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交换机标准堆叠实验一、 实验目的1、了解取消堆叠的方法;2、熟练掌握标准堆叠的实现方法。
二、 应用环境堆叠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技术,堆叠与级联都可以实现网络端口密度的扩充,扩充之后,堆叠组的所有设备都可以通过一个控制端口进行管理,堆叠组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看成一台设备;而级联的设备从管理上依然是各个独立的设备,必须进行独立控制。
由于堆叠线缆的限制,堆叠组的设备必须安装在紧邻的位置,一般不超过一个机柜,这样才能保证一定的堆叠带宽。
因此在区域信息点数密集的场所,譬如:机房、实验室、网吧等在接入交换机的选择上都优先选择可堆叠交换机,使用堆叠技术进行端口密度扩充。
标准堆叠也是堆叠的一种方式,和经济堆叠相比,堆叠带宽较大,费用比经济堆叠高,满足高性能堆叠的需求。
标准堆叠提供了堆叠冗余,当有一条线路出现问题的时候,堆叠组重新启动后仍然可以保持堆叠状态。
三、 实验设备1、DCS-3926S交换机3台2、堆叠模块4-6个3、标准堆叠线缆3根或者经济堆叠线缆6根4、PC机2台5、Console线1-3根四、 实验拓扑和经济堆叠不同,标准堆叠中间的交换机必须使用两个堆叠模块,第一台交换机和最后一台交换机可以只安装一个堆叠模块。
那么此时堆叠组不提供冗余。
如果也安装两个,那么就成为图中虚线的部分,这两条虚线代表标准堆叠组的冗余部分。
五、 实验要求1、按照拓扑图连接网络;2、交换机A的管理IP为192.168.1.11/24,标示符为DCS-3926S-A;3、交换机B的管理IP为192.168.1.22/24,标示符为DCS-3926S-B;4、交换机C的管理IP为192.168.1.33/24,标示符为DCS-3926S-C;5、PC1网卡的IP地址为192.168.1.101/24;6、PC2网卡的IP地址为192.168.1.102/24;7、堆叠成功后,处在不同交换机的两台PC之间可以ping通。
六、 实验步骤第一步:交换机全部恢复出厂设置,取消原来配置的堆叠信息。
在MASTER交换机中取消堆叠配置DCS-3926S-A(Config)#stacking disablePlease reload to take effectDCS-3926S-A(Config)#exitDCS-3926S-A#reload按照拓扑图正确连线后,虚线也连接,三台交换机的M1、M2灯应该是橙色常亮,link 和act灯不亮,Power灯和D./M./S.灯绿色常亮。
第一次ping命令验证:1、PC1 ping 192.168.1.11 ,通。
2、PC2 ping 192.168.1.33 ,通。
3、PC1 ping PC2 ,不通。
第二步:配置交换机标准堆叠。
交换机A:DCS-3926S-A#configDCS-3926S-A(Config)#stacking enable duplex interface ethernet0/1/1interface ethernet 0/2/1All running configuration except those on stacking interface will be saved...Please reload to take effectDCS-3926S-A(Config)#stacking priority 80 !设置该交换机的优先级,缺省是50 Please reload to take effect验证配置DCS-3926S-A#show stackingStand alone modeRunning:Mode: stacking disabledFlash config:Priority: 50Port: Ethernet0/1/1 Ethernet0/2/1DCS-3926S-A#交换机B和交换机C的配置:switch(Config)#stacking enable duplex interface ethernet 0/1/1 interface ethernet 0/2/1All running configuration except those on stacking interface will be saved...Please reload to take effectswitch(Config)#验证配置switch#show stackingStand alone modeRunning:Mode: stacking disabledFlash config:Mode: duplexPriority: 50Port: Ethernet0/1/1 Ethernet0/2/1第三步:重新启动交换机A、B、C。
每台交换机都会自动再启动一次,互相发送堆叠信息,建立堆叠组。
分别察看各个交换机的标示符和管理IP。
