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干部工作言行规范,提高基层干部自身建设提纲一、序论基层干部的基本含义与特点二、基层干部行为规范的意义三、基层干部行为规范的原则四、基层干部行为规范的几种常见的行为规范初解一、序论(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压力很大,新项目要开工,新税源要开发,新市场要开拓,新潜力要开挖,要一着不让的抓好经济发展,就必须从头抓紧。
)要实现经济发展重镇,社会事业发展强镇的目标及“1158”、“五抓五突破”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就必须从头抓紧,一着不让,严格要求,每个同志必须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特别是各层各级干部要快如疾风,严如雷霆,把本村(居)、本单位各个环节,各个要素,各项工作统筹规划,精心布置,确保队伍快节奏,高效率运转,要坚决克服少数人混日子思想、懒散作风和不合拍的情绪,切实打开新年工作的新局面。
为此,根据学习班的安排,本人就如何规范镇村干部工作言行,提高自身素质,集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以下几点意见: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也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搞好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拓展农村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无疑对我们基层干部来说是一种福音。
但不可回避的是我们基层干部的行为规范,工作作风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思想保守,思维僵化,有的开拓进取精神不强,缺乏责任意识,有的谋人不谋事,甚至有个别干部行为严格失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基层干部行为规范,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村干部基本规范的含义:1、行为的含义:行为从字义上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行动表现的统称。
包括人们的吃饭、穿衣、工作、学校等行动,都可以称作人们的行为。
但从科学意义上说,行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是一种有目的的情况。
基层干部行为,就其基本性质而言,与通常的人们行为没有显著的不同,只是在行为表现方式、行为构成上,与工人、农民等有着程度不同的区别,一般来说,他们较多的表现在公务活动中,他们除受到公共道德、国家法律的约束外,还受到行政纪律和履行自己责职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约束。
2、行为规范的含义: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表面上说,是一种标准,一种原则。
这种标准或准则可以说是约束而成,也可以是人们有意制定的。
现有规范是人们的行为必须遵守的规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组织,团体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规定、办法。
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非正式组织的规章、习俗、礼仪、共同生活准则等等。
基层干部行为规范不能认为是指基层干部在履行职务和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规范和法规。
它告诉基层干部在执行公务时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约束基层干部的行为,保障基层干部,管理、高效、正常的运转。
基层干部行为规范特点:1、群众性。
基层干部的服务对象是基层群众,群众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接纳不接纳是衡量基层干部的一杆尺。
2、时代性。
某一规范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在战争时代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年代对村干部的要求是不同的。
3、阶级性。
必须执行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四项基本原则本身就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领导阶级的意志,农村干部的典型痛苦。
一句话概括,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无限大的责任,主要表现拿什么发展村级经济,拿什么化解矛盾纠纷,拿什么偿还村级债务,这些都的去做,不做还不行。
二、基层干部行为规范的意义:1、改革开放发展镇村经济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旧体制相互交替,各种关系,各种矛盾和各种利益种种交错,这就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具备优秀人格和良好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他们一方面能够完成党和国家,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另一方面能自觉的抵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现的各种不正之风和不良倾向,同违法乱纪行为坚决的斗争。
在公务活动中,正确判断行为的正确与谬误,按党和人民的利益依法办事。
2、基层干部行为规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规范基层干部习惯为规范,有利于增强基层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知道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定准则,自觉遵守国家法纪,不做有害于集体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提高政府在人们心目中的信誉与威望,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3、基层干部行为规范是克服腐败现象,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
行为规范即是一项长远的、积极地制度建设,也是约束基层干部队伍行为,提高队伍素质的措施之一。
既使他们的行为规范受到监督与检察,也使他们的行为得到批评与纠正。
使其更加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毫无疑问健全规范基层干部行为,将有利于促进基层组织的廉政建设。
三、基层干部行为规范的原则:1、法制性原则。
指基层干部的行为规范的制定,必须以法律为依据,遵守法律的原则和程序,一切行政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依法办事,主要有信访为基础,以行政法规为依据,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2、符合国情的原则。
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也要广泛接受和借鉴历史与国外的优秀经验。
3、改革的原则。
要反映改革的成果,为改革服务,主要是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服务。
四、几种常见的行为规范1、政治行为规范。
