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平衡钢丝绳断绳事故分析报告
一、某矿副立井提升系统概况:
某矿副立井井深1050米,双层四车罐笼提升,采用六根主绳、三根平衡钢丝绳。
平衡钢丝绳采用宁夏钢丝绳厂生产的4×8×9-143×24-140型扁平衡钢丝绳,全长1024米。
3#平衡钢丝绳于2000年9月27日更换使用,截止断绳为止,该绳的使用周期为28个月。
某矿平衡钢丝绳断绳事故分析报告。
二、事故经过:
2003年1月1日检查3#平衡钢丝绳时发现锈蚀情况逐渐加重,并且有散股现象,用铁丝进行捆绑后继续使用;并加大对平衡钢丝绳检查力度,由规定的每周检查一次改为每4天检查一次。
2003年2月3日检查发现在距大罐26米处有3根断丝,此后改为每天检查一次;并开始准备平衡钢丝绳更换工作。
2月8日平衡钢丝绳已到位,其它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2003年2月9日检查发现散股点增多,在距大罐26米处3#平衡钢丝绳断一边股,在距大罐20米处又断一边股。
2月10日专业根据日报表组织检查,发现平衡钢丝绳状态不良,距大罐26米处断股增加至两股;断股面积占总截面的6.3%(规定不得超过10%),要求更换平衡钢丝绳。
矿在2月10日下午4:00生产
会上决定于2003年2月12日早8点到18点停产更换平衡钢丝绳。
2月11日早5:40大罐正常运行到井口停车位置正常停车后,在距大罐26米处3#平衡钢丝绳发生断裂,造成断绳事故。
事故发生后,矿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于13日晚23:00将断绳处理完毕,造成直接事故影响时间41小时。
13日凌晨开始巡查井筒装备,除泄漏通讯和下井打卡电缆损坏外,供电电缆、罐道等井筒装备均未损伤。
随后开始更换平衡钢丝绳,鉴于另两根平衡钢丝绳均已锈蚀较严重,于2月15日早9点三根平衡钢丝绳全部更换完毕正常运行。
三、事故原因:
1、矿专业领导对钢丝绳的锈蚀情况认识不足,采取措施不及时、不得力,是事故的主要责任。
2、机电部对钢丝绳检查记录所表现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提出专业的主导意见,专业管理不到位,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3、工区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好,未及时总结钢丝绳使用周期及变化规律,3#平衡钢丝绳使用周期较长,锈蚀较严重;未引起充分重视,现场管理不到位,也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4.查绳工虽然是多年从事这项工作,技术业务不熟练,对绳的损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