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学生:邓芳指导老师:贺敏湖南女子大学文学与传媒系,长沙410004摘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了荧屏“主力军”。

然而,商业利益的介入使得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进入了“娱乐至上”的怪圈,过度的追求娱乐,片面的强调经济效益从而造成了节目本身缺乏创新及文化内涵,忽视其应具有的公共责任性。

论文深入浅析了电视娱乐目的特质及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不足并据此探讨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视娱乐;现状;问题;趋势一、电视娱乐节目的概念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

[1]美国是电视娱乐节目的发祥地,在美国的电视理论中,电视娱乐节目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外延上,电视娱乐节目包括:电视剧、艺术晚会、体育、谈话、音乐电视(MTV)、游戏等多种类别。

现实中,综艺游戏节目,黄金时间电视剧、情景喜剧、谈话节目、猜奖节目等构成了电视娱乐节目的主体,其中综艺游戏节目一直是娱乐节目的重头戏。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界定目前,大家普遍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综艺大观》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开端。

研究《综艺大观》这类早期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要特点,可以给电视娱乐节目一个狭义的界定——那些有意识地去满足公众娱乐需求去策划和制作的电视节目。

由于娱乐风潮的影响,电视节目中娱乐元素的广泛开发和运用使得电视娱乐节目从内容和样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娱乐谈话节目、娱乐新闻节目、娱乐生活节目等等各类电视娱乐节目。

之前的定义已经不能涵盖这些节目,特别是不少节目满足娱乐需求的目地性不再那么明显和可以。

(二) 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按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说法,中国的娱乐节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综艺化本体阶段。

第二个阶段,从综艺本体递进到游戏化本体。

第三个阶段差是在世纪之交出现的益智博彩类节目。

第四个浪潮是真人秀的娱乐浪潮。

[2]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以《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节目类型,1990年3月,《综艺大观》面世。

它将歌舞、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创了我国综艺节目的先河。

《综艺大观》以节目短、节奏快、内容精、手法巧为突出特点,每两周一期,每期50分钟。

这种节目形式在当时精神生活相当匮乏的年代得到了极大的欢迎。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节目虽然在不断改进,但节目主持人行为表情过于死板、语言过于正规化,缺乏与观众的互动,主持人成为了舞台的“操控者”,“我播你看”的局面并没有太大改观,因此这一类传统的综艺节目逐渐丧失了优势。

2004年10月8日《综艺大观》这个央视老牌娱乐节目,因收视率不断走低被“末位淘汰”,无奈地退出了荧屏。

第二阶段是以《快乐大本营》和《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综艺节目类型。

把娱乐节目从“晚会时代”推向了“娱乐时代”。

集游戏、表演、竞技、参与和搞笑于一体,一改往日国内综艺节目的正统、庄重,以活泼、清新、娱乐的新风尚掀起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新高潮。

这种快乐的氛围像狂风暴雨般席卷全国,受到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这种节目形式也在一瞬间被没完没了的复制,节目内容确千篇一律,没有新意,经过几年时间,这种类型的节目收视率大幅下滑。

第三个阶段益智类节目是娱乐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观众参加益智类游戏为特点,《开心辞典》、《幸运52》为代表,节目不仅有扣人心弦、层层递进的精彩比赛,还让观众走上舞台,成为节目中的主体,与主持人进行互动。

打破娱乐类、知识竞赛类节目界限,有机地将游戏与知识普及融为一体,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热情。

益智竞猜类节目已经具备平民秀亲民互动的优点了,而其中包含的高信息量也让它区别于普通的选秀节目,目前此类型节目虽热潮稍减但依旧方兴未艾。

第四阶段是以《超级女声》(快乐女声)和《我型我秀》为代表的“真人秀”类节目。

这类娱乐节目的特点是平民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完全公开化。

特别是节目的全程跟踪式直播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真人秀节目一时间层出不穷,真人秀节目已经逐渐演化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星”运动。

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平民“娱乐时代”。

三、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分析(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在我国的大众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电视娱乐节目的收视率在我国一直占有很大的份额。

在网络还没有盛行之前,电视一度伴随着大家的成长。

尤其对于八九十年代那个精神生活相当匮乏的年代,娱乐节目更是受着广大观众热烈的欢迎与需求。

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类型之一,娱乐节目的发展历史,可以从二战以后开始算起,到如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娱乐节目长期被西方各电视大国作为主打节目之一,成为美国等娱乐产业大国的重要娱乐产品。

而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端于九十年代《综艺大观》[3],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

但这一期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期间,经济增长,事态变迁,娱乐节目得到了迅速而蓬勃的发展。

(二)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诸多问题1、节目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创新1998年,湖南卫视推开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以一种蓬勃的朝气冲进了人们的视野,这股清新之风使那些快要偃旗息鼓的综艺娱乐节目重新振作,并开始纷纷效仿。

一系列换汤不换药的娱乐节目一下子充斥着国内的综艺节目市场,这些节目不但名称大同小异,连节目内容,环节上的“起承转合”也都基本雷同。

2004年的《超级女生》则带出了一批诸如华娱电视的《我是中国星》、央视经济频道《梦想中国》的电视选秀节目……这些节目看似丰富多彩,但其运作模式却基本相同,娱乐节目本应是电视荧屏中一个充满新生力量的阵地,借鉴和学习不等于抄袭和克隆。

