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二次作业一、解释下列词汇1、货币制度2、无限法偿3、外汇4、直接标价法5、固定汇率6、银行信用答:1、货币制度是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2、无限法偿:所谓的无限法偿也就是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论支付的数额大小,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
3、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
4、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
5、固定汇率是将一国货币与另一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平价的上下限范围波动,该范围最高点叫“上限”,最低点叫“下限”。
6、银行信用是指以银行为中介,以存款等方式筹集货币资金,以贷款方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1.货币市场的利率一般低于资本市场利率,是一国利率体系中的最低水平。
( √ )2.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所特有的职能,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重要特征。
( √ )3.瑞典银行是最早的私人股份银行,其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
( X )4.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没有任何金融机构为之服务。
( X ) 5.使用贷款承诺的客户,无论使用贷款与否,都必须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 )三、单选题1.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在所有期望收益率水平相同的组合中,投资者会选择标准差( A )的组合。
A.最小B.最大C.等于零D.无法判断2.建国初期至1978年底以前的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业中具有高度垄断性,这一时期的中国银行体系被称为"大一统"的银行体系。
从中央银行制度来看,属于( A )。
A.复合性的中央银行制度B.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C.跨国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定所有的投资者都是( C )。
A.风险偏好者B.风险中性者C.风险回避者D.该模型没有对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作出假定4.投资银行是专门从事发行长期融资证券和企业资产重组的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这一名称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等西方国家的称呼,在英国称之为( A )。
A.商人银行B.证券公司C.实业银行D.金融公司5.1773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 C )。
A.证券交换所B.国债交换所C.票据交换所D.股权证交换所6.在现代经济中,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其主要目的是( C )。
A.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B.保证金融机构的安全C.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信用的需要D.强大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四、多选题1.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是( A、D )。
A.财政存款B.企业存款C.储蓄存款D.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E.社团存款2.下列属于存款机构的有(A,C,D,E )。
A.信用社B.投资银行C.商业银行D.储蓄贷款协会E.互助储蓄银行3.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B,C,D,E )。
A.调节经济B.信用中介C.支付中介D.信用创造E.金融服务4.以下属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是( A,B,E )。
A.自有资本B.库存现金C.贷款D.贴现E.同业拆借5.以下属于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是( A,C )。
A.再贴现B.集中存款准备金C.证券买卖D.货币发行E.再贷款五、简答题1、分散风险的方法有哪些?答:分散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套期保值、保险和分散投资。
2、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答:性质:中央银行的性质是代表国家管理金融的具有银行特征的特殊政府机关。
特征:(1)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中央银行向政府和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算等方面的业务时,也收取利息和费用,但中央银行收取利息不是为了盈利,其确定利率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宏观金融调控的需要。
(2)中央银行与国家政府关系密切,享有国家法律上所授予的特权。
各国建立中央银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助中央银行制定实施宏观金融政策,管理和监督金融机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使中央银行具有一般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超然地位和特权地位。
这种地位借助法律来实现,即国家赋予中央银行以法定职责,明确其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享有垄断货币发行、代理国家金库、掌握发行基金、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定基准利率、管理金融市场等一般银行所没有的特权。
(3)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业务对象。
中央银行不对工商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其业务对象是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
而且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涉及的是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金融活动,即以宏观金融领域作为活动范围。
3、货币市场的特点答:1、参与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2、单笔交易量大3、仅凭信用维系交易4、目的是短期融通资金根据市场中投资工具的不同,货币市场可分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和回购市场等子市场。
同业拆借● 是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一种金融业务。
● 同业拆借的两个主要交易类型包括头寸拆借和同业借贷。
补足存款准备金或减少超额准备进行的短期。
● 头寸拆借是指金融同业之间为了轧平头寸,资金融通活动。
●同业借贷是指金融同业间因为临时性或季节性的资金余缺而相互融通调剂。
再贴现率与转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用来控制商业银行融资成本进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
