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给水处理概述一、选择题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出水浊度一般()A. 小于3度B. 小于5度C.小于10度D.都对2.地表水水质特点是()A. 浊度变化大B. 水温不稳定C. 含盐量大D. 易受有机污染E. 细菌多3.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其特点是()A. 分布广B. 水温稳定C. 受污染少D. 含盐量少E. 浊度低4.水中杂质按颗粒尺寸大小可分为()A. 胶体B. 悬浮物C. 溶解杂质D. 有机物E. 细菌5.给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A. 澄清和消毒B. 除臭、除味C. 除铁、除锰和除氟D. 软化E. 淡化和除盐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群()A. ≤100个/LB. ≤100个/mLC. ≤1个/mLD. ≤3个/L二、判断题1.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其特点是分布广、水温稳定、浊度低。
()2.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划分为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及细菌学指标。
()3.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杂质。
()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浑浊度≤3度。
()5.地表水源有江河水,湖泊,水库水及海水,最常用的是江河水()三、名词解释给水处理四、简答题1. 若去除水中浊度及泥沙,通常应采用什么样的处理工艺?2.地表水源都有哪些类型?最常见的地表水源是什么?第十五章混凝一、选择1.混合阶段要求快速剧烈,通常不超过()A. 5分钟B. 2分钟C. 1分钟D. 30秒2.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可采用投加()A. 氧化剂B. 食盐C. 消毒剂D. 混凝剂3.胶体稳定性的关键是()A. 动力学稳定性B. 聚集稳定性C. 水化膜D. 范德化力作用4.异向絮凝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颗粒碰撞()A. 布朗运动B. 机械C. 水力D. 水泵5.影响混凝效果的水力控制参数是()A. 流量QB.流速υC. 水温TD. 速度梯度G6.胶体能稳定存在于水中的原因是()A. 具有布朗运动B. 溶解度高C. 表面积大D. 表面水化膜E. 双电层结构7.同向絮凝中,颗粒的碰撞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A. 速度梯度B. 颗粒浓度C. 颗粒直径D. 絮凝时间E. 搅拌方式8.絮凝设施可分为( )两大类.A. 折板絮凝池B. 机械搅拌式C. 隔板絮凝池D. 水力搅拌式E. 都有9.混凝剂的投加可采用()A. 重力投加B. 泵前投加C. 水射器投加D. 泵投加E. 均可采用10.混凝时可作为混凝剂选用的是()A. 硫酸B. 硫酸铝C. 次氯酸钠D. 三氯化铁E. 聚丙烯酰胺11.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为()A. 水温B. 水的PHC. 水的碱度D. 水的流速E. 水中杂质含量12.混凝剂投加采用的计量设备有()A. 转子流量计B. 电磁流量计C. 苗嘴D. 计量泵E. 均可采用13.混合设施可分为()A. 水泵混合B. 管式混合C. 水力混合池混合D. 机械混合E. 都可以14.同向絮凝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颗粒碰撞()A. 布朗运动B. 颗粒粒径C. 机械搅拌D. 水力搅拌E. 颗粒浓度15.混凝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A. 混凝效果好B.对人体健康无害C. 使用方便D. 货源充足E.价格低廉16.采用机械絮凝池时,采用3~4档搅拌机且各档之间需用隔墙分开的原因是()A. 防止互相干扰B. G值逐渐减小C. 防止短流D. 减小池容E. G值逐档增加17.在机械絮凝池中,颗粒碰撞主要靠()提供能量A.机械搅拌器B. 自身能量消耗C. 水平流速 D . 布朗运动18.压缩双电层与吸附电性中和作用的区别在于()A. 前者会出现电荷变号B. 后者会出现电荷变号C. 前者仅靠范德华引力 D . 后者仅靠静电引力19.为防止絮凝体破碎,在絮凝阶段要求速度梯度()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维持不变D. 都可以20.在混合阶段,剧烈搅拌的目的是()A. 造成颗粒碰撞B. 药剂快速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C. 使速度梯度减小 D . A、B、C都有21.絮凝设施可分为下面的两大类()A. 机械搅拌式和水力搅拌式B.隔板絮凝池和折板絮凝池C. 网格絮凝池和穿孔旋流絮凝池D.机械絮凝池和栅条絮凝池二、判断题1.常用的混凝剂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2.在水力絮凝池中,颗粒碰撞主要水流自身能量消耗来提供。
