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匆匆
一、预习作业导入:
1.计算自己渡过了多少个时日:4267 4689
2.老师也很好奇,昨晚被课的时候也算了一算,老师有点懒,用手机软件
算的精确时间:10232.04天
老师觉得这个时间也就一两千,没想到这么大一个数字,默默里,一万多个日子已经从我的手中溜去。
我躺在床上,时间便会从我的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
等我早上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这样一闭一睁,一
天就过去了,嚎~ 匆匆(板书)
二、作者:分享
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4年《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初二课文)。
后来出版散文《春》(初一课文),《匆匆》写于1943年,《荷塘月色》(高二课文)
人物评价: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
三、整体感知:
1.师范读:思考你从这篇课文中听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同学自告奋勇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从课文中听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对时间的珍惜、后悔、懊悔、无奈、忧伤、叹息)
补充:“回忆”。
老师读这篇课文的时候,眼前浮现的是一个坐在夕阳中的
对自己逝去的岁月无比伤感和怀念的人。
3.课文的题目是《匆匆》,你觉得在课文中最能体现匆匆的句子或字、词是
什么,把它找出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问学生这是写的什么东西的匆匆。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排比
(2)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引起下文
(3)请你仿写一个句子。
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叶子黄了,有再绿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
风儿停了,有再吹的时候;朋友散了,有再聚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起的时候;
(4)作者用(燕子去了有再来时;杨柳枯了有再青时;桃花谢了有再开时)等自然迹象的更替,来说明(时光的飞逝),反思自己(八千个日子)的匆匆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和对已逝时光的(留恋)和(惋惜)之情。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的排比,描写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洗手、吃饭、默默),具体刻画时光飞逝的(匆匆),最后作者用(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一句,表达了对自身的反省和勉励。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作业:找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