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粉料特性常见指标粉料特性常见指标一.目数目数越大,说明物料粒度越细;目数越小,说明物料粒度越大。
筛分粒度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以 1 英寸(25.4mm)宽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示,因而称之为目数。
各国标准筛的规格不尽相同,常用的泰勒制是以每英寸长的孔数为筛号,称为目。
例如 100 目的筛子表示每英寸筛网上有 100 个筛孔。
二.粒度颗粒的大小。
通常球体颗粒的粒度用直径表示,立方体颗粒的粒度用边长表示。
对不规则的矿物颗粒,可将与矿物颗粒有相同行为的某一球体直径作为该颗粒的等效直径。
实验室常用的测定物料粒度组成的方法有筛析法、水析法和显微镜法。
①筛析法,用于测定 250~0.038mm 的物料粒度。
实验室标准套筛的测定范围为 6~0.038mm;②水析法,以颗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确定颗粒的粒度,用于测定小于 0.074mm 物料的粒度;③显微镜法,能逐个测定颗粒的投影面积,以确定颗粒的粒度,光学显微镜的测定范围为 150~0.4m,电子显微镜的测定下限粒度可达 0.001m 或更小。
1 / 11常用的粒度分析仪有激光粒度分析仪、超声粒度分析仪、消光法光学沉积仪及 X 射线沉积仪等。
三.差角休止角与崩溃角之差称为差角。
差角越大,粉体的流动性与喷流性越强。
d=休止角 r-崩溃角 f 四.均齐度用粒度测试仪测出 D60和 D10,用下式计算均齐度:均齐度=D60/D10 五.压缩度同一试样的振实密度与松装密度之差与振实密度之比为压缩率。
压缩度越小,粉料流动性越好。
Cp=(pp-pa) /pp*100% 式中, Pp:振实密度 Pa:松装密度六.休止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静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叫做休止角。
它是通过特定方式使粉体自然下落到特定平台上形成的。
休止角对粉料的流动性影响最大,休止角越小,粉料的流动性越好。
休止角也称安息角、自然坡度角等。
测定方法:(1)注入法:微粒物料由漏斗流出落于平面上形成圆锥体,铝底角即为休止角。
(2)排出法:---------------------------------------------------------------最新资料推荐------------------------------------------------------ 散粒物料从容器底部排豁口排出,待物料停止流动后物料倾斜面与底乎面曲夹角即为休止角。
(3)倾斜法:将装有 1/3 散粒物料的长方形容器倾斜或将圆筒形容器波动,静止后物料表面所形成的角度为休止角,休止角采用注入法测定,装置如图给定底直径 D,分别测量 H,则休止角 a=arctg(2H/D)。
影响因素:(1)形状:粒子愈接近于球形,其休止角愈小。
(2)尺寸:对于同一种物料,粒径愈小休止角愈大。
这是由于越细小粉粒间的相互粘附力越大。
(3)含水率: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大等有关。
这是因为每个粒子被潮湿的表层包围,使其内摩按力和粒子间粘附作用增加。
(4)堆放条件:如果对物料进行振动,则休止角减小。
r=(r1+r2+r3) /3 r1、 r2、 r3代表三个不同方向的值七.崩溃角给测量休止角的堆积粉料以一定的冲击,使其表面崩溃后圆锥体的底角称为崩溃角。
3 / 11f=(f1+f2+f3) /3 f1、 f2、 f3代表振动三次,三个不同方向的值八.平板角将埋在粉体中平板向上垂直提起,粉体在平板上的自由表面(斜面)和平板之间的夹角的平均值称为平板角。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平板角是以平板提起后的角度和平板受到冲击后除掉不稳定粉体的角度的平均值来表示的。
平板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强。
一般地,平板角大雨休止角。
s=(s1+s2) /2 s1、 s2:分别为一、二次从不同三个方向测量的平均值九.分散度粉体在空气中分散的难易程度称为分散度。
分散度与试样的分散性、漂浮兴和飞溅性有关。
若分散度超过 50%,说明该试样具有很强的飞溅倾向。
测量方法:将 10g 试样从一定高度落下后,测量接料盘外试样占总量的百分比。
Ds=(10-m) /10*100% 十.空隙率空隙率是指粉体中空隙占整个粉体体积的百分比。
空隙率因粉体的粒子形状、排列结构、粒径等因素不同而变化。
颗粒为球形时,粉体空隙率为 40%左右;颗粒为超细或不规则形状时,粉体空隙率为70-80%左右。
十一.松装密度粉末在规定条件下自由充满标准容器后所---------------------------------------------------------------最新资料推荐------------------------------------------------------ 测得的堆积密度,即粉末松散填装时单位体积的质量,以 g/cm3表示,是粉末的一种工艺性能。
松装密度是粉末多种性能的综合体现,对粉末冶金机械零件生产工艺的稳定,以及产品质量的控制都是很重要的,也是模具设计的依据。
粉末松装密度的测量方法有 3 种:漏斗法;斯柯特容量计法;振动漏斗法。
(1)漏斗法。
粉末从漏斗孔按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充满杯子。
(2)斯柯特容量计法。
是把粉末放入上部组合漏斗的筛网上,自由或靠外力流入布料箱,交替经过布料箱中 4 块倾斜角为 25。
的玻璃板和方形漏斗,最后从漏斗孔按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充满杯子。
(3)振动漏斗法。
