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常考知识点总结汇编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1)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体内只有一种核酸。
(2)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动。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常见的细菌有: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酵母菌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元素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基本元素是: C H O N最基本元素: C2.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微量元素: Fe、Mn、Zn、Cu、B3.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无机化合物: 水、无机盐2.有机化合物: 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3.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4.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三、化合物的鉴定: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0.1g/ml NaOH 0.05g/ml CuSO4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在50—65℃的水浴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2.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0.1g/ml NaOH 0.01g/ml CuSO4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呈紫色反应。
3.脂肪: 苏丹Ⅲ(橘黄色)苏丹Ⅳ(红色)4.核酸:DNA__甲基绿,绿色反应___;RNA 吡罗红,红色反应____制片(0.9%的NaCl的作用:保持动物细胞的细胞形态)水解:使用8%盐酸,它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冲洗④染色⑤观察结论: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DNA存在于细胞质中。
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1.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一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除此之外,该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2.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基团(R基) 的不同.3. 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1 种.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1. 构成方式: 脱水缩合脱水缩合: 在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由2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二肽.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肽键2. 脱去水分子数= 形成的肽键数.(1) 假设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为n若蛋白质只有一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 形成的肽键数= n-1若蛋白质含有m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 形成的肽键数= n-m(2) 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含有的氨基酸数为n则,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__a×n-18(n-m)即: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去脱去的水分子总量。
3.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_折叠,盘曲__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4.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功能多样性:__催化_功能:酶_运输__功能:血红蛋白__免疫__功能:抗体__调节___功能:激素___结构__功能:羽毛、头发等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DNA与RNA的比较(表)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核酸的功能: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核酸的组成(1)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组成成分中的五碳糖有两种:核糖、脱氧核糖(2)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3)DNA 和RNA各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4)核酸中含有的碱基总数为: 5 核苷酸数为8六、核酸分子的多样性: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就储存在DNA分子中,组成DNA分子的核苷酸虽然只有 4 种,但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或RNA),其中,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糖类:元素组成(C,H.O );特点: 大多数糖H:O=2:12.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3. 脂质的比较: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结构:磷脂蛋白质糖类↓↓↓___磷脂双分子层__ “__镶嵌蛋白___”_糖被___(膜基本支架)(与细胞信息识别有关)二、细胞膜的特性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__流动性__ Array细胞膜(生物膜)功能特点:选择__透过性____二、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__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__信息交流_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_纤维素__和___果胶__,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__全透性__的。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1、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__核糖体_(合成肽链)→___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__高尔基体_(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此过程由_线粒体_供能)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____代谢和遗传____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由___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__同样__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__两种_存在状态。
2、核膜:__双_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__RNA__的合成以及___核糖体__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__物质__交换和__信息__交流。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跨膜);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_胞吞_作用和_胞吐_作用(不跨膜)。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具有催化活性的 蛋白质 (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 核糖体 ,水解酶的酶是 蛋白酶 ),也有少数是具有催化活性的 RNA 。
酶的特性:① 高效性 :酶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 专一性 :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较 温和 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 温度 和 pH 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 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 A TP 的结构简式:ATP 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 A-P~P~P,其中:A 代表 腺苷 ,P 代表 磷酸 基团,~代表 高能 磷酸键,-代表 普通 化学键。
二、ATP 与ADP 的转化:酶1ATP酶2在ATP 和 ADP 转化过程中 物质 是可逆, 能量 是不可逆的ATP 形成的过程储存的能量来自:动物中为 呼吸作用 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3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酒精发酵: C 6H 12O 6 2C 2H 5OH (酒精)+ 2CO 2 + 少量能量乳酸发酵: C 6H 12O 6 2C 3H 6O 3(乳酸)+ 少量能量ADP+Pi+能量酶酶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 丙酮 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在层析液中 溶解度 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 扩散速度 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 快 ;溶解度小,扩散速度 慢 。
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 提取色素 ; 层析液: 分离色素 ; 二氧化硅: 使研磨更加充分 ; 碳酸钙: 保护色素 。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 胡萝卜素 (最窄)、 叶黄素 、 叶绿素a (最宽)、 叶绿素b (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 含量 相关。
5、注意事项:(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胡萝卜素 (橙黄色)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叶黄素(黄色)色素叶绿素_a_ (蓝绿色)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绿素__b_(黄绿色)光合作用的过程: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①细胞_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②细胞的__核质比__。
二、细胞增殖1. 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__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_(一)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3)特点:分裂__间__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特点:完成_DNA的复制_和有关___蛋白质的合成___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__姐妹染色单体__,呈__染色质__形态2.前期特点:①出现__染色体___、__出现纺锤体__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_着丝点__都排列在__赤道板__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_最清晰_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___姐妹染色单体__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