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课公开课说课稿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一课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1)

优质课公开课说课稿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一课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1)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
B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以及温度、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再从组织上理解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2.通过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及结果分析获得正确认识,体验科学认知过程
CH3COOH
CH3COO
H
CH3COOH
CH3COO
H
那不就是……………? 可逆过程
电离常数(K)——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
中所产生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 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K表示
CH3COOH
CH3COO
-
电离平衡常数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强弱电解质
实验铺垫
回顾旧知
图片导入新课
1. 强、弱电解质
(1)实验引入
说明
盐酸和醋酸的电离程度不同
推断:在水溶液中,盐酸易电离,醋酸较难电离
(2)图片展示
结论: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是不同的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 弱电解质的电离(以醋酸为例) 实验探究 电离是动态平衡的 溶于水后各粒子的浓度变化 各粒子浓度与时间关系图
+ H+
c( CH3COO-) . c( H+) K= c(CH3COOH)
K 的意义: K 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
探究实验:
向两支分别盛有0.1mol/L醋酸和饱和硼酸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等浓度Na2CO3溶液,观察现 象。
CH3COOH+Na2CO3=CH3COONa+H2O+CO2↑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大于第二步 电离,第二步电离远大于第三步电离. [结论]多元弱酸的酸性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弱电解质的电离
09级化本 申易
说教 材
说教 法
说学法
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程
教后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中的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的开篇, 是本章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从教 材的体系看,它在中学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 用。承前是指本节内容既是初中所学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 知识的深化,同时又是本书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应用、延伸 和拓展。启后是指弱电解质的电离是研究物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重 要环节,是学生后面学习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基础 和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
电离平衡的概念 及特征
υ υ υ
电离
υ
电离
=
υ ≠0
结合
电离平衡 平衡 结合
t
影响电离平衡的外在因素
化学平衡原理
[知识迁移]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 CH3COOH CH3COO- + H+
改变条件 反应方向 水 冰醋酸 HCl NaOH C(H+) C(Ac-) C(HAc)
Zn粒
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的电离平衡,并能简单分析 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 浓度、温度、外加物质对电 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 离平衡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
二、说教法 学的主体
教师
引导
1.设置疑问 2.充分利用插图和表格 3.调动学生积极性 4.利用多媒体课件 5.搭配实验操作
学生
第一课时:强、弱电解质的基本概念 第二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三、说学法
1.实验促进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教材中演示实验改 为学生实验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用先进的电脑动画将微观现象宏观化, 将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环环相扣,发散学生的思维, 使其一直处于思考状态,紧跟教师思路。
升温
电离平衡常数
与化学平衡类似,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叫做平衡常数(K)
实验探究
K值与弱电解质的酸碱性的关系 【K值越大,相应的弱酸(碱)的酸(碱)性越强】
以硫化氢为例
多元弱酸(碱)性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板书设计】
一、强弱电解质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看能否完全电离 2、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联系 (1)强电解质:强碱、强酸和多数盐; (2)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等。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
CH3COOH
CH3COO
-
+ H+
为例
2、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 (1)温度:升温促进电离 (2)浓度:增大弱电解质离子浓度,平衡逆移;反之正移。 (稀释促进电离 ) 三、科学视野——电离平衡常数(K)概述
【教学反思】
• 由于本节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比较抽象,为 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中安排了一些插图和表格, 使知识形象、生动,以引起学生兴趣,降低学习 的难度。本节最后设置的“讨论”题,有利于发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 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但学生对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问题很模糊,因而应该多选取一些实例加以 说明。教师用语也应更规范一些。
PH 大小
HCl与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
HCl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
CH3COOH 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
说明:HCl在水中完全电离 CH3COOH在水中部分电离
实验探究:
向盛有HCl的烧杯内加入少许NaCl晶体,在盛有醋酸的烧杯
内加入少许CH3COONa晶体,然后分别测其pH值,并与实 验2中测得pH值相对比。
实验步骤
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 加入2ml浓度都为1mol/L 的盐酸和醋酸,再同时分别 加入镁条(砂纸打磨),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浓度 为0.1mol/L的盐酸,然后用玻璃 棒蘸取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 色卡对比读出pH ,记录。 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浓度 为0.1mol/L的醋酸,然后用玻璃 棒蘸取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 色卡对比读出pH ,记录并与盐 酸的pH比较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