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体系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执政兴国,惟在得人。
当今和未来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
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最近在研究讨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2010-2020年)》时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突出位置。
综观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无不重视和加强人才建设。
会计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部分,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加强会计人才能力建设,培养和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进会计改革事业的战略需要。
为此,亟待健全和完善我国不同级次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体系。
2009年,财政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不同级次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进行了系统完善,为建立科学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全面推进新时期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会计人才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健全和完善不同级次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的必要性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GDP连续3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全国财政收入由建国时的52亿元达到2009年的6.8万亿元,增长一千多倍。
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话语权显著增强。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会计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管理型人才。
加快我国不同级次会计人才培养和发展,完善不同级次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不断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会计改革事业顺利推动,有利于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体系是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客观需要。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一些企业通过跨国合并、上市、重组联合等方式成为大型跨国公司,一些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劳务合作,一些企业在境外进行多元化投资。
为防范和规避境外经营风险,会计工作尤为重要,会计人员在参与决策、制订预算、资金成本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特别是跨国公司高层会计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财经法规等专业水平。
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尤其是中高级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体系,必将有利于培养选拔一批符合跨国经营企业需要的国际性、复合型高端会计人才,更好地促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体系是全面推进我国会计改革事业的根本保障。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内部控制建设、推进会计信息化、实施会计人才战略、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等八大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实现了根本性转型。
制定发布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响应G20峰会和FSB倡议,及时公布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为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和规范发展,提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为促进企业防范和化解经营管理风险,我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等部委制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项配套指引也即将发布实施;配合深化我国财政改革和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医院、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率先取得突破,政府会计标准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为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成立了中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及时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目标、工作任务等宏伟蓝图,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在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不斐的业绩。
这些重大的会计改革与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这些重大会计改革成果在促进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大业中持续、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健全、完善和落实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推动会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素质,担当好应尽的责任。
科学谋划不同级次会计人员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在我国1000多万会计人员中,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等不同级次会计人才评价制度,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予以规范化。
会计从业资格是法定的执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属于技术职称。
不同级次会计资格的取得,均应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或评审。
会计从业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执业资格,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也是我国对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法定要求。
它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会计人员准入制度,其法律效力等同于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拥有“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
也就是说,只有拥有财政部门统一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
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尚处于“学徒”阶段,属于各单位最基本、最基层的会计辅助操作人员,一般从事基础性的会计工作。
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促进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的科学合理,充分发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会计市场准入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推广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工作,我部重新修订完善了相关考试大纲,包括《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等三个科目,同时中国会计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辅导教材,作为统一的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题库建设的依据。
就会计实务而言,新修订的《会计基础》科目突出了会计从业资格人员需要掌握和应知应会的会计原理和基础知识,如会计概念、要素、假设、科目、凭证、账薄、报表、档案管理等内容;同时为提高考生从事会计工作的操作动手能力,增加了单位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账务处理,如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等。
从财经法规知识层面,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遵守《会计法》的主要内容,恪守会计职业道德,掌握金融、税收、政府会计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定,如现金管理、银行结算等。
从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角度,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熟悉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电算化基本流程、应收/应付账款核算、工资核算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账务处理等基本操作。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含会计员、助理会计师),是会计专业职称序列中最低的技术职称。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掌握运用会计从业资格应具备的知识基础上的能力提升。
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当能够胜任会计基本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处理一般会计业务,协助会计主管完成相关财务、会计工作。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要求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实务原理和专业知识,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律制度。
针对初级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要求,我们重新梳理修订了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就《初级会计实务》而言,不仅要求初级会计人员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求掌握财务管理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也就是说,既要求考生熟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内涵,掌握产品成本核算、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还要求掌握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初级会计人员还要求熟悉和掌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本知识。
修订《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大纲时,侧重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劳动合同、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支付结算等基本法律制度,而原大纲中的会计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概述、流转税法律制度、所得税法律制度等内容,根据不同会计级次梯形知识结构的需要有所取舍。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相当于会计人员中级职称,一般具有能够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具备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当能够独立负责并组织开展某一领域会计工作,能够领导或协助会计部门负责人完成相关财务会计工作。
因此,要求中级会计资格人员具有扎实的财务会计理论功底,较为系统地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会计等财经法律制度,熟悉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上述专业知识草拟本单位比较重要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办法,对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等。
针对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水平,修订后的《中级会计实务》增加了股份支付、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等,内容全面,体系完整。
考虑到作为具有中级会计职称的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熟悉掌握和运用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参与单位经营财务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和水平,《财务管理》考试科目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
修订后的大纲不仅更加注重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要求,而且相关知识领域和范围大大拓宽了,将原来从投资者财务出发、以资金为链条的财务管理,拓展到预算、筹资、投资、营运资金、收益分配、税务、财务分析与评价等多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更加贴近公司财务的财务管理知识体系。
就经济法规而言,在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掌握现行经济法规基础上,对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侧重要求全面系统、深度掌握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如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增值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等。
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属于会计高级职称,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是单位高层次会计人员,一般能够胜任中型企业的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
具有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当能够独立领导和组织开展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
具有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当系统掌握经济、财务会计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正确组织执行财经法律制度,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能够组织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开展,制定本单位会计工作方案与办法,参与单位经营管理,能够对单位重大财务事项进行独立、合理的职业判断,能够协助单位负责人完成单位财务会计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