交换机A:DCS-3926S-A#show stacking !标示符没有改变Running:Mode: duplex !标准堆叠Priority: 80 !优先级80Flash config:Mode: duplexPriority: 80Port: Ethernet0/1/1 Ethernet0/2/1DDP state : HB STATE, stack unit : 0Advertise: send 1, rcvd 2. Advertise ACK: send 0, rcvd 2Heart Beat: send 13, rcvd 0. Heart Beat ACK: send 0, rcvd 13Total number of switchs in stack : 3My switch ID : 0 (master is 0)……交换机B、C的显示类似:Slave1#show stacking !标示符已经改变Running:Mode: duplexFlash config:Mode: duplexPriority: 50Port: Ethernet0/1/1 Ethernet0/2/1DDP state : HB STATE, stack unit : 0Advertise: send 1, rcvd 2. Advertise ACK: send 2, rcvd 0Heart Beat: send 0, rcvd 12. Heart Beat ACK: send 12, rcvd 0Total number of switchs in stack : 3My switch ID : 1 (master is 0)……(省略下面显示)第四步:实验验证。
在堆叠组稳定之后,观察堆叠灯的状态,堆叠灯(D./M./S.)一直点亮的交换机就是MASTER,其他均为SLAVE。
第二次ping命令验证:1、PC1 ping 192.168.1.11 ,通。
2、PC2 ping 192.168.1.11 ,通。
3、PC1 ping PC2 ,通。
!本实验成功,堆叠组已经建立4、PC1 ping 192.168.1.33,不通。
5、PC2 ping 192.168.1.33,不通。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4、5不通。
第五步:验证冗余。
1、在PC1上使用ping 192.168.1.101 –t 命令2、将其中一根堆叠线拔掉,观察ping窗口和超级终端窗口现象3、堆叠组出现重新启动的现象,ping窗口会出现十多条“request time out”或“hardwareerror”或“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信息之后,又重新显示ping通的提示。
4、表明虽然有一根堆叠线出现故障,堆叠组在重新启动后会重新生成堆叠,提供了冗余。
5、再把拔掉的堆叠线插回原处,观察现象。
七、 注意事项和排错1、切忌带电插拔堆叠模块。
一定要先给交换机断电,然后再插拔堆叠模块。
2、在堆叠组稳定之后,在MASTER交换机上作set default命令取消不了堆叠,该命令的含义是对整个堆叠组作初始化。
3、堆叠组出现变化就会全部重新启动,属于正常现象。
4、堆叠交换机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所有配置参数必须通过MASTER进行分发,所有协议状态机都在MASTER上计算和维护。
SLAVE交换机接收到协议报文后,通过RDP 协议转发至MASTER交换机处理,MASTER交换机把计算结果分发至相关SLAVE交换机。
5、MASTER交换机把所有SLAVE交换机的物理端口均映射至MASTER的系统。
堆叠交换机的端口位置信息分为三段(如Ethernet1/0/5),第一段表示端口所在交换机的SWITCH ID,第二段表示端口所在插槽的位置,第三段表示端口所在的物理位置。
如端口Ethernet1/0/5表示,此端口为SLAVE 1的第一个端口插槽上的第五个端口在MASTER上的映射端口。
八、 配置序列略九、 共同思考如果按照标准堆叠的拓扑图连接硬件,而按照经济堆叠的方式配置交换机,会出现什么现象?十、 课后练习画出两台交换机堆叠的拓扑图,并对两台交换机进行堆叠操作。
十一、 相关配置命令详解debug stacking命令:debug stacking {rpc|ddp|rdp|mdp}no debug stacking {rpc|ddp|rdp|mdp}功能:打开堆叠的调试信息;本命令的no操作为关闭堆叠的调试信息。
参数:rpc为MASTE通过RPC(Remote Process Call)调用管理SLA VE交换机的运行状态;ddp为MASTER通过DDP(Duplex Discovery Protocol)监测Duplex堆叠组的拓扑状态;rdp为MASTER交换机和SLA VE交换机之间通过RDP(Reliable Datagram Protocol)进行通讯;mdp为MASTER通过MDP(Master Discovery Protocol)监测Simplex堆叠组的拓扑状态。
命令模式:特权用户配置模式使用指南:MASTER分发配置参数至SLA VE交换机时,首先把参数通过RPC协议封装为RPC报文格式,然后再调用RDP协议转发参数。
堆叠协议为每种参数设置了RPC ID,调试RPC信息,可以获知MASTER分发参数的执行状况;调试DDP信息,可以获知Duplex堆叠交换机发送和接收心跳报文的数量和时间;调试RDP信息,可以获知堆叠交换机发送RDP 报文的数量,以及接收到ACK报文的数量;调试MDP信息,可以获知Simplex堆叠交换机发送和接收心跳报文的数量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