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解读:喝水

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解读:喝水

喝水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园喝水环节的常规要求。

2.了解幼儿园各年龄阶段喝水指导要点。

3.分析理解幼儿园喝水环节常见问题。

4.掌握幼儿园喝水常见问题相应的应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1.幼儿园喝水环节的常规要求。

2.幼儿园各年龄阶段喝水指导要点。

3.幼儿园喝水环节常见问题4.幼儿园喝水环节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教学难点:1.幼儿园各年龄阶段喝水指导要点的差异。

2.幼儿园喝水环节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幼儿园的实际喝水的观摩,积累了幼儿园喝水的感性经验。

通过课堂对幼儿喝水常规要求、指导要点的逐一分析,能从理论认知、技能、情感等角度进行理解,能对幼儿园喝水指导要点进行不同年龄阶段的比较和分析,有利于今后的实践教学。

通过观摩讨论幼儿喝水问题的诊断与对策,提高了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较主动地讨论和理解。

但需要在今后的幼儿园实践(见习和实习)中,关注幼儿喝水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了解喝水的常规要求(一)通过讨论实际观摩或视频的喝水环节,促使学生提炼原有经验提问:从“走园教学”的一日生活观摩中,发现幼儿园喝水环节中对幼儿的基本常规要求有哪些?学生发言,表达想法。

教师简单小结:幼儿园喝水主要的常规要求。

(二)教师详细讲述幼儿园喝水环节的常规要求1.懂得喝水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喜欢喝白开水,逐步做到主动喝水。

3.在取放杯子、接水、喝水的过程中能正确使用口杯。

4.能独立喝适量的水。

5.知道按时喝水,遇到特殊情况能及时喝水。

6.养成安静、有序喝水的良好习惯。

(三)从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对幼儿园喝水环节的常规要求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幼儿园喝水环节常规要求的理解。

1.认知方面的常规要求(1)懂得喝水对身体健康的好处(2)知道按时喝水,1.技能习惯方面的常规要求(1)在取放杯子、接水、喝水的过程中能正确使用口杯(2)能独立喝适量的水(3)养成安静、有序喝水的良好习惯3.情感方面的常规要求喜欢喝白开水,逐步做到主动喝水二、分析理解喝水的指导要点(一)通过讨论实际观摩或视频的喝水指导要点,促使学生提炼幼儿园喝水指导相关经验提问:从“走园教学”的一日生活观摩中,发现教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喝水的指导分别有哪些具体做法?学生发言,表达想法。

教师小结:幼儿园喝水教师的主要指导要点。

(二)教师详细讲述幼儿园喝水环节各年龄阶段的指导要点1.托小班幼儿的喝水环节的指导要点(1)准备温度适宜(30℃左右)的白开水,为托班幼儿接好半杯水(约 1 oo 毫升)。

幼儿入园前为每个幼儿的口杯制作不同的标记,比如小花、太阳、草莓、樱桃等。

在摆放幼儿口杯时,注意要露出标记,且口杯把手朝外,方便幼儿拿取。

(2)幼儿喝水前观察盥洗室的地面是否干燥,为幼儿喝水提供安全的环境。

幼儿手脏时,帮助幼儿洗干净手。

在盥洗室用不同标记或图案划分出等待区、接水区、喝水区,利于培养幼儿有序喝水的常规。

(3)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

组织幼儿轮流喝水,每4—5名幼儿一组。

(4)提醒幼儿端取自己的口杯喝水,接水时眼睛看着口杯,接半杯或三分之二杯水。

(5)指导幼儿握好杯把,端稳口杯,一口一口慢慢喝,提醒幼儿不把水洒到衣服或地面上。

(6)随时提醒幼儿安静喝水,并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喝水行为,对说笑、打闹的幼儿给予指导和纠正。

(7)准确把握幼儿的喝水量。

通常情况下,每位幼儿每天在园大约喝水600ml。

特殊情况时,比如身体不适、运动后出汗过多、天气炎热等,要给予个别照料,适当增加喝水量。

(8)注意把握喝水时机。

在上午lO点左右、户外活动后、午睡起床后、下午15:O—16:OO,及时组织幼儿喝水。

2.中大班幼儿喝水环节的指导要点(1)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的白开水(30℃左右)。

