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_校核:__ 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 ____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写依据一、工程概况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依据第二章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一、项目组织机构二、项目经理部的人员组成三、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第三章施工部署及进度计划一、施工时间段段划分二、施工部署及进度计划三、单桩成桩作业工序四、施工进度计划的保障措施第四章施工准备一、施工总平面布置二、施工场地三通一平三、临建设施布设四、主要机械进场计划五、劳动力安排计划六、技术准备七、测量放线第五章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流程二、成孔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三、钢筋笼制安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四、成桩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五、凿桩头施工方案及时措施第六章冠梁、锚杆、喷砼施工一、测量放线二、土方开挖三、钢筋工程施工方法四、冠梁钢筋质量验收五、冠梁模板工程六、砼分项工程七、锚杆加固八、喷锚支护第七章基坑内排水综合处理一、降水施工技术措施二、明沟集水井排水施工方案第八章旋挖机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措施一、坍孔预防与处理措施二、孔斜预防与处理措施三、掉笼、浮笼事故预防与技术措施四、卡管、堵管事故预防与技术措施第九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确保质量的主要措施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二、质量检查程序和质量控制三、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第十章施工监测一、监测目的二、监测项目和监测数据三、监测点布局四、监测仪器性能五、监测基本要求六、监测频率七、检测质量保证措施第十一章安全文明生产保证体系及主要措施一、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主要措施二、文明施工主要措施第十二章环境保护保证措施一、防尘措施二、防噪音扰民措施三、废物控制处理措施第十三章基坑应急抢险预案一、组织机构和应急小组成员职责、联系方式二、应急小组成员职责三、可能的险情及针对性应急处理措施四、抢险物资准备第十四章支护竣工资料整理及归档一、施工质量管理、支护竣工验收综合资料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三、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资料四、施工图纸类资料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写依据一、工程概况xx位于xx,高99.9米,为框剪结构,属垅岗地貌,场区局部起伏较大,实测各勘点高程介于23.95-27.96米之间。
根据武汉地区基岩地质图,场区下伏基岩为下志留系泥岩。
场区范围内无全新活动断裂及其它不良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构造稳定。
根据XX给我公司提供的地勘报告分析,场区地层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可划分为以下七层:(1)杂填土,(2)粉质粘土(3)粘土(4)粉质粘土(5)强风化泥岩(6)泥岩破碎带(7)中风化泥岩1.基坑支护工程内容本基坑主要支护型式:AB.BC.CD.DE.AH.HG.GF七段为钻孔灌注排桩加一道混凝土冠梁支撑。
EF段为大放坡。
支护内容包括:放坡土钉挂网喷砼、支护桩、冠梁、桩间钢绞线挂网、喷砼、锚杆、钢围檩。
2、水文地质概况:拟建场地地下水为赋存于上部填土层中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由生活用水及大气降水补给,水量随季节变化,无统一自由水面。
勘察期间,测得场区上层滞水水位埋深为1.00—2.7m。
3、周围环境:东面方向(BE)基坑外侧6米外有一季节性排洪沟(平常细水长流,雷暴雨时有较大冲集洪水),沟底有大量淤泥堆积,需清淤换填,西面方向(AF)基坑外侧30米外有一已建应急中心楼,南面方向(EF)基坑外侧50米处有一冲集水塘,北面方向(AB)基坑外侧50米外与群英路相连。
此区间为低洼地,需换填大量土方。
4、本工程特点(1)本工程为两层地下室,基坑深度较深、自然地面与基坑底部最深处达14.4米,整体呈长方形,基坑底部长、宽为174.2米、86米,上层滞水等采用明排措施解决。
5、工程目标⑴质量等级:合格。
⑵目标工期:_80_天。
⑶安全目标:月轻伤事故<0.2%,重大伤亡:0% 。
⑷文明施工:按市级以上文明工地要求。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依据1、甲方提供的招标文件;2、相关规范、标准及文件。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12(4).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5)、《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4);(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适用于本工程的合同文件及有关的国家、部及湖北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法规文件等。
(8)、XX提供的基坑支护图纸。
(9)、武建科基坑【2015】162号文。
第二章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为组织好本次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安全圆满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决定成立“XX”承担该工程的施工任务。
一、项目组织机构(见下图)项目组织机构图二、项目经理部的人员组成为了将本项目经理部建设成为高效团队,搞好本工程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我公司拟组建如下项目部管理人员,见表。
主要管理人员表工程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情况表三、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项目经理岗位职责:⑴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自觉执行各种技术规范,全面贯彻GB/T19001-2000、GB/T24001-2004、GB/T28001-2001标准的要求。