一个综艺节目要由创新的东西在里面才能使得观众有新鲜感,收视率才会高,同时也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而这正是国内娱乐节目所缺乏的。

知名学者孙健说:“有些节目几乎就是原版,开场、音乐、音响效果甚至连主持人开场说的话都是一样的”。

[3]此种完全“取之用之”的经营理念使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一度陷入泥沼,休闲大餐变成了“残羹冷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流失了观众,还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事实上,中国娱乐电视节目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怪圈:偶尔有个节目冒出的新鲜火花,用不了多久,你用手中的遥控器就可以验证它在其它的各个娱乐节目已经是落地生根了。

长此以往,必将使观众的收视心理在“千人一面”的娱乐中达到了饱和,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最终这类节目变得无人问津。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在他的著作《时尚拼贴:解析中国电视栏目》中写道:“电视节目是一种文化工业产品,最有价值的是理念和模式,电视节目的样式是电视文化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

”[4]而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恰恰失掉了这最重要的一部分。

2、格调不高,媚俗味过重美国社会学家尼尔彼兹曼针对电视过度娱乐化的现实,作出了《娱乐至死》的著作。

在这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著作中,他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美国娱乐的庸俗化。

[5] 在中国,唯收视率论在电视娱乐节目制作者中很有市场,这种直接的利益冲击导致了媚俗化节目泛滥,大有步美国、日本、港台后尘之势。

在娱乐节目中,娱乐是应该的,搞笑也是可以的。

但有些娱乐节目不止是搞笑和娱乐了,而完全是在游戏人的情感。

博君一笑,胜过无数。

这样的无聊文化导致的娱乐元素在当今的社会表现得很明显,湖南台火爆的《超级女声》,人们最爱看的是海选现场的片段,因为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在上面出丑,万人空巷共赏少女出洋相的‘超级女声’。

湖南卫视作为一个省台,是要放到全国播出的,甚至很多海外的观众都能收看到。

在一个省台播出笑料百出的“超女”海选画面博欢笑博收视是否太降低了一个省台应有的姿态。

最后在广电总局的干预下,湖南卫视也不得不把海选视频放到湖南娱乐频道去播。

“无论‘大本营’、‘总动员’还是‘超级秀’,粗俗搞笑,哗众取宠,弱智化与审丑热蜂拥出现。

‘全民狂欢’的混乱局面使得人文失语、理性缺席,节目格调低下,审美意趣荡然无存。

这些低俗之举带给大众的只是一时的感官刺激,视听盛宴的狂欢过后,徒留一堆文化垃圾。

长此以往,不仅大众的审美能力停滞不前,而且根据‘劣币逐良币’的格雷沙姆法则,还会让一大批格调高雅的电视节目失去赖以生存的理性空间。

”[6]3、缺乏社会责任感做为一个传播精神文化的载体,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尤其重要。

然而唯收视率、唯广告收益确成为了电视媒体的重中之重,使得其原本责任已经消失殆尽。

先看一组数据,2006年4月15日,《2006超级女声》举行广告招标,仅凭20个标的物就揽入1.3376亿元,娱乐节目对广告主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央视三套以17.52亿元的广告投放额排在综艺娱乐节目广告投放的第一位。

央视《梦想中国》节目也获得纽曼理想数码近8000万的赞助,等到一些。

回想前两年的春晚,植入广告的痕迹甚至超过了晚会本身。

所以今年放出话,说是没有任何广告,其可信度又有多高呢。

(三)限娱令的颁发广电总局2011年7月专门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会上有专门邀请各大卫视的相关负责人参与讨论关于限娱令的意见。

2011年10月下旬,广电总局“限娱令”正式下发。

近年来,我国各地电视台为迎合时代潮流,走市场发展道路,不断增加娱乐类节目的播出场次和时间。

这些娱乐类节目,一方面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电视台急于上节目,出现了一些节目质量上的问题。

“限娱令”为什么会颁发?回头看内地综艺节目这两年的发展,撇开选秀,就说唱歌节目、相亲交友节目几乎是每家稍微有点实力的电视台都做过,且不论是否有改进,先把节目推出来以抵制空缺再说。

一时间,山寨跟风的现象颇为严重,许多电视台就像“无头苍蝇”,并不追求内容创新,而是一个劲地往“copy”的死胡同里钻,这是导致“限娱令”出现的最终源头。

“限娱令”的颁发,使很多电视娱乐节目开始下档或者调整。

这或许会让表层上观众的娱乐点少了一些,但的的确确在深层次的精神层面上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四、我国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纵观海内外电视娱乐节目,娱乐节目在传播内容上呈现出体现人文关怀、追求文化品位的人文化趋势和追踪新闻热点、切中社会时弊的“辛闻”化走向,在表现形式上突出以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素人”为中坚力量并与普通平民、明星共同参与、场内场外互动的“素人”化趋势,在传播手段上呈现新老媒体融合传播、跨媒体、多媒体的立体化走向。

1、人文化趋势娱乐节目的人文化走向,指的是电视娱乐节目对精神向度、文化品位、审美价值的一种追求取向。

“电视娱乐节目是电视文化的四大功能之一,通过收看电视娱乐节目获得休息和消遣,这是人民群众非常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