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论文题目: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基本问题作者:柴杰指导老师:化工学院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11 级年制四班年月日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基本问题摘要: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要之一,人们总是希望得到安全,没有伤亡、疾病和不受外界的威胁、侵略。
应该说,安全是人的最基本和低层次的需要,而化学工业由于具有自身的特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比其他行业要大,而发生了事故必将威胁着人身的安全和健康,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因此化工安全生产具有特殊的意义。
安全生产的基本任务归纳起来有两条,第一是在生产过程中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性危害;第二是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装置的连续、正常运转。
关键词: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安全管理;防护;规程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有其特定的主、客观原因,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有助于保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有助于化工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现代化管理,有助于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掌握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因此,分析化工企业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原因并且探索安全管理对策亟待解决。
所有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都是与化工生产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而这些特点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化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操作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从企业事故管理统计分析可见,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事故占到事故原因的大多数。
具体表现为,有章不循、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粗心大意不及时发现或处理异常情况;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过程喧哗、交头接耳;随意拆卸设备上的安全附件,如沙砂机上的托架挡屑板;不正确使用工装工具,如冲机作业不用辅助工具取送物料;野蛮装卸易燃易爆品物品;不均衡生产造成生产过程超员超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缺乏或违章指挥,冒险作业;各部门之间不能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等。
对于生产易燃易爆的化工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及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工艺、试验规程是企业做好安全工作的灵魂、核心[3]。
在实际生产中尽管企业对于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工艺规程等在各种场合、各种会议、各类培训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教育,采用厂报、电视、广播、图展等各种形式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公司、分厂、班组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但各类事故仍然不断发生,追其原因发现当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当习惯性违章与安全规定发生冲突、当检查考核与熟人违章发生冲突时,生产重于安全,人情大于制度,所以各类规定、制度、规程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由此造成各类事故的发生。
物的不安全状态(1) 、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多属于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物质。
目前世界上已有化学物品 600 万种,经常生产使用的约 6、7 万种,我国约有 3 万种。
这些化学物品中约有 70% 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
在生产、使用、贮运中操作或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烧伤等安全生产事故。
(2) 、化工企业中高温、高压设备多。
许多化工生产离不开高温、高压设备,这些设备能量集中,如果在设计制造中,不按规范进行,质量不合格;或在操作中失误,就将发生灾害性的事故。
而且很多化工企业为降低成本、压缩经费,首先削减的是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经费,导致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设备失修,重大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
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虽然投入部分资金用于安全管理,但投入也在逐年减少;亏损企业则投入很少或根本不投入。
拼设备和人力现象普遍存在。
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生产现场脏乱差,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 事故隐患十分突出。
据安监部门在近期对市全国化工业集中城市的安全检查中发现,大部分被查的石油、石化、化工企业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存在很多问题;易燃易爆企业自备消防车普遍老化;现场的灭火器有的无压力、有的超过检验期限、消防栓内有的无水枪;消防泵房普遍没有正常维护保养,有的几近瘫痪;企业生产设备和事故应急防范基础设施的状况令人堪忧。
人的不安全行为目前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70-80%。
这其中有职工的素质问题,更有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高问题。
当前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负担过重,企业领导只顾抓市场、抓效益,根本不顾及安全管理,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置安全生产于不顾。
本应停车进行设备检修,但为了眼前短期经济利益,设备带病作业,最终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例子并不少见。
企业经济效益不好,事故频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大多数化工企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及其严格,操作员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误操作,导致安全隐患或生产事故。
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往往由几个工序组成,在每个工序又由多个化工单元操作和若干台特殊要求的设备和仪表联合组成生产系统,形成工艺流程长、技术复杂、工艺参数多、要求严格的生产线。