对职工经常进行质量教育,树立质量至上意识、创优良工程意识,一切以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为前提开展工作。
⑵对工程施工实施全过程控制和领导,组织保证质量、工期、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措施的落实,对施工人员择优录用,严格岗位考核,奖勤罚懒。
⑶对参加工程施工人员进行遵纪守法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教育职工模范遵守社会治安、市容环卫整顿的各项规定,处理好同各有关管理部门的关系,教育职工重合同、守信誉、重质量、保安全,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和政治素质,使职工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搞好本工程施工。
⑷代表公司与建设单位、设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联系业务,并且密切配合他们工作,以便共同提高施工质量,妥善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
2、工程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1) 执行规程规范的各项技术要求,熟悉设计施工图的建筑概况、支护类型、桩体结构、锚杆尺寸、钢筋笼结构、桩砼、喷砼、冠梁砼标号、砼配合比、塌落度的设计要求,并根据设计要求和甲方进度要求编制施工图的工艺流程、施工计划、质量控制网络、进度计划网络以及制定成孔、钢筋笼加工、混凝土浇注、试块制作与养护等各项要求,保存好图纸、各种变更、通知、等原始资料。
按公司质量体系及相关要求做好现场工作。
(2) 负责开、竣工报告的编写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检查,做好过程质量控制,编写施工质量自检报告。
(3) 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并及时送检,做好材料标识和检验控制,保证工程所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质量记录。
(4) 根据规划部门的建筑红线坐标、高程,组织测量人员共同设立施工的控制系统,建造牢固明显的控制标志,妥善保存坐标、高程控制资料,准确的组织实施桩位定点。
(5) 熟悉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并根据地层情况,对桩孔施工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
依据设计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提出各工序施工质量控制内容及要求。
(6) 下达钻孔施工记录表、钻孔深度要求、砼浇注记录表和保管各项施工原始记录,编制施工技术参数一览表,编制工程报告书。
(7) 负责支护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绘制测量桩位竣工图、桩头标高、桩位偏差、钢筋笼顶标高及锚杆、挂网喷砼、冠梁等资料,根据施工质量的评定标准和评审各项规定,整理送审资料,对口联系质检部门评定施工质量等级。
(8) 经常抽查检验钢筋笼的加工情况,检查主筋长度、箍筋间距、主筋调直与间距,使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 质量工程师岗位职责:(1) 认真学习各种施工技术规范,熟悉掌握规范、设计施工图、支护类型、桩体结构、锚杆、喷砼、冠梁、钢筋笼结构、砼标号、砼配合比、塌落度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并根据要求对每道工序跟踪检查,填写完成各种检查验收表格,做好各种质量记录。
(2) 根据工程技术负责人、测量工程师下达的钻孔通知单,对终孔深度进行验收,并请建设单位代表、质检部门进一步验收,同时记录沉渣厚度。
(3) 钻孔验收合格后,按照钢筋笼结构尺寸和测量人员下达的钢筋笼标高,检查钢筋笼质量和安置位置及固定措施,检查和核对导管长度、安置高低、隔水球位置、实测孔深。
(4) 浇注中应经常检查钢筋笼是否上浮与下沉,检查导管尺寸和埋深,防止埋深过大卡管和埋深过浅断桩。
(5) 检查试块制作的选料标准和正确测量砼塌落度。
(6) 检查钻机移位对其它钻机施工设备、人员和工作环境的影响,以防止钻架倾倒,造成事故。
(7) 检查各钻机的电器、线路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电工更换。
4. 测量工程师岗位职责:(1) 熟悉钻孔平面图、基础的轴线位置及技术要求,熟悉规划部门的建筑红线、坐标、高程数据,在测点放线前,建立与建筑物轴线相关的测量控制系统,注意保存测量放线成果,并对控制点进行保护。
(2) 根据设计对桩位进行统一编号,实施桩位放点时,要建立明显标志,放点后,请建设单位、质检部门进行验线验点签证。
(3) 指导钻机对中就位,当遇点位标志不清,应及时进行复查。
对钻孔中进行垂直度检查,以保证钻机天轮、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同心。
(4) 参加施工质量自检,填写桩位偏差、桩顶标高、钢筋笼顶标高验收报表。
(5) 配合质量工程师验收钻孔深度,孔内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并请甲方代表或监里工程师进行中间验收并签字认可。
5. 施工员岗位职责:(1) 严格、认真的执行国家现行规程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坚决贯彻《深基坑支护专项方案》有关工程质量、工期及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规定。
(2) 组织好施工现场的生产,组织指挥好现场各工序间的衔接,保证现场施工工作正常运转。
(3) 组织好各道工序施工的自检和验收工作,不间断地对各作业面进行跟踪检查、监督。
以保证作业面内各工序间的衔接。
(4) 搞好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用电安全。
在钻机安装移位和施工时要特别注意相邻各用电装置的安全,避免碰撞或碾压。
各种电器要有防潮、防雨保护装置,线路架设要离地,检修各种设备要切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
(5) 建立生产日志记录制度,详细记录生产施工中各种变化、变更和措施的执行情况以及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情况等。
(6) 组织好施工人员的劳动组合和施工设备调配工作,严格岗位责任制,使各岗位、各工种、各工序之间协调一致,各负其责,检查督促设备管理人员,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使设备处于完好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