()3.混凝机理可归纳为吸附电性中和、吸附架桥、胶体脱稳三个作用()胶体稳定性的关键在于聚集稳定性()4.在絮凝阶段,为防止絮凝体破碎,机械搅拌时,搅拌强度应逐渐增加()5.混凝剂的投加方式有泵前投加、重力投加、水射器投加、泵投加()三、名词解释1.胶体稳定性2.同向絮凝3. 胶体脱稳4. 异向絮凝5.聚集稳定性6. 动力学稳定四、简答题1.在净化水时投加混凝剂的作用是什么?2、试写出常用的三种混凝剂及一种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3. 何谓吸附架桥作用?五、论述题1.试述水温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2. 为什么有时需将PAM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HPAM?PAM水解度是何意义?一般要求水解度为多少?3. 试述混合和絮凝的作用及其对水力控制条件的要求。
第十六章沉淀与澄清一、选择题:1.改善沉淀池水力条件最有效的措施是减小()A. 水力半径RB. 截流沉速u0C. 池宽BD. 池深H2.判断平流式沉淀池稳定性的指标是()A. ReB. 水平流速υC. FrD. 水力半径R3.澄清池在净化工艺中可以取代()A. 滤池B. 清水池C. 沉淀池D. 预沉池4.脉冲澄清池中悬浮颗粒的沉淀为()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都可能5.平流式沉淀池纵向分隔的作用是()A. 便于施工B. 减小水力半径RC. 便于刮泥D. 防止水流扰动6.对理想沉淀池沉淀效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A.沉淀时间B. 表面负荷率C. 池长D. 池深E.水流速度7.澄清池在净化工艺中可以取代()A. 滤池B. 清水池C. 沉淀池D. 预沉池8.设计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控制指标是()A.沉淀效率B. 颗粒沉速C. 停留时间D. 水平流速 E . 表面负荷率9.判断平流式沉淀池水力条件好坏可由()A. u oB. EopC. ReD. RE. Fr10.高浊度水在沉淀筒中的拥挤沉淀可分为()A. 清水区B. 等浓度区C. 高浓度区D. 过渡区E. 压实区11. 理想沉淀池的假定条件为()A. 颗粒为絮凝沉淀B. 颗粒为自由沉淀C. 水平流速相等且不变D. 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被去除E. 均需满足12.颗粒在斜管内的沉淀分为()A. 絮凝段B. 分离段C. 过渡段D. 清水段E. 浓缩段13.非凝聚性颗粒在理想沉淀池中的沉淀过程为()A. 拥挤沉淀B. 自由沉淀C. 絮凝沉淀D. 都可能14.设计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控制指标是()A.沉淀效率B. 颗粒沉速C. 水平流速 D . 表面负荷率15.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500m3/h。
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5mm/s的颗粒全部去除。
按理想沉淀条件,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m2A. 277.8B. 138.9C. 555.6 D . 50016.悬浮澄清池的代表池型有()A. 机械搅拌澄清池B. 脉冲澄清池C. 水力循环澄清池D. 都是17.属于泥渣循环型的澄清池有()A. 脉冲澄清池B.水力循环澄清池C. 悬浮澄清池D.斜管沉淀池18.在平流式沉淀池中,提高Fr和降低Re的有效措施是()A. 增大水力半径B. 减小水平流速C. 减小水力半径D. 增大水平流速二、判断题1.澄清池可分为泥渣悬浮型和泥渣循环型两大类。
()2.澄清工艺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水中的溶解性物质()三、名词解释1.沉淀池表面负荷及其单位2. 拥挤沉淀3. 自由沉淀4. 接触絮凝5. 平流式沉淀池异重流四、简答题1.为什么斜板、斜管沉淀池的水力条件比平流式沉淀池好?2.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设备的作用是什么?3. 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关系如何?两者涵义有何区别?4. 平流式沉淀池进水为什么要采用穿孔墙?出水为什么往往采用出水支渠?五、论述题1. 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和表面积关系如何?2. 试述机械搅拌澄清池与水力循环澄清池的优缺点。
3. 由理想沉淀池去除率公式E=A Q u i / 出发,说明为什么生产上要重视混凝 工艺? 4.何谓理想沉淀池?由理想沉淀池沉淀效率AQ u E i 可得出什么结论? 六、计算题 1. 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 3/h 。
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 的颗粒全部去除。
