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稳定性分析
k =1
r
+∑
k =1
r
Ck − ξ k ωnk Bk 1 − ξ k2 ωnk
e−ξk ωnk t sin 1 − ξ k2 ωnk t
3.4 高阶系统的暂态响应
–结论 –(1)高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由两部分组成: 稳态分量 , 与时间t无关,余下的部分为动态分量,与时间t有关。 –(2)若极点在左半S平面,则对应的响应分量是收敛的。 –(3)系统闭环极点的实部越小,即在S平面左侧离虚轴 越近,则相应的分量衰减越慢,对暂态影响越大。反之, 系统闭环极点的实部越大… –(4)高阶系统暂态响应各分量的系数不仅和极点在S平 面中的位置有关,并且与零点的位置有关。
ζ从0到1变化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从 到 变化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如下图: 如下图: 2.0
1.8 1.6 1.4 1.2 c(t) 1.0 0.8 0.6 0.4 0.2 0
ζ=0
0.4 0.5 0.6 0.7 0.8
0.1 0.2 0.3
1.0 2.0
1
2
3
4
5
6 ωnt
7
8
9
10 11 12
劳斯判据
–系统的特征方程式的标准形式: –劳斯表(Routh Array)
a0 s n + a1 s n −1 + ⋯ + an −1 s + an = 0, a0 > 0
sn s n −1 a0 a1 a2 a3 c2 ⋮ ⋮ e2 a4 a5 c3 a6 a7 ⋯ ⋯
s n − 2 b1 b2 s n − 3 c1 ⋮ ⋮ s2 s1 s0 ⋮ ⋮ e1 f1 g1
劳斯判据: 劳斯判据:
– 系统特征方程的全部根都在S 系统特征方程的全部根都在S 左半平面的充 分必要条件是劳斯表的第1列系数全部是正数。 分必要条件是劳斯表的第1列系数全部是正数。 – 方程在S 方程在S右半平面根的个数等于劳斯表中第 列各元改变符号的次数。 1列各元改变符号的次数。
设系统特征方程为s 例3.4 设系统特征方程为 4+2s3+3s2+4s+5=0; 试用劳斯稳定判据 判别系统稳定性。 判别系统稳定性。 解:列出劳斯表 s 4 5 1 3
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 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 劳斯表第一列元素不变号!
若变号系统不稳定! 若变号系统不稳定 为特征根在S 个数! 变号的次数为特征根在 右半平面的个数
特殊情况2劳斯表出现零行 特殊情况 劳斯表出现零行
设系统特征方程为: 设系统特征方程为:
劳 斯 表
s4+5s3+7s2+5s+6=0
t →∞
•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都具有负实部. 都具有负实部 jω [S平面 平面] 平面 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方法: 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方法: 稳定区域 (1) 劳斯 古尔维茨判据 劳斯—古尔维茨判据 不稳定区域 σ (2) 根轨迹法 0 (3) 奈奎斯特判据 (4) 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
sin(e−dπ / tgβ)100% = ω t+β
0.8) )
由包络线求调节时间
典型例题 例3-1 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若要求具有性能 指标σ%=20%, tp=1s, 试确定系统的参数k和τ, 并计算单位阶跃响应的特征量td, tr和ts. 例 3-2 设单位反馈的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如下图所示,试确定其传递函数,并计算 tr和ts.
动态性能指标定义1 动态性能指标定义
h(t) h(t)
A A 超调量σ% = 超调量σ% = 超调量 超调量 A 100% A 100% B B
峰值时间t B 峰值时间t 峰值时间 pp B 峰值时间 上 升 上 升 时间t 时间t 时间 r r 时间 调节时间t 调节时间 调节时间t 调节时间 s s
设系统特征方程为: 设系统特征方程为:
特殊情况1劳斯表介绍 特殊情况 劳斯表介绍
s6+2s5+3s4+4s3+5s2+6s+7=0 劳 斯 表
s6 s5 s4 s3 s2 s1 s0 1 2 1 ε 0 3 4 2 -8 -8 5 6 7 7
1 2 3 4
7
(6 4)/2=1 (10-6)/2=2 (6-14)/1= -8
例3-3 已知图(a)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b)所 示,试求系统参数k1, k2和ɑ. 例3-4 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c(t)=1+e-t-2e-2t, (t≥0) 试求系统的传函,并确定系统的阻尼比ζ,自然 振荡频率wn,且在零初始条件下,求系统的单位 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和调节时间ts . (取△=5%)
