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虽有佳肴》复习知识点总结

《虽有佳肴》复习知识点总结

虽有佳肴
一、准确朗读: 虽suī有yǒu 佳肴jiāyáo
,弗f ú食shí,不知b ùz h ī/其q í旨zhǐ也y ě;虽suī有yǒu 至zhì道dào ,弗f ú学xué,不知b ùz h ī/其q í善shàn 也y ě。

是shì故g ù/学xué/然后ránhòu 知zhī不足b ùz ú,教jiào /然后ránhòu 知zhī困kùn。

知zhī不足b ùz ú,然后ránhòu /能néng 自反z ìf ǎn 也y ě;知zhī困kùn ,然后ránhòu /能néng 自强zìqiáng 也y ě。

故g ù曰yuē:教jiào 学xué/相xiāng 长cháng 也y ě。

《兑
duì命mìng 》曰yuē:“学xué学xué半bàn 。

”其q í/此c ǐ之zhī谓wèi 乎h ū?
二、准确翻译:
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字词解释:虽:即使; 佳肴:美味的菜; 弗:不 ; 食:吃 ; 其:它的 ; 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善:好;
原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字词解释:是故:所以 困:不通,理解不了;自反:反省自己;自强: 自我勉励;
强:勉励
原文:故曰:教学/相长也。

字词解释: 故:所以; 相长:互相促进
原文:《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字词解释:兑:通:“说” 指傅说; 曰:说; 学xi ào:教; 学:学习;
其:表示推测 “大概”; 此:这;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谓:说
三、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平常,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惑。

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更加努力的学习);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不倦的钻研,)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告诉了我们教学相长的道理。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答:开头运用类比手法,由“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引申到“即使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自然过渡到教与学的关系,为“教学相长”提供有力的论证
3、引用《兑命》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兑命》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道理,说明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性,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来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答: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
相成的。

五、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

比如尝
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

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六、字词归纳
1、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旨: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长: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E、然后能自强也强:古义:勉励。

今义:勉强。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旨: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善: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4、文言句式
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5、一词多义
A、学学学半:动词,教
学学半:动词,学习
B、其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
其此之谓乎:副词,表示推测
七、文学常识
1、本节选自《礼记·学礼》。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2、《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