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程学院
教学督导组工作制度
为了做好学校教学督导工作,根据学校《教学督导工作条例》的规定,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督导实践,制定本制度。
一、教学督导工作的基本思路
以较全面深入地对教学主要环节的检查督导为重点,兼顾进行其他一些专项督导活动;通过对全校教学运行状况重要的、基础性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反馈,实现对教、学、管方面的督导;为保持教学秩序稳定,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服务;为学校加强和完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立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服务。
二、教学督导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加强学习,主动更新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先进性,深刻领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熟练掌握并认真贯彻学校教学管理有关规章制度的内容要求。
2.明确教学督导性质,准确定位,通过深入教学一线发挥检查、督促、评估、指导和反馈信息作用,使督导工作更多地落实于查找和弥补教学和管理上的不足,发现值得弘扬的先进事例,发挥好教学督导特有的作用。
3.以导为主,督导并重,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4.坚持以人为本、以诚相待,讲究工作方法、讲究督导实效。
5.坚持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作风和精神。
三、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
1.教学督导工作主要内容包括9项,与《教学督导工作条例》规定9项职能相对应。
其中,听课、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考试等4个主要教学环节的督导和督导信息整理反馈共5项,属督导组自行组织的常规性工作;学校常规性教学检查、学校组织的一些专项检查、评估和指导工作等3项任务,属参与性的;自定的专项督导和接受学校交办的任务等2项,属随机性的工作内容。
2.每学期工作内容因实际需要不同将有一定变化,督导组要注意督导成员工作总量大体上保持平衡。
四、教学督导主要的工作制度
(一)分区小组制和教学单位联系人制
1.为方便开展工作,督导组分设三个区域小组,在统一组织下自主开展一
定范围的活动。
2.实行与教学单位联系人制,按学科专业相近原则督导组委托一位成员为教学单位联系人,负责与所联系单位的信息反馈交流和实践教学的检查督导。
每个教学单位必须有一位联系人,根据需要可增加辅助联系人配合第一联系人工作。
(二)覆盖率较高的课堂教学督导制
1.听课人数,一般应2人一起进行,每周听课6次,特殊情况不受此限。
2.听课对象,全组统一安排,时间由自己确定;听课不事先通知教师,听课后应与教师交换意见,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3.增强督导听课的针对性和分布均衡性,注意听新教师的课、教师新开的课、学生反应大的课、有特色的课;注意对不同教学单位、不同学科、专业听课的大体均衡。
4.听课评价,应按《课堂听课评价记实表》的评价指标和记实项目要求认真评价填写,并注意对标准和要求内涵认识的一致性。
(三)覆盖项目较多的实践教学督导制
1.校内集中周进行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教学项目,原则上都应检查督导,执行时可按达到80%掌握。
同专业年级开设的一种实践教学为1项。
2.集中周实践教学检查,分别由各教学单位联系人负责,检查时可以几个单位联合一起,也可单独地进行;各单位联系人应对《学期教学进程表》中所联系单位排出的实践教学项目做到心中有数,按时检查。
3.课内的实践教学,也应进行抽查,由听该门课的成员选定。
4.实践教学检查督导,应按相应的实践、实习和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标准,参照《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教学检查记录表》所列的“检查内容要点及要求”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价,并认真填写记录表;对发现的问题和拟提的建议,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或教学单位反馈,特殊问题还需向教务处或主管校长反映。
(四)全程跟踪的毕业设计(论文)督导制
1.各院系、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都要进行全程性系统跟踪式的检查督导,包括初期、中期、后期检查督导的连续;涉及选题、教师配备、开题、设计(论文)实施、成果评阅、成果答辩等环节和教学管理各方面以及教风、学风的全面系统检查督导。
2.毕业设计(论文)督导全组统一组织,由各单位联系人负责实施,可以
单独进行,也可以联合几个院系一起实施。
每周至少应到工作现场检查1次。
其中,不同阶段都要有较系统的检查督导;初期阶段,至少1次,中期至少2次,后期参加答辩并抽查其成果质量及成绩评定情况的学生数不应少于毕业生的1/8。
3.毕业设计(论文)的检查督导,应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并参照《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检查记录表》所列的“检查要点及要求”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检查、指导、评价,并认真填写表格或形成专项文字材料。
4.检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和拟提的建议,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或院系负责人反馈,必要时,还应向教务处和主管校长反映。
(五)考试工作督导制度
1.每学期对课程成绩考核情况进行一定量的检查督导活动,主要包括,考场巡查、试卷评阅、成绩登录、试卷分析以及命题等内容。
2.考试课的检查项目和抽样数由督导组统一安排,成员分工进行。
3.对考查课成绩考核情况,结合实际进行一定量的检查督导活动。
4.实践教学(不含毕业设计论文)考核的检查,应在实践教学检查督导中作为一项主要的内容进行安排。
(六)督导组例会制度
每周召开一次督导信息交流会,先一周为小组会,后一周为全组会,轮流安排。
全组会请教务处领导和教学质量科负责人参加,收齐两周来个人填写的检查评价表材料。
无论小组和全组会都应做好发言记录。
(七)督导信息反馈制
经过对督导对象的检查、评价而整理出的信息,在此称做督导信息。
1.督导信息的口头反馈。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和渠道:①主要教学环节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督导成员应及时向当事人或相关教学单位和教务处反馈;②教学单位联系人,根据直接获得的和间接从其他成员处得到的督导信息,适时地向所联系单位反馈;③小组会特别是全组会上向教务处、教学质量科的定期反馈;④专项督导信息交流会上进行的向教务处、教学质量科的反馈;
⑤向主管校长汇报工作中的督导信息反馈;⑥特殊督导信息的及时向教务处或主管校长的反馈。
2.督导信息的书面反馈。
主要形式和渠道包括以下几种:①成员填写的各
种督导评价表、检查记录表所形成的督导信息,是反馈的原始材料;②每两周一次,由各教学单位联系人,将此时段内涉及各单位的督导填表内容进行归纳,填写“向教学单位反馈信息表”,交由质量科统一向教学单位书面反馈;③各种填写的督导表内容的分类统计,由一个小组分工负责;每两周实时统计,期末总体统计,整理出某些教学状态评价数据进行反馈;④进行专项督导后,形成专项督导书面总结材料进行反馈;⑤学期末,督导组形成《学期教学运行状态分析》报告和一些学期教学状态参数评价材料进行反馈。
3.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督导信息反馈,都应做到:信息真实、客观、准确,表述明确、恰当,反馈及时、适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