(2)提前擦拭、整理盥洗室,保持室内干燥和整洁。

(3)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端取口杯,接适量的水。

(4)提醒幼儿喝完杯中的水后,将口杯轻轻地放到固定位置。

(5)关注幼儿喝水情况,对聊天、打闹、拿着杯子乱跑的幼儿及时提醒和引导,及时表扬幼儿有序等待以及在固定的区域安静喝水等良好喝水行为。

(6)帮助幼儿了解喝水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学习根据身体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喝水量。

比如,感冒发烧、小便发黄、天气炎热、吃了较干硬食物后要增加喝水量;饭前半小时之内不要喝水;运动后休息一会儿再喝水等。

(7)引导幼儿讨论、制定喝水规则,使幼儿愿意遵守喝水规则。

(8)与家长充分沟通,以保证幼儿在“最佳喝水时机”适量喝水,使幼儿逐步养成在“最佳喝水时机”及时喝水的习惯。

(三)从托小、中大班对幼儿园喝水环节的指导要点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幼儿园喝水环节的指导要点的理解。

1.喝水前准备工作(1)用具的准备(2)环境2.喝水过程指导(1)喝水组织(2)取水量3.喝水习惯培养(1)喝水习惯(2)喝水时机三、诊断分析喝水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一)通过讨论实际观摩的喝水常见问题,促使学生提炼幼儿园喝水常见问题相关经验提问:从“走园教学”的一日生活观摩中,能发现幼儿喝水环节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学生发言,表达想法。

教师简单小结:幼儿园喝水教师的常见问题。

问题1,喝水意识问题:幼儿不喜欢喝白开水,主动喝水意识淡薄问题2,喝水能力问题:幼儿使用口杯喝水有困难,不能根据自已的身体需要喝水问题3,喝水习惯问题:幼儿喜欢边喝边玩,秩序混乱(二)对三类常见问题进行逐一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的讨论问题1:在喝水的意识方面,幼儿不喜欢喝白开水,主动喝水意识淡薄1.原因分析不喜欢和白开水:一是幼儿天性喜欢甜味,果饮料、奶饮料,让孩子们爱不释“口”,以至于把人体最基本的对水的需要“抛掷脑后”;二是超市、广告中到处都充盈着各种美味香甜的饮料,直接刺激着孩子的视觉和味觉,让孩子们无法抵御这样的“诱惑”;三是家长对喝水的误解和溺爱,家长为了让幼儿喝上足量的水,选择让幼儿喝各种甜味饮料、果汁等各类“甜水”,在家中孩子们只要想喝饮料,经过一番哭闹、哀求一般都能如愿以偿,结果导致幼儿不喜欢喝白开水。

喝水意识弱:一是幼儿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在其他有趣的活动中,不能做到主动喝水;二是家长的包办代替。

2.应对措施:“行为指导活动,转变喝水观念”让孩子愿意喝水,而舍弃美味的饮料,那就必须让孩子认识到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和多喝饮料对身体的伤害,让他们自愿放弃喝饮料,而不是在成人的强制下舍弃各种饮品。

(1)通过多种途径让孩子认识到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种植区种上两盆黄豆,一盆不浇水,一盆每天浇水,几天以后,天天浇水的黄豆发芽了。

引导幼儿认识,黄豆有了水的滋润才会生长,其他植物也是有了水才会生长。

同样,人也需要水的滋润,小朋友只有每天喝到足够的水,才会健康成长。

播放相关碟片,让幼儿对比大沙漠和森林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认识到大沙漠中因为缺少水,几乎没有植物生长、动物也少得可怜,大森林中因为有足够水,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的种类也很多,进一步感知水对生命的重要性,萌发幼儿主动喝水的意识。

此外,教师通过音乐活动《嫩芽长出来了》、美术活动《芽苞苞》、故事《不爱喝水的明明》、健康活动《剧烈运动之后》等等,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认识,促使幼儿主动喝水。

(2)直观教学,让幼儿感知多喝饮料对身体的伤害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可以编写许多故事和小实验。

