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套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套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三)试题库(籍成山老师录入)第一部分填空题1.隋代文学的作者,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来自北朝的旧臣,如卢思道、杨素、等;二是来自南朝的文人,如、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

2.卢思道(约530—582),主要生活在北朝。

他的诗曾得庾信的赞美。

《》是他的代表作。

3.杨素是隋朝的开国重臣,亲历征战,对边塞风霜行役的军旅生活体验尤深,在诗中表现得更为真切。

代表作是《》其二。

4.薛道衡(539—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荣河县北)人。

他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

《》是他的最著名的作品。

他还有一首著名的小诗《》。

5.隋代的边塞诗,以杨素的《》最为著名。

6.初唐文学的时段一般是指:高祖元年(618)――玄宗初年(713)约为百年。

7.明代人在《》中把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8.王绩(589~744)的诗歌创作,是其冷眼旁观世事时化解心中不平的方式,创造出一种宁静淡泊而又朴厚疏野的诗歌境界。

代表作《》,有一种朴素美。

9.通过自己的实践把已经成熟的格律形式肯定下来的初唐诗人是和。

10.沈佺期、宋之问被贬逐以后所作以及非宫廷应制之作也有佳篇。

如沈佺期的《》,宋之问的《》、《》。

11.卢照邻的七古巨制《》,是初唐诗人以骈赋特点改造歌行体,实现诗体革新的范例。

1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联,出自刘希夷的《》一诗。

13.“晴川历历汉阳树,”是盛唐诗人《》的名句。

14.补足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句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5.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

16.“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是《》中的诗句。

17.王维前期也写了一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代表作是《》。

18.王维后期诗中最为人们称道的《》绝句。

19.李白用“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美唐代诗人。

20.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小谢”指。

21.杜甫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见于《》一诗。

22.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

23.杜诗的多样风格中,最具特征性的是杜甫自道的“”。

24.杜甫的《》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

2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一诗中。

26.元结《》写于天宝十载,是盛唐时较早的新乐府诗。

27.根据《诗经》的讽谕精神写了《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都是讽刺劝戒之作,其中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的。

28.钱起《》颇为前人称道。

末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29.卢纶《》两首最为有名:“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0.大历至贞元,以、为首的山水诗人,诗学盛唐王维、孟浩然,但同源异流,“自成一家”;以、为代表的边塞诗人,颇得盛唐风格,七绝成就十分卓著。

31.李益的边塞诗多写于建中、贞元时期。

主要抒写战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

代表作是《》、《从军北征》等,这些诗里已经没有盛唐边塞诗那种乐观豪放的情调。

32.在中唐诗坛上,占有相当地位的是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形成了一种不同凡响的的诗风。

33.贾岛和孟郊同以“”著名,后人以“”并称。

34.姚合与贾岛诗风接近,时有“姚贾”之称,姚合的代表作是《》三十首。

35.白居易的政治生涯和诗歌创作大体上可依此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为分界线。

36.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

他曾将自己五十一岁以前写的一千三百多首诗编为四类:一、二、三、四。

四类中,价值最高,他本人也最重视的是第一类讽谕诗。

其中《》五十首、《》十首是代表作。

37.白居易晚年又曾将五十一岁以后的诗只从形式上分为“”和“”两类。

38.白居易讽谕诗外,值得着重提出的是感伤诗中的两篇叙事长诗:《》和《》。

39.除乐府诗外,元稹的悼亡诗《》七律三首也很有名。

小诗《》,也写得含蓄有味。

40.张籍与王建的乐府诗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颇为相似,故并称“”。

41.王建的《》一百首很有名,但价值不高。

42.自创新题始于杜甫,但有意识地以“新题乐府”为标榜和传统的古题乐府区别开来的,?却是第一个。

他曾一气写出《》二十首,一字不传。

43.?的《》诗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至今传诵不息。

44.从太和、开成之后到唐亡的七八十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

45.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在各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

46.晚唐后期出现了一些继承新乐府运动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主要作家有、、杜荀鹤。

他们的诗,批判锋芒相当尖锐,但才力学力不及中唐新乐府诗人。

47.皮日休的富于思想性的诗和散文都是在举进士之前写的。

收在咸通七年自编的《》里。

48.?的《伤田家》可以和的《悯农诗》并传千古。

49.杜荀鹤更多的诗是描写农民的悲惨命运,如《》、《乱后逢村叟》、《》。

50.陆龟蒙,字鲁望,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举进士不弟,隐居松江甫里。

著有《笠泽丛书》、《》。

51.僖宗中和三年(883),韦庄因为应科举,居京洛一带,目睹耳闻黄巢入长安前后的情事,写成长篇叙事诗《》52.晚唐作家将自己的小说集名之曰《传奇》。

53.初盛唐阶段的传奇代表作有《》、《》、《》。

54.一般认为词起源于民间,时间可推源于代。

55.现能见到的唐代最早的民间词,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敦煌鸣沙山第二二八窟发现的曲子词,近人王重民整理了《》。

