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巴彦淖尔市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教研室2013年3月修订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模块化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3年。
其中,第三年为社会实践,工学交替。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模块化教学改革,综合培养学生在机械加工、数控加工、电焊、电力拖动等专业的动手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培养使用机床、工具、量具或手工按设计要求对机械零件进行加工并对机械设备进行安装、维护保养及修理的技术人员,工厂电气控制及PLC在生产自动化方面的应用能力等。
本专业涵盖的工种有车工、铣工、机修钳工、电焊工、维修电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等工种。
毕业生应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民主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毕业生应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解决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中一般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获取本专业新技术、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初步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关要求,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毕业生应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生活情趣,并能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一般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生产、安装和维修工作,其主要就业岗位范围是:从事机电设备的生产、操作、维修、安装、调试、保养和管理机电设备从事生产等工作,也可从事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机电设备使用与维修和零件测绘。
四、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一) 知识结构1、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3、掌握工厂电气控制及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基础知识。
4、掌握机械、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调试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5、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基本知识。
6、具有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初步知识。
7、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结构1、具备机修钳工、机械加工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一般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
3、具备工厂电力拖动、识别、安装及维修能力。
4、具备测绘并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部件的能力。
5、具有对设备设计、安装图纸进行工艺性审查的初步能力。
6、具有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和加工的初步能力。
7、具备常用机电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维修、保养的能力。
8、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基本能力。
9、具备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及读图、制图能力。
10、具备正确使用手册、标准和与本专业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11、具有借助工具书查阅设备说明书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文化基础课程(理论教学)1.语文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数学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3.英语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4.计算机基础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5.体育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6.职业生涯与规划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7.职业道德与法律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8.经济政治与社会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9.哲学与人生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
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二) 专业课(模块化)1、机械制图(96学时)本课程主要安排在制图室进行。
教学方式一学生画图为主,教师将理论讲授穿插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获取知识。
内容包括有:投影作图、机械制图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
能熟练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能手工绘制较简单的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能熟练使用一种计算机绘图软件、能完成减速器测绘并绘制符合标准的系列图纸。
2、电工基础(96学时)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电机、电器、供电和用电的基本知识。
掌握常用电路,民用电路的接线方法。
通过实验实习使学生达到初级电工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并且能够对常用照明电路进行设计、故障维修。
3、机械基础(64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基础、机械零件、金属材料、液压与气动等内容。
机械基础部分主要通过常用机构和常用机械零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常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和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的能力。
4、焊接工艺模块(96学时完全实习)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实践学习,主要以电焊为实践载体,使学生了解常用焊接方法的工艺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平焊、立焊、仰焊、横焊等焊接方法;掌握焊接生产中常用焊接方法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和冶金特点;初步掌握几种常用焊接方法中典型设备的结构及使用,规范参数的调节方法,并能根据焊接结构选用合适的焊接方法;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与焊接工艺,初步掌握金属材料焊接性能的分析方法、几种常见金属的焊接工艺,并能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
5、计算机制图AutoCAD模块(96学时完全实习)本课程主要介绍AutoCAD系统软件的组成,介绍这种通用软件,使学生初步了解AutoCAD系统中的设计过程;了解二维、三维图形处理的过程与方法。
掌握AutoCAD二维制图命令,能够按照国家标准绘制机械行业所需零件图纸,并具有能够应用三维命令进行实体造型的能力。
6、钳工模块(96学时完全实习)本课程教学主要是以实践教学的形式,使学生了解钳工工种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作用,掌握钳工主要技能,包括有钳工划线、锯削、锉削、錾削、钻孔、铰孔、锪孔、抛光的技术要领。
掌握钳工装配、高精度锉配、机修钳工等相关知识。
7、电子技术模块(96学时完全实习)本课程教学主要是以实践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基本放大电路、调频振荡电路、反馈电路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收音机、电视机等常用电器的拆装修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8、机械加工模块(96学时完全实习)本课程讲授常用金属加工设备的主要性能、结构特征、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机床操作方法、加工原理、重点掌握车削方法、工艺规程的编制、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夹具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机械加工质量分析等内容。
主要以车工为载体,使学生能正确选用、合理使用、维护保养、调试常用金属加工设备,掌握金属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编制简单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并能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择和使用常用的工艺装备。
9、公差与测量模块(96学时完全实习)公差配合主要通过讲授和拆装典型配合相结合的教学办法,使学生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表面粗糙度、极限量具等相关知识。
能正确地解释和标注图样上常见的公差;能用极限与配合原则,采用类比法正确选择合理的极限与配合;掌握一般零件的测量方法。
10、工厂电气控制模块(96学时完全实习)工厂电控主要讲授机械设备常用低压电器、原理、型号和规格,及其选择、调整和使用方法。
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熟悉几种通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
掌握电动机正反转、点动启动、多点控制、星形接法、三角形接法等典型控制电路的接线。
使学生初步具有对常用机械加工设备、通用机械设备等常见电气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达到中级工要求水平。
11、电机与变压器模块(96学时完全实习)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熟练的掌握电动机的结构和维修方法。
要求学生理解三相电机、单相电机的工作原理。
使学生熟练掌握三相电机的具体结构,并能熟练的拆装三相电动机。
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单相电机的结构与原理,并能熟练拆装。
能够区分三相电机与单相电机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熟练完成电机的各种故障维修。
12、PLC控制技术模块(96学时完全实习)本课程通过对实习设备TL-YD1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单片机开发应用及变频调速综合实训装置实训实验,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编程指令、程序设计方法、一般应用程序设计、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方法,并有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具有改造、革新一般机电设备控制线路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