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1) 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 2(2) 沉速为0.1mm/s 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2. 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800m 3/h 。
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5mm/s 的颗粒全部去除。
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3) 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 2,若长为50米,宽为多少?(4) 沉速为0.15mm/s 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3Q 及回流比n )第十七章过滤 一、选择题1.无阀滤池采用的过滤方式是( )A. 等速过滤B. 变速过滤C. 重力过滤D. 压力过滤2.双层滤料滤池的上层滤料是( )A. 活性炭B. 无烟煤C. 石英砂D. 微孔陶粒3.常规作为单层滤料滤池的滤料是( )A. 无烟煤B. 磁铁矿C. 活性炭D. 石英砂4.双层滤料滤池的下层滤料通常是( )A.活性炭B. 无烟煤C. 石英砂D. 微孔陶粒5.滤池反冲洗效果决定于( )A. 膨胀度B. 水温C. 颗粒粒径D. 冲洗流速6.V型滤池采用的反冲洗工艺为()A. 高速水流反冲洗B. 低速水流反冲洗加表面助冲C. 气水反冲洗D. 中速水流反冲洗7.双层滤料滤池中使用的滤料通常为()A. 活性炭B. 无烟煤C. 石英砂D. 磁铁矿E. 粘土8.属等速过滤的滤池有()A. 普通快滤池B. 无阀滤池C. 移动冲洗罩滤池D. 虹吸滤池E. V 型滤池9. 气水反冲洗有下列几种操作方式( )A. 水冲+气冲+水冲B. 气冲+气-水冲+水冲C. 气-水冲+水冲D. 气冲+水冲E. 水冲+气冲10.移动冲洗罩滤池的反冲洗排水装置有( )A. 重力式B. 泵吸式C. 虹吸式D. 压力式E. 都有11. 属小阻力配水系统的滤池有( )A. 移动罩滤池B. 普通快滤池C. 虹吸滤池D. 双阀滤池E. 无阀滤池12.滤池承托层的作用是()A. 增加布水均匀性B. 减少水头损失C. 增加含污能力D. 防止滤料流失E. 提高出水水质13.三层滤料滤池中的滤料为()A. 粘土B. 石英砂C. 磁铁矿D. 活性炭E. 无烟煤14.为保证使用效果,滤料应有一定的()A. 化学稳定性B. 颗粒级配C. 当地生产D. 机械强度E. 孔隙率15.在不影响滤池产水量及滤后水质的前提下,防止滤池负水头的主要措施是()A. 减低滤速B. 增加砂面以上的水深C. 频繁反冲洗D. 滤池出水口位置≥滤层表面E. 进行强制过滤16.当滤层反冲洗膨胀起来以后,冲洗强度愈大,则()A. 水头损失愈大B. 膨胀度越大C. 水头损失不变D. 膨胀度不变E. 都不对17.无阀滤池2~3个滤格合用一个冲洗水箱的目的是()A. 增大水箱高度B. 降低水箱高度C. 增大冲洗强度D. 使冲洗强度均匀E. 减少冲洗强度18.变速过滤的代表池型有()A. 无阀滤池B. 虹吸滤池C. 普通快滤池D. 移动冲洗罩滤池19.属大阻力配水系统的滤池有( )A. 移动罩滤池B. 普通快滤池C. 虹吸滤池D. 无阀滤池20.可能出现滤池负水头现象的滤池有()A. 移动罩滤池B.无阀滤池C. 虹吸滤池D. 普通快滤池21.反冲洗时,当滤层膨胀起来以后,随着冲洗强度的增加,则()A. 滤层膨胀度增加B. 滤层膨胀度减少C. 水头损失增加D. 水头损失减少22.反冲洗时,当滤层膨胀度不变时,随着水温的降低,则冲洗强度()A.增加B.减少C.不变D. A、B、C都有可能23.一般而言,单层石英砂滤料的粒径为()A.0.5-1.2mmB.1.2-1.8mmC.1-2mmD. 2-4mm24.滤层负水头现象一般出现在()A. 中层滤料B. 上层滤料C.下层滤料D. 都有可能25.冲洗水塔的容积按单个滤池冲洗水量的倍数确定,其倍数为()A. 1.5B. 1.0C. 2.0D. 2.526.在任何请况下,普通快滤池的个数不得少于()A. 4B. 3C. 2D. 127.无阀滤池采用的过滤方式是()A.等速过滤B.变速过滤C.重力过滤D.压力过滤28.V型滤池采用的反冲洗工艺为()A.高速水流反冲洗B.低速水流反冲洗加表面助冲C.气水反冲洗D.中速水流反冲洗29.在不影响滤池产水量及滤后水质的前提下,防止滤池负水头的主要措施是()A. 减低滤速B.进行强制过滤C. 频繁反冲洗D.滤池出水口位置≥滤层表面30.无阀滤池2~3个滤格合用一个冲洗水箱的目的是()A. 增大水箱高度B. 降低水箱高度C. 增大冲洗强度D. 减少冲洗强度31.在膨胀度不变的情况下,水温越低,则冲洗强度()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不确定32.等速过滤时,随着过滤时间的延续,滤池水头损失()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33.通常普通快滤池采用的冲洗方式为()A. 低速水流反冲洗B. 高速水流反冲洗C. 中速水流反冲洗D. 不确定34.在处理水量一定时,滤池滤速越低,则()A. 出水水质越差B. 滤池面积越小C. 投资越小D. 滤池面积越大二、判断题:1.滤池的配水系统可分为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