56.中唐前后,由于民间词的广泛流传,一部分比较接近人民的诗人开始了词的创作。

在唐代文人词中,张志和、刘长卿、韦应物是较早的作家。

57.冯延巳(904—960),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曾官至中主朝宰相。

遗有《》,留词一百多首。

其中《》十几首向来认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

58.李璟遗词四首,比较著名的是那首《》(菡萏香销翠叶残),内容还是离愁别恨,但境界更阔大,感慨也更深沉了。

59.补足下面的词句:“细雨梦回鸡塞远,。

”60.61.宋代文学是指公元年北宋建国至年南宋灭亡有宋一代所发生的文学现象。

62.李昉(925-996)宋代著名学者。

由五代入宋。

主编了三部巨著:《太平御览》、《太平广记》、《》。

有文集五卷,已失传。

代表作《》。

63.徐铉(917-992),诗平易浅切,真率自然,不押险韵,不用奇字,颇近白居易诗风。

代表作有《贬官秦州出城作》、《送王四十五归东都》、《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64.宋初香山体诗派成就最高的是,他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以《》和《》两首最为著名65.宋初晚唐体诗派成就最高的是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是他的《》一诗中的名句。

66.晚唐体诗人中身份迥异的是(961-1023)。

由于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所以成了晚唐体的盟主。

《春日登楼怀归》、《柳》、《书河上亭壁》是他的代表作。

67.梅尧臣与、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

今人有《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存诗达二千八百多首。

68.欧阳修《六一诗话》记有梅尧臣的一段名言:“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指诗歌要有意境韵味。

69.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重要作家,与欧阳修、梅尧臣友善并齐名,时称“欧苏”或“苏梅”。

70.元初在《》中总结了江西诗派的源流体系,提出“一祖三宗”之说。

“一祖”指,“三宗”指、、。

71.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

72.王安石罢相退隐后所作抒情写景小诗,新颖别致,炉火纯青,前人称之为“”73.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谥元献。

有《》,存词130余首。

74.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他的词收在《六一词》和《》中的有二百多首。

75.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

范仲淹的词今只存首,气象阔大,格调高迈,沉郁苍凉,在北宋前期词坛独放异彩。

76.张先在北宋前期是创作较为丰富的词家。

他的词在内容上主要还是写男女情爱和诗酒交欢的生活情趣,在语言上比较华艳,注意雕琢字句。

他善于写“影”,如“云破月来花弄影”。

人称“”。

77.柳永的词集为《》,有近二百首词传世。

78.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与其父合称“二晏”。

有《》存词260首。

79.秦观(1049-1100),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

有《》,存词一百余首。

80.贺铸(1052─1125),字方回,词集有《》传世。

《》(凌波不过横塘路)一词最为传颂。

81.周邦彦(1059─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宋徽宗时召为大晟府提举,负责审定音律,制乐谱曲。

词集有《》传世。

82.李清照(1084─1151?)济南人,自号易安居士。

有多方面文学才能,以词成就最高,《漱玉集》收词七十余首,几篇篇佳美,为一大家。

83.南宋前期词坛,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词人,这些词人有、张孝祥和一批爱国将领,如、赵鼎、岳飞等人。

84.张元干(1091—1175),字仲宗,长乐(今福建长乐县)人。

词集有《》传世。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两首《贺新郎·》和《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85.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乌江(今安徽和县)人。

虽因反对和议屡遭贬谪,但高风亮节始终如一。

词集有《》传世。

86.岳飞(1101—1141),不以词名,偶一为之,悲壮感人,今传词三首。

其《》传颂千古。

87.南宋初期词坛,除上述豪放悲慨的一派词人以外,同时还有一些作家也忧时伤乱。

但因为他们无力改变现实,于是寓愤懑于放达,寄情山水,落拓不羁。

他们的词风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一种颓唐的情绪。

此派词人以最为典型。

88.朱敦儒(1080?—1175?),字希真,洛阳人。

有词集《》传世。

89.陈亮(1143—1194),字同甫。

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

词集有《》传世。

90.刘过(1154—1206),字改之。

江湖派诗人。

亦工于词,词集有《》传世。

91.刘克庄(1187—1267),字潜夫。

词集有《》传世。

92.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

词集有《》传世。

93.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他终身布衣,以卓越的艺术才能知名于世。

词集有《》传世94.史达祖,生卒年不详,字邦卿。

词集有《》传世。

95.吴文英(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

词集有《》传世。

96.由姜夔开创的风雅词到了南宋灭亡前后有周密、王沂孙、等承传接响。

97.陆游自幼就好学,十七八岁时便有了诗名,大约二十五岁左右,又从学诗,确定了他的诗歌的爱国主义基调,并进一步冲破了的樊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