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师培训课件: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教师培训课件: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指 教 活 教 教
导 学 动 学 师
思 过 价 细 素
想 程 值 节 质
(一)确立指导思想
有这么两句话: 一句叫做 “一举多得,一箭多雕”。 体现在全面育人方面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雕”。在智育里边, 知识与技能、方法,是第二个层次的“三雕”。所以概括成这么一句话,叫 “一箭多雕”。这一箭是什么箭呢?就是当堂一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 这一个过程,实现多方面的教学目的。 还有一句话,叫做“一石激起千层浪”。 每一节课,好比是在小孩子的脑海里投进一块石头,给他激起波浪,让 它扩展到他的日常生活里面去。如果说,我们上科学课,只有课堂里边有科 学教学,死记硬背几句话,下课后对周围的自然事物视而不见,漠然置之, 根本不去关心它,不去理睬它,你说这样的教学效果起到什么作用没有?如 果说学了什么,他就对什么感起兴趣来了,他就爱上它了,就迷上它了,下 课之后,虽然没有给他布置作业,也很高兴地自己去搞起来了,这就扩大到 了日常生活里面去了,成为他喜闻乐见的事情了。这个,不用考试,可以给 你打100分,对于教学效果来说,可以给你打100分。
教学案例:蚂蚁
教学案例:认识宇宙
宇
河外星系
十亿多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统
宙
银河系
直径7万光年(1光年约为9.5万亿千米)
太阳系
1千多亿个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宇
宙
宇宙浩茫,
人生须臾。
处天外遥望, 地球很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居体内思察,
心域极宽。 ——感悟:人应该具有宇宙胸怀
(二)设计教学过程
从科学教育本身来设计教学过程
•
进入新课改之后,南京的一位老师执教了一节 小学的科学课《液体的性质》,在80分钟的探究过 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精彩,争论激烈,想象 丰富,设计了许多颇有创意的实验。这在法国科学 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夏帕克眼里,是非常优秀的 课——“可以作为法国科学老师的示范课”。 • 中国老师的老师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这节课严重拖堂。”“学生没有学到确切的知 识”“老师在课上什么都没干。”
3.儿童的发展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 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促进儿童从自发状态下 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比较完善的探究。 所以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强调学生亲历探究同时, 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 效的指导,让学生从探究中正真有所收获,增进 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素质, 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实施有效教学应该确立的两个基本思想:
第一个:不要在有限的40分钟内浪费孩子的生命。 一节课40分钟,而每个40分钟都是从孩子生命链条中截 取出来的,浪费孩子的时间,就是浪费孩子的生命。我 认为应该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我们的教学行为,认真反 思每节课,是否让孩子确实学有所得,确实让孩子学有 发展,确实让孩子学有提高。
小学科学教学中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有 效教学的策略 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主 讲: 孔 令 强
肥城市教案例: • 这次新课改之前,美国一个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访 问,希望听一堂科学教育的公开课,接待人员安排了一所 很有名气的重点中学,为他们提供了一堂高中一年级物理 课,授课教师是一位很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 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有理论,有实 验,课堂很活跃。教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师生互动, 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准确精炼,教学时间安排精当。当教 师说“这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于 是掌声雷动。但是五位美国客人却表情木然。第二天,当 接待者请他们谈观感时,他们的回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 他们反问:“这节课老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既然老师 的问题学生全能答上来,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我们的思考: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 这就是我要与大家交流的主要内容:有效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引 子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二、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举一隅)。 三、展望:理想的科学教育。 结 语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教学 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甚至可能是无效的,负效的.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 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科的特点和魅力,要能打 动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习兴趣。这样,才可能是 有效的教学。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 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 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 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 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1.儿童具有探究的本能。 儿童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过探究。 他们无需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探究内部的结构、 如何表达他们的发现。他们天生就是“讨厌的”提 问者、“可气的”拆卸者、“可恶的”破坏者、 “可恨的”涂画者和“烦人的”嚷嚷者。
2.儿童的探究能力是有限的。 由于儿童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探究 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学生自发状态下的探究 问题很多,如探究目标容易转移,探究过程 比较粗糙,探究方法不很完善,描述语言不 很科学……学生自发状态下的探究是较低水 平的探究。
第二个:不要给予孩子有害的东西。 不要将学校变成禁锢孩子发展的牢笼,不要把课堂变成 缺少生命尊严的屠宰场,不要让老师成为磨灭学生人性、 扼杀学生创造力的屠夫。
我们来思考:
1.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2.问题应该由谁提出? 3.什么是硬道理?是分数还是兴趣和创造力等
(一) 确 立 (二)设 计 (三)增 加 (四)关 注 (五)提 高
基于三个考虑: 1.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小学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
3.学生能学科学,能用自己的方式学科学
产生一个想法: 1.科学探索的过程是怎样的? 2.小学生喜欢用什么方式学科学 3.将科学探索过程与孩子的认知 过程统一到教学过程中去 追寻足迹 动手动脑 智慧复演
从研究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设计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