因此,要求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注意巡回检查、认真记录、纠正偏差、严格交接班、注意上下工序的联系、及时消除隐患,才能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管理缺失: 很多化工企业虽然也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
但制度根本没有落实,机构或人员形同虚设。
当前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经济效益至上”指导思想,企业领导或管理层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或个人“政绩观”作祟,麻木不仁,将职工生命当儿戏。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时,置安全生产于不顾,违章指挥、让职工冒险作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现象层出不穷。
为改变当前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预防和减少化工行业的事故率,应采取以下策略:1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营造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
根据化工生产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这一特点,每一个企业都应主动加强对老化设备的更新,对每个工序的设备都应增加安全防护功能装置、建立应急补救预案,即便有职工误操作发生意外时,也尽可能不受到伤害或降低伤害的程度。
对于化工危险地区要设立多级防护,建全报警设施,以确保第一时间安全警报。
唯有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发展,也才能更好的提高职工的工作业绩,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1)、认真学习化工安全知识。
只有掌握了各项安全知识才能更有效的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才能更好的针对化学危险物品的特点作好个人防护及预防措施,才能纠正自身在操作中习惯性的违章行为,从而提高了执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更好的履行员工安全本职职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同时,每一位员工都要认真学习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学精、学透,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作业,特殊工种还需要持证上岗。
因为在化工企业中,很多岗位的技术复杂、原料品种反应工艺流程长、反应介质危险性高、设备往往高温高压等,只有做到人人熟悉业务、个个操作熟练,才能基本保证安全生产。
(2)、积极配合各级安全员的工作,参加各项安全活动。
安全员组织的每次学习和活演练动都是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特点做出的实际实习活动,都是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
因此每个职工都有责任积极配合安全员的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从活动中,提高预防各类事故的能力,学习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学会使用防护、逃生器具,懂得防、灭火等基本常识并会使有消防器具,从而最大限度地做到“三不伤害”。
3、加强安全管理(1)、政府部门应加大辖区范围内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和指导力度,发现隐患立即责令改正, 逾期不改的,坚决依法进行处理。
(2)、企业的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把劳动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危及人身安全的状况发生时,无论生产的任务有多重,都应把保证劳动者的安全放在首位,查找并消除隐患,在能够保证劳动者的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生产效率。
特别是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绝不能存在侥幸心里,宁可停产也不能冒险作业。
(3)、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
只有建立建全合理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才能更好的杜绝因人为的疏忽所造成的各种事故的发生。
只有把管理落实到厂级,车间级,班组级,抓住每一个薄弱环节,层层落实才能更有效的作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步步到位,不留死角。
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实处,坚决杜绝各种违章违纪的现象的发生,对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行监控,查找隐患,控制危险源。
夯实的作好安全生产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加强各级的安全培训教育。
定期的作好安全教育培训和各项安全演练活动。
组织职工学习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使广大职工通过安全活动的学习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一切事物的前提,督促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各项安全知识,提高全员的安全防护能力,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5)、正确劳保着装:劳动保护并不是简单的穿上工作服即可,在进入化工设备内部作业时;劳保必须起防护作用,有一定的防护要求。
在易燃、易爆的设备内,应穿防静电工作服,要穿着整齐,扣子要扣紧,防止起静电火花或有腐蚀性物质接触皮肤,工作服的兜内不能携带尖角或金属工具,一些小的工具,如角度尺等应装入专用的工具袋。
安全帽必须保证帽带扣索紧,帽子与头配戴合适,由于在设备内部作业施工空间不足,很可能出现碰头现象,还要保证帽芯与帽壳间留有一定缝隙,防止坠物打击帽子后帽芯不能将帽奏与头隔开,帽壳直接压在头上造成伤害。
因此,帽芯内部要留有够的缓冲距离。
正确穿戴劳保手套,在一些酸、碱等腐蚀性较强的设备内作业要穿戴防酸、碱等防腐手套,手套坏了要及时更换,尤其是夏季作业手出汗多,会降低手套的绝缘性能和出现打滑现象,所以应最好多备几副手套。
劳保鞋要采用抗静电和防砸专用鞋。
所穿的大头皮鞋,鞋底应采用缝制,不要用钉制,同时要考虑防滑性能,鞋带要系紧,保证行走方便。
在有条件的塔内工作时,尽量在作业范围的塔底铺设一些石棉板或胶皮,这样即防滑又隔断了人与设备的直接接触。
化工事故因素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导致各种事故呢?一般认为—是主观因素,二是客观因素。
主管因素就是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安全知识、技术的掌握及生产过程中能否自觉遵守国家、企业相关法律、规程和制度;客观因素就是现有的安全技术和人们对生产过程规律的掌握程度。
在以往的事故中.往往主观因素是主要的,包括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隐患末排除、安全技术和措施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等。
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就是事故预防措施,包括预防事故发生和防止事故扩大的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预防危险源发生事故,需要全面分析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在危险源的装置、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生产等过程中,针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或管理措施,消除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所有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