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仔细认真完成作业
一、习惯的问题
这个问题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家长得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传递给孩子很明确的信息:上学时课堂40分钟专心听讲,每天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是必须的也是起码的要求,也就是说,这是我们作为家长的底线和原则,是不可逾越的,也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这样做,其实也就是让孩子自己体会到作为学生她自己的基本责任。
另外,我们还给孩子规定了另外一个原则,那就是每天晚上10点必须上床睡觉,这个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一是要使孩子知道每天必须在10点以前完成自己所有的事情,这条我们执行得比完成作业还严格,如果到了10点钟,作业还没完成,我们是不允许她继续做的。
这样有助于孩子抓紧时间。
二、方法的问题
做作业的方法老师有要求,每做完一样就打个勾。
我们教给孩子的基本原则就是,先把会做的做完,不明白的慢慢思考,实在想不明白再来问我们。
当孩子问到我们时,我们也只提供思路和方法,只给提示,不给答案,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动脑筋。
另外,就是要求孩子做作业时不只是看题,而是要读题,要读出声来,看的话经常会漏字、错字,而读出声音的话,一般就不会对题目理解错误。
三、态度的问题
在孩子做作业的问题上,家长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尤为重要。
我们的态度是允许犯错,但不允许犯不认真不仔细的错,也就是说会做的就要做对,当然,孩子偶尔的马虎是可以理解的。
孩子做作业的时段我们不做硬性规定,时间由她自己安排,只要做完作业,到10点以前这段时间由孩子自己安排,她可以看书、看电视或者玩游戏。
这样环境相对宽松可以缓解孩子做作业时的压力。
孩子每天的作业,除了听写默写以外,全部由孩子自己完成,我们只负责签字。
我们不管她今天完成的作业正确与否,因为只有真实的作业才能反映她听课的效果,老师也才能知道教学的效果。
但我们关注老师批改以后的作业,以及每次测验、考试的试卷,针对每一次每一题的错,都要与孩子一道分析,找出原因,然后提醒孩子避免犯同类的错误。
孩子做作业不仔细,其实还是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
而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从家长来说,大概有几种,一种是家长守在旁边,看着孩子做作业,这样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他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要观察父母,考虑父母的情绪,还要随时担心不恰当的举动会招来父母的批评,这样他是不可能很专心地做作业的。
家长要陪着也可以,自己拿本书在旁边看,不要太过于关注孩子,不要让他觉得你是在监督他,而是在真正的陪着他。
如果孩子在单独的房间做作业,就不要去打扰他,一会给他送水,一会给他送水果,只会让他分心,让他无法专注于作业,老是去打扰他,他心里就会有种暗示:这个时候妈妈该进来了。
也包括不要去问他做的怎么样,不要把催他,就象前面说过的,时间到了就收工睡觉,完不成的作业,让老师去收拾他,毕竟老师的话比家长的要管用,家长不能觉得孩子完不成作业家长丢面子,最好是让孩子自己感觉丢面子,老师的话才更起作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能以眼前现实的诱惑作为奖励来刺激孩子做作业,比如说几点以前做完可以看××电视,或
者几点以前做完给什么奖励之类的,如果这样,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就会想着后面的好事,就会匆忙的赶完作业,自然也就不可能仔细认真。
另外,就是发现孩子不仔细做错题以后,家长要尽量平和的提醒,要特别注意批评的语气与用词,其实在这个时候孩子都知道自己错了,如果家长很严厉的斥责,会使孩子心里产生抵触情绪,效果会适得其反,也许他心里会说,不就那么小点错嘛,值得生那么大的气,他会从内心将错误缩小化来对抗你的严厉。
还有批评的时候不要使用结论性的语言,例如“你就是笨”、“你就是马虎”等等,这样说多了,对孩子的实际效果就是负强化,你老说他马虎,在他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自我认知,“我就个马虎的人”,这样会使孩子在此问题上丧失信心,也会让他觉得自己马虎很正常,也就不在把马虎当成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