ε
2
( s 2 + 1) ( s + 2 ) = 0
− p 3 = −2
− p1, 2 = ± j1 ,
劳斯判据
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 特征方程各项系数 均大于零! 均大于零
有正有负一定不稳定! 有正有负一定不稳定 缺项一定不稳定! 缺项一定不稳定
-s2-5s-6=0稳定吗?? 稳定吗?? 稳定吗
s + 2s + s + 2 = 0
3 2
解:列劳斯表
s3 s2 s1 s0
1 2
1 2
第1列各元中的上面和下面的系数符号 列各元中的上面和下面的系数符号 不变,故有一对纯虚根,系统不稳定, 不变,故有一对纯虚根,系统不稳定, 临界稳定状态)。 (临界稳定状态)。 将特征方程式分解, 将特征方程式分解,有 解得根为
3.4 高阶系统的暂态响应
–如果某极点-pj靠近一个闭环零点,远离原点及其它极点,则 相应项的系数Aj比较小,该暂态分量的影响也就越小。如果 极点和零点靠得很近(称为偶极子),则该极点对暂态响应 几乎没有影响。 –如果某极点-pj远离闭环零点,但与原点相距较近,则相应 的系数Aj将比较大。因此离原点很近并且附近没有闭环零点 的极点,其暂态分量项不仅幅值大,而且衰减慢,对系统暂 态响应的影响很大。
3.4 高阶系统的暂态响应
–用部分分式展得
q r Aj A0 Bk s + Ck X c (s) = +∑ +∑ 2 2 s j =1 s + p j k =1 s + 2ξ k ωnk s + ωnk
–单位阶跃响应为
xc (t ) = A0 + ∑ Aj e
j =1 q − p jt
+ ∑ Bk e −ξk ωnk t cos 1 − ξ k2 ωnk t
3.4 高阶系统的暂态响应
–(3)主导极点: (i)如果高阶系统中距离虚轴最近的极点, 其实部小于其它极点的实部的1/5; (ii)附近不存在零点,可 以认为系统的暂态响应主要由这一极点决定。 事实上取1/8 或1/10. – 如果找到一对共轭复数主导极点,那么,高阶系统就可 以近似地当作二阶系统来分析,并可以用二阶系统的暂态性 能指标来估计系统的暂态特性。 – 在设计一个高阶控制系统时,我们常常利用主导极点 这一概念选择系统参数,使系统具有一对共轭复数主导极点, 这样就可以近似地用一阶或二阶系统的指标来设计系统。
特
ε 2 +8 7 ε -8(2 +8) - 7 ε ε
2
ε 7
5 6 7
ε
–如果上面一行的第一列和下面一行的第一列符号 如果上面一行的第一列和下面一行的第一列符号 相同,这表明有一对纯虚根存在。 相同,这表明有一对纯虚根存在。
系统的特征方程如下,试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例3-6 系统的特征方程如下,试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b3 b4 ⋯ c4 ⋯
劳斯判据 • 劳斯判据采用表格形式,即劳斯表: 劳斯判据采用表格形式, 劳斯表:
sn s n −1 s s
n−2
a0 a1 a1a2 − a0 a3 c13 = a1 c13 a3 − a1c23 c14 = c13
a2 a3 a1a4 − a0 a5 c23 = a1 c13 a5 − a1c33 c24 = c13 ⋮
a4 a5
⋯ ⋯
a1a6 − a0 a7 c33 = ⋯ a1 c13 a7 − a1c43 c34 = ⋯ c13
n −3
•
s0 an 当劳斯表中第一列的所有数都大于零 大于零时 系统稳定 反之, 稳定; 当劳斯表中第一列的所有数都大于零时,系统稳定;反之,
小于零的数时 不稳定。 如果第一列出现小于零的数时,系统就不稳定 如果第一列出现小于零的数时,系统就不稳定。第一列各系数符 号的改变次数,代表系统不稳定根的数目, 号的改变次数,代表系统不稳定根的数目,也就是系统正实部根 次数 的个数。 的个数。
3.3.5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特点:1) 高阶系统时间响应由简单函数组成。 特点: 高阶系统时间响应由简单函数组成。 特点 2) 如果闭环极点都具有负实部,高阶系统是稳定的。 如果闭环极点都具有负实部,高阶系统是稳定的。 都具有负实部 3) 时间响应的类型取决于闭环极点的性质和大小,形状与闭环 时间响应的类型取决于闭环极点的性质和大小, 零点有关。 零点有关。 •分析方法:1) 可由系统主导极点估算高阶系统性能。 分析方法: 可由系统主导极点估算高阶系统性能。 分析方法 2) 忽略偶极子的影响。 忽略偶极子的影响。
tt
欠阻尼二阶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与计算
h(t)=j 1-√1-ξ
n
1
2
e
-ξωnt
ωn s2+2ξωns+ωn2 π-β 取其解中的最小值, 令h(t)=1取其解中的最小值, 得 t = 取其解中的最小值 β r ωd -ξω 令h(t)一阶导数 , 一阶导数=0, 一阶导数 取其解中的最小值, 取其解中的最小值, 由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