详细分析,熟悉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融入学生,引发问题
师:数一数,看图填表
二.讲授新课
⑴分别讲解统计的意义,教会学生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⑵分别讲例题,变式题对题目的解题方法详细讲解。

三.课堂练习
1. 下面是二(1)班同学喜欢的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统计表。

项目阅读竖笛微机剪纸
人数11 7 14 10
(1)完成上面的统计图。

(2)喜欢()的人最多,喜欢()的人最少。

(3)喜欢微机的人数比喜欢剪纸的多()人。

(4)明明刚刚转入二(1)班,他可能参加哪项活动?
四.本节小结:
师:今天我们讲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规律小结:
1.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时,1格一般表示1个单位。

2.统计图表中包含丰富的数学知识,可以从横轴、竖轴、以及每一
格表示几个单位等方面来研究。

六、下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