转贴现率根据政策规定,由特先双方协定,也可参照再贴现率执行4、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答:着全球大国之间经济实力的重新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全球金融体系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面临重构。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
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国金融体系将进入全面深化和加速开放的新阶段。
笔者认为,在金融开放发展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的金融改革发展路径将围绕以下基本趋势展开。
积极构建银行与金融市场平衡发展的金融体系结构,形成开放大国金融体系的现代框架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深入考察金融体系改革的立足点、阶段和路径,对于以最切合实际的方式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中国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未来的中国需要一个银行与资本市场平衡发展的金融体系结构。
在这里,“平衡发展”并不是指银行和资本市场在数量上的绝对平均,而是指二者在功能上的动态均衡。
从金融体系的现有构成来看,中国的金融体系具有典型的“银行主导型”特征。
以1990~2009年的平均值计算,存款银行资产与股票市场市值之比达到了2.9,这一比例不仅显著高于美国、英国等典型的“市场主导型”国家,而且在“金砖四国”中也是最高的,仅次于德国。
从社会融资的角度来看,1997~2010年,银行长期贷款占到全社会融资的80%左右。
可以预期,基于中国特殊的制度和文化背景,这种“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特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这意味着,从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出发,构建稳定而高效的金融体系,需要以银行体系为核心和出发点。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形成具有制度性根源和必然性,但社会融资渠道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也在客观上导致了单一的融资结构,增加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承载量,削弱了金融体系的弹性。
同时,考虑到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深化,一个面向全球投资者的开放大国金融体系也需要建立起具备一定规模和深度的资本市场,来为日益扩大的跨国资本流动提供栖息场所。
因此,在银行体系的基础上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并使其成为银行体系的重要补充,将成为中国未来平衡金融体系结构蓝图的一部分。
总体而言,在特定国家的特定发展阶段,一个与国情相适应的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合理结构,二者之间的主次和配比关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动态变化,其评判标准是能否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实现“效率”和“稳定性”的平衡。
除了银行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发展外,如果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去考察金融体系基本功能的动态实现机制以及制约条件,那么,一幅现代金融体系的整体图景还应包含以下有机联系的基本方面:在效率机制的安排上,诸如信息披露、公司治理、透明度要求等方面必须要有完善的传导机制和实现机制;在稳定性机制的安排上,诸如存款保险、风险管理、破产机制等在金融体系内部不同单元之间应该有相应的实现方式,使金融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抗冲击能力;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也是现代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稳步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全面提升金融产业的综合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加速的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使得金融机构原有的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混业经营渐成潮流。
在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过时的分业”和“不成熟的混业”经营格局,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对于中国而言,积极推进混业经营改革,不仅是按照国际标准改革金融产业的需要,同时也是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金融业竞争的需要。
此外,在金融业全面开放以后,过去那种主要依靠管制手段保护国内金融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已不复存在,金融业的稳定和发展必须转移到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上来。
因此,实行混业经营,让金融机构本身成为金融创新的主体,使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内在创新冲动得到有效释放,对于改革中的中国金融业而言,既是稳定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
虽然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但在现阶段金融体系发展深度不够以及金融机构内外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的条件下,混业经营具体模式的选择必须体现稳定和效率的综合权衡。
同时,为确保转型过程中的改革平稳过渡和更有效的金融风险控制,混业经营具体模式的选择还要有利于金融开放进程中的适度国家控制和渐进发展。
因此,从提高效率和控制风险并重的角度出发,金融控股公司应该成为现阶段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
在金融控股公司形式下,经营不同金融业务的子公司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在金融控股公司经营内部形成了一道制度性的“防火墙”,个别子公司的经营失败不至于使整个集团遭受毁灭性打击。
从具体的发展路径来看,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应该遵循渐进式发展和多样化选择相结合的道路。
所谓渐进式发展,是指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要与相关金融法规、外部监管体系、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尤其是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的发展程度)等现实条件相结合,使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协调一致,有重点、有步骤地稳步推进,避免“一步到位”的跳跃式转变。
所谓多样化发展,是指金融控股公司在遵循渐进发展整体思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市场化需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产权主体、控股结构、发展层次等方面表现出多样化特征,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要。
六、论述题1、论述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答:中央银行的性质:人民银行是由国务院领导,是我国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