从宏观上讲是指坚持和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国家现代化顺利进行。
从微观上讲,与基层党委政府要保持高度一致,保证政令畅通。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命令、政治敏锐性”,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在考察北京工作时,又指出:“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和强调基层干部的政治行为规范,就是最切实际的讲政治。
政治行为规范的要求:(1)忠于党,忠于国家。
集中的表现在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应该做到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允许有反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行为和言论,不允许利用合法地位和工作性质违背党的原则,损害党的领导的言论和行动。
(2)认真执行政策。
(3)服从组织,服从领导,主要做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全体服从中央。
(4)遵守法纪,依法办事。
2、思想作风建设规范古人曾说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则深刻揭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攸关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远的不说,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运动,都是由腐化走向失败的。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原因之一也是由于党和国家领导层发生腐败,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党风和政风是紧密相连的,政风是从政的风气,是基层干部在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来的作风。
政风就是党风,思想作风建设不仅影响政权的巩固,也影响到事业的发展,在当前改革开放下的作风建设,应特别强调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这对于加强廉政建设,实现行政目标,推进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思想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有:(1)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表现在:一是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观点,表现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二是为群众办实事。
就是关心群众的疾苦,处处想着群众,为群众作主,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比如说对于群众的就业问题,看病问题,菜篮子问题都要时刻注意,真正将其提到日程上来,进行研究,作出决定;三是克服官僚主义。
指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只知发号施令,不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具体表现为:不但高踞群众头上做老爷,又要做人民的公仆,不当威风八面的官僚,要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曾记得,当年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接见掏粪个人时传祥说:你掏大粪是人们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们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的分工不一样,都是革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番话道出了一个不平凡的真理:干部来自老百姓,为了老百姓,即使职位再高,也还是人民的勤务员,不能脱离群众搞特殊,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放下官架子,不论办什么事情,处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群众平等相待,栖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不能置身于群众之外,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
(2)求实作风。
求实就是讲实话,做老实事,做老实人,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面对和处理问题,基层干部如果没有求是作风,不了解情况,或了解的情况不准确,不真实,就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使工作出现失误和偏差给人民群众利益造成危害。
在这方面,镇内镇外,历史与今天,国内与国外都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应引以为戒。
我党历史上陈云同志,曾把它精辟的概括为:不为党,不为书,只为实。
(3)艰苦奋斗的作风。
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
主要表现在:①、信念上。
有学习的理想和坚实的目标,有昂扬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事业上。
不怕艰苦,扎实努力,开拓进取,勇往直前,自强不息。
③、生活上。
勤俭节约,朴素实在,量入为出,不奢侈,不浪费。
3、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重要的行为规范,所谓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仰来维系的,用于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综合,简而言之,及时做人的规矩。
(道德规范与法律的区别:1、两者作用与调节的范围不同。
2、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存在于观念与习惯产生的存在时间不同。
两者谁也代替不了谁,谁也缺少不了谁。
道德促进和保证了法律的实施,法律也有效的保证了道德的实施。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基层干部的道德要求表现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同时也要遵守社会公德,家邻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4、廉政行为规范。
廉政是指执管各类各级权力的群体和个人,廉洁从政,公允无私。
廉政和廉政行为的核心就是要为政廉洁,不以权谋私。
不搞贪污、行贿、受贿等行为,而相对应的腐败,主要是指权力变质,非法占有,退化变质。
5、日常事务行为规范日常事务工作是指平时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时的程序化工作。
一类是偶发性的非程序性工作。
如领导随时交办的工作,突如其来地事务。
①、电话事务。
电话是各级机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打电话的要点:明确对象,拟好腹稿,互通姓名,检查反馈,后续处理。
特殊电话,还要作特殊处理,尤其是群众上访电话,一般作如下:意识耐心听取对方诉说;二是合适其反映情况真实与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