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制定目的
为做好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防范处置工作,及时正确采取交通事故紧急应对措施,将事故损失及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特制订本预案。

二、工作目的
一是采取教育性原则,经常召开安全会议,不断强化安全教育,使驾驶员重视安全,按交通管理规章制度驾驶车辆。

二是预防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突发事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尽可能吧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三、工作职责
公司办公室按预案内容实施突发交通事故后的报告,对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配合公司及交通部门对突发事故协助进行调查。

四、预案内容
车辆必须配备消防器材、警示标志、防雾灯等应急设施。

加强专职驾驶员的培训考核,严格执行车辆驾驶规程、遵守各项交通安全法规,加强车辆的技术状况检查及维护保养,把交通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新驾驶员,如从事驾驶工作不满一年的,不能单独驾车。

驾驶人员必须自觉参加交通安全活动。

专职驾驶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体检,对生理上不再适合从事驾驶工作的人员进行转岗。

公司所属车辆,必须由专职驾驶员驾驶。

专职驾驶员不准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相符合的车辆。

严禁无证人员驾驶车辆。

严禁酒后驾车,在患病妨碍安全行车的疾病或过度疲劳时,不准驾驶车辆。

驾驶员在驾车前和驾车中不得服用有碍安全行车的药物。

如镇静、催眠、镇痛、抗高血压、抗过敏、镇咳、止咳等药物。

在雨、雪和大雾等恶劣天气下行车,必须减速行驶。

当能见度小于50米时,非紧急情况下任何车辆不准外出。

凡驾驶室内配有安全带的车辆,驾驶员在驾驶车时必须扎上安全带,副驾驶座位和后座由安全带的(轿车、皮卡和其他客车),驾驶员应要求乘员扎上安全带。

应定期对机械维护保养、维修情况以及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行驶系统、灯光信号系统进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提出整改意见并复查关闭。

按国家规定达到报废标准及维修费用过高并不能保证安全行车的机动车辆,必须停止使用,按报废程序审批报废。

发生交通事故时,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迅速向当地交警部门报案,同时向单位领导报告情况。

驾驶员发生了交通事故后,必须立即停车,在车后设置警示标志,并开启警告危险信号灯,夜间还必须开启示宽灯和尾灯,严禁逃离现场。

交通事故引起车辆火灾时,应坚持救人重于灭火的原则,坚持“先控制、后消灭”
的准则,及时向火警“119”报告,通过过往车辆驾驶员和其他人员的协助,力争将损失降低最低限度。

五、事故调查
1、应迅速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车辆及伤亡情况报当地交警部门和本
单位领导,便于事故处理。

2、公司接到驾驶员报案后,应立即通知专职安全员去现场配合交通管理部
门处理事故。

重大事故应向公司经理汇报情况。

3、配合交通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及调查工作。

调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记录,
形成书面报告。

4、向经理报告事故处理结果。

对违反本预案,不履行应急救援工作的,发
布假消息的,不服从应急救援指挥的人员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