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际交往礼仪
在我们中国的人际交往当中,你们知道要注意礼仪吗?下面是学
习啦为大家准备的中国人际交往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中国人际交往礼仪
1、不相信那些一见了你就夸奖歌颂个没完没了的人。
2、不相信那些动辄汇报谁谁谁在骂你的人。
3、不讨厌那些曾经公开地与你争论、批评你的人。
4、绝对不布置安排一些人去搜集旁人背后说了你一些什么。
5、绝对不在公开场合,尤其不能在自己的权力影响范围内,即
利用自己的权力或者影响召集一些人大谈旁人说了你什么。
6、不回答任何对于你个人的人身攻击。
7、一般不做自我辩护,但可以澄清一些观点、一些选择、一些
是非。
8、一时弄不清或背了黑锅没关系。
你还是你,他还是他。
一个
黑锅也背不起的人只能是弱者。
9、不随便拒绝人,也不随便答应人。
不许愿,不吊人家胃口,
不在无谓的事情上炫耀实力。
10、不急于表现自己,也不急于纠正旁人,再听一听,再看一看,再琢磨琢磨。
11、不在背后议论张长李短。
12、人际关系是双向的。
学人者人恒学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同时,说人者人恒说之,整人者
人恒整之,害人者人恒害之,耍人者人恒耍之,虚伪应付人者人恒
虚伪应付之。
13、绝对不接受煽动,不接受挑拨、绝对不因A的煽动而与B为敌,也不因B的煽动而向着A冲去。
14、在人际关系中永远不考虑从中捞取什么。
15、永远不要以为任何你接触的人比你傻比你笨比你容易上套。
16、对某人某事感到意外时,先从好处想想,可能他做这件事是为了帮助你,至少客观上对你无损,而千万不要立即以敌意设想旁人。
17、永远不与任何人包括对你最不友好的人纠缠。
你搞你的人际纠纷,我忙我的业务工作。
你搞纠纷的结果未必能怎样怎样,我搞
业务工作的结果很可能有一些成绩。
我的一切成绩都是对你的最好
回答,更是对友人的最大安慰。
18、寻找结合点、契合点,而不是只盯着矛盾分歧。
视不同意见的人为现实的诤友或候补诤友,而不是小气鬼般地见到意见不一的
人就如坐针毡。
19、永远不从个人利害的角度谈论与思考问题,永远不”我、我、我”与人争论,宁可把一切争执学理化而不是搞狗屎化个人化。
人际交往中的最佳距离
1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通常所说的“亲密无间”。
其近段在15cm以内,彼此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
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如拥抱、接吻等。
其远段在
15cm~44cm之间,表现为挽臂执手,促膝谈心等。
这一距离有非常
特定的场境和对象,一般属于私下情境,说悄悄话,或在贴心朋友、夫妻和情人之间。
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面前或一般的异性之间是
绝对禁止的,否则不仅不雅观,还会因为不行“礼”而引起另一方
的反感甚至冲突。
2个人距离
这在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表现为较少的直接身体接触。
一般近段在46cm~76cm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
远段在76cm~122cm之间,已有一臂之隔,恰恰可能的身体接触之外。
这一距离通常为人们在交往场合所接受,它有较大的开放性,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
3社交距离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的或礼节性的较正式关系。
近段在1畅2m~2畅1m之间,一般出现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的交往。
远段在2畅1m~3畅7m之间,往往表现为更加正式交往的关系。
一些有较高身份和地位的人往往通过一个特大办公桌的相隔与下属交谈。
这一距离大都是考虑到交往的正式性和庄重性。
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教授与学生间的论文答辩等,以增加一种庄重的气氛。
4公众距离
在这个空间中,人际间的直接沟通大大减少了。
其近段在3畅7m~7畅6m间,远段则在7畅6m以外。
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
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这个空间内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
在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