其中故事《小熊肚子疼》,让幼儿知道经常喝饮料对我们的肠胃消化不好,会让我们的小肚子疼疼的、痛痛的;《嗓子里的小虫虫》让孩子们知道如果我们少喝水或不喝水,就会引起身体不适,最直接的就是嗓子发炎;小实验《牙齿不见了》,是让孩子观察泡在可口可乐里的牙齿怎么不见了,让孩子知道多喝饮料会腐蚀我们的牙齿。

因幼儿年龄小,如果一味的说教,难以让孩子记住,而让孩子看到的真实画面、课件故事,才能让孩子铭记于心中。

(3)营造喝水的游戏氛围,让孩子爱上喝水孩子年龄越小,游戏氛围的营造就越重要。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创设“喝水角”,按班级孩子人数用纸折了郁金香,并把它们固定在墙上,每朵纸花上方贴一个孩子的照片。

或者彩色吸管作为“花蕊”,装在旁边的盒子里。

孩子每次喝完水,就可以从盒子里取出一根吸管花蕊,插进代表自己的那朵郁金香花瓣里。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喝水的积极性。

为了让孩子爱上喝水,还设法让白开水变得有吸引力。

可以切一些水果片放在幼儿的水杯里,如香蕉、草莓、柠檬等,让幼儿对白开水产生新鲜感,自然而然地爱上了喝水。

问题2:在喝水能力方面,幼儿使用口杯喝水有困难,不能根据自已的身体需要喝水1.问题与诊断幼儿使用口杯喝水有困难,其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较差,动作反应较慢,不能很好地控制手部动作;二是幼儿注意力不够集中,接水时与同伴聊天或东张西望;三是与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很多幼儿在家喝水时都是由成人哄着喝、骗着喝、喂着喝,有的甚至从小就用奶瓶、吸管来喝水,一直延续到上幼儿园。

幼儿不能根据自已的身体需要喝水,其主要是因为幼儿的健康意识还比较淡薄,不能及时关注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对喝水常识缺乏了解,而且习惯依赖于成人的提醒。

2.应对措施(1)运用示范、模仿练习,帮助幼儿较快掌握正确接水、使用口杯喝水的方法与要领,顺利解决喝水技能方面的问题。

案例活动《接水喽》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多数幼儿能够独立地接水、喝水,逐渐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但由于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个别幼儿还不会吞咽稍多的水量,只能用吸管慢慢吸水喝,而不会用口杯喝水。

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个别关注,并积极采取具体策略,通过家园共育,使幼儿的良好喝水行为得以巩固。

(2)引导孩子接适量的水为了引导孩子喝适量的水,可以在饮水机后面的背景墙上贴了三幅喝水示意图。

第一幅图画的是没有花朵的枯枝和一只只盛着少量水的杯子,提示孩子如果只喝一点点水,身体也会像那些植物一样枯萎。

第二幅图画的是带着伤心表情的花朵和一只满得快溢出来的水杯,提示孩子水不能接得太满,以免水洒出来。

第三幅图画的是一朵盛开着的微笑的花朵和一只盛着适量水的杯子。

此外,为了让幼儿容易掌控接水量,还可以在杯子外壁画了一条波浪形的刻度线,以提示他们接取适量的水。

简单的示意图和小小的波浪线让很多孩子在接水时学会了自觉对照,互相提醒。

(3)科学统计喝水量为使幼儿喝水量的统计更加科学、有代表性,教师可根据幼儿喝的杯数和每杯水的水量,以周为单位计算出幼儿每天的平均喝水量,指导幼儿比较自己每天的平均喝水量和科学喝水量之间的差距,并及时进行调整,如这一周自己的平均喝水量小于科学喝水量,下周就要多喝水。

同时,教师将“一天喝水记录表”和“喝水对比表"张贴到长廊的“科学喝水区”,使家长了解幼儿每天在园的喝水量及科学的喝水量,并根据记录相应调整幼儿晚上回家的喝水量。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科学喝水”操作台可作为一个主题活动来开展,在集中一段时间内,教师对幼儿的喝水行为及喝水记录情况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