是将粉末装入带有振动装置的漏斗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振动,粉末借助于振动,从漏斗孔按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充满杯子。
对于在特定条件下能自由流动的粉末,采用漏斗法;对于非自由流动的粉末,采用后两种方法。
松装密度是粉末冶金机械零件压模设计的重要工艺参数,它直接决定阴模模腔的装粉高度。
5 / 11在生产中,为了保证制品密度的一致,必须要求粉末松装密度稳定。
影响粉末松装密度的因素很多,如粉末颗粒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及粒度分布等。
通常这些因素因粉末的制取方法及其工艺条件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别。
一般地说,粉末松装密度随颗粒尺寸的减小、颗粒非球状系数的增大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
粉末粒度组成对其松装密度的影响不是单值的,常由颗粒填充空隙和架桥两种作用来决定。
若以后者为主,则使粉末松装密度降低;若以前者为主,则使粉末松装密度提高。
为获得所需要的粉末松装密度值,除考虑以上的因素外,合理地分级合批也是可行的办法。
十二.振实密度振实密度是指在粉料装填在特定容器后,对容器进行振动,从而破坏粉体中的空隙,使粉体处于充填状态后的密度。
粉末经过振实后的堆积密度,以 g/cm3表示。
该性能对粉末压制用模具的设计以及贮存和运输用贮罐或贮袋的设计都有指导作用,是粉末的一种工艺性能。
粉末振实密度相对于其松装密度增大的百分数,是粉末多种物理性能(如粉末粒度及其分布、颗粒形状及其表面粗糙度、比---------------------------------------------------------------最新资料推荐------------------------------------------------------ 表面积等)的综合体现。
十三.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
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
国标单位㎡/g.理想的非孔性物料只具有外表面积,如硅酸盐水泥、一些粘土矿物粉粒等;有孔和多孔物料具有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如石棉纤维、岩(矿)棉、硅藻土等。
测定方法有容积吸附法、重量吸附法、流动吸附法、透气法、气体附着法等。
比表面积是评价催化剂、吸附剂及其他多孔物质如石棉、矿棉、硅藻土及粘土类矿物工业利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石棉比表面积的大小,对它的热学性质、吸附能力、化学稳定性、开棉程度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测量:固体有一定的几何外形,借通常的仪器和计算可求得其表面积。
但粉末或多孔性物质表面积的测定较困难,它们不仅具有不规则的外表面,还有复杂的内表面。
通常称 1g 固体所占有的总表面积为该物质的比表面积 S (specific surface area,㎡/g)。
多孔物比表面积的测量,无论在科研还是工业生产中都具有十7 / 11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比表面积大、活性大的多孔物,吸附能力强。
测定比表面积方法有气体吸附法和溶液吸附法两类。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方法提要:比表面积测试方法主要分连续流动法(即动态法)和静态容量法。
动态法:动态法是将待测粉体样品装在 U 型的样品管内,使含有一定比例吸附质的混合气体流过样品,根据吸附前后气体浓度变化来确定被测样品对吸附质分子(N2)的吸附量;静态法根据确定吸附吸附量方法的不同分为重量法和容量法;重量法是根据吸附前后样品重量变化来确定被测样品对吸附质分子(N2)的吸附量,由于分辨率低、准确度差、对设备要求很高等缺陷已很少使用;容量法是将待测粉体样品装在一定体积的一段封闭的试管状样品管内,向样品管内注入一定压力的吸附质气体,根据吸附前后的压力或重量变化来确定被测样品对吸附质分子(N2)的吸附量。
动态法和静态法的目的都是确定吸附质气体的吸附量。
吸附质气体的吸附量确定后,就可以由该吸附质分子的吸附量来计算待测粉体的比表面了。
由吸附量来计算比表面的理论很多,如朗格缪尔吸附理论、 BET吸附理论、统计吸附层厚度法吸附理论等。
其中 BET 理论在比表面计算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实际值吻---------------------------------------------------------------最新资料推荐------------------------------------------------------ 合较好,被比较广泛的应用于比表面测试,通过 BET 理论计算得到的比表面又叫 BET 比表面。
统计吸附层厚度法主要用于计算外比表面;动态法仪器中有种常用的原理有直接对比法和多点 BET 法。
(1)动态法之直接对比法:直接对比法,国外此种方法的仪器叫做直读比表面仪。
该方法测试的原理是用已知比表面的标准样品作为参照,来确定未知待测样品相对标准样品的吸附量,从而通过比例运算求得待测样品比表面积。
以使用氮吸附 BET 比表面标准样品为例,该方法的依据是有 2 个:一、BET 理论的假设之一在吸附一层之后的吸附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相当于吸附质分子液化热,也就是和粉体本身无关;二、在相同氮气分压(5%-30%)、相同液氮温度条件下,吸附层厚度一致;这就是以直接对比法所得出的比表面值与 BET 多点法得到的值一致性较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