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计划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计划

教研组会议研讨主题材料八年级生物会考复习资料汇编复习总方案复习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

目前各学校初二生物已陆续进入生物总复习阶段,若还简单地按课本来重复,难以提高复习效果。

根据这2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生物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课本为基础,抓住主线,紧扣中心,强化训练,培养能力。

一、依靠《中考通》,制定复习计划针对新形势下课改和考改的新特征,依据《中考直通车》上的理念与目标、原则与策略、结构与方式、内容与标准,以新课标的规定为标准,从知识与技能,向过程和方法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转移和体现。

因此复习必须依靠《快乐中考》来确定内容和方案。

二、制定复习实施方案1、确定复习目标:从复习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三个方面加以考虑,并制定三方面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2、考虑复习形式:复习大体有“讲”、“练”、“评”三种形式,具体要求是:①精讲:抓住本质,建立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②多练;科学选题,注意点面,强化训练;③细评:细致分析练习与试卷,指导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选择复习方法:可采用讲练结合、专题讨论、个别辅导等方法,并力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确定复习时间:各校按实际而订。

从我校情况看,约从4月10号至5月上旬。

三、抓住主线,紧扣中心1、以进化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从教材内容来看,植物的主要类群、整个动物学部分以及第七部分遗传进化和生态学的知识,都是由进化这一主线贯串起来的。

如第七部分三章的内容,以进化为主线,让学生明白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环境的变化又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从而理解这三章的内在联系。

同时抓住由水生→陆生、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的进化原则为主线,把各章内容连成一个整体,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各门(纲)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主要特征等知识。

2、以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或生活习性)相适应为主线,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教材中,植物的各类群、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知识,基本上是围绕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来探讨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的。

老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这一原理举一反三,从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联想到它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从某种生物的生活环境推测其所可能具有的特征。

如肺的结构主要由肺泡组成,肺泡壁和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要使学生懂得运用这一原理,从器官的结构特点联想到它的功能,或由器官的功能联想到它的结构特点。

3、以重点内容为中心,抓住复习知识的关键。

如人体生理卫生中的“消化、循环、呼吸和排泄”等的内容都是要紧扣的“中心”,抓住这个“中心”,运用图表、投影和电脑等多媒体组织复习。

四、强化训练,提高能力1、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练习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选择难度适中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然后采取矫正补救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在练的基础上进行讲评,可培养学生解题的技巧,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

只讲不练不行,只练不讲也不行。

只有讲练结合,和谐交替,才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效果。

2、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在复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通过练习、讨论、讲评可巩固知识与发展思维能力。

选择适量情境新、联系实际、开拓性强、难度较大的题目,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

总之,在生物总复习中,老师要紧扣课程标准,帮助学生将课文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

要抓住进化和适应两条主线,紧扣重点内容展开教学。

同时通过一系列训练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

这样,才能使生物复习取得理想的效果。

、八年级生物会考中的重点及考点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阅读分析) 1.提出问题2.做出假设3.设计并完成实验4.分析现象和数据5.得出结论6.进行推理及讨论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说明显微镜成像特点:倒立、反方向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液泡)、细胞核动物: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描述细胞核的功能:含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细胞分裂——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增加;单细胞生物增加生物个体细胞分化——分裂后的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出现形态、结构、功能的不同变化组织: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三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联系:种内关系(互助、竞争)种间关系(共生、捕食、寄生)生物都必须从周围环境中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空气、水、营养和其他条件。

环境因素必然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形态、生理和分布),生物同样会适应环境和影响、改变环境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阅读分析):列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识图并分析)生物圈的概念:地球是一个最大、最复杂的生态体统;即生物圈。

包括大气圈底部(对流层)、全部水圈和岩石圈上部(土壤圈)四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识图作答)成熟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受到黏液的刺激开始,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胚囊内部。

胚珠里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的一个结合,形成受精卵;胚珠里的两个极核与另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这个过程就是双受精现象。

说明植物吸水的条件:细胞液浓度增加描述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植物蒸腾作用失水——气孔周围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从叶脉导非生物环境生物生态系统 水、温度、阳光、空气和无机盐生产者 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生物 绿色植物等消费者 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生产者而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细菌、真菌和食腐性动物能将动植物的遗体或遗物最终分解为无机物,并归还无机环境的生物管中吸水——茎、根木质部导管——环境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条件,原料、产物、场所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条件——光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氧气场所——叶绿体利描述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满足生物体生命活动需要,部分转变成热能释放原料——有机物氧气产物——水二氧化碳五生物圈中的人描述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识图作答):血液(血浆、血细胞)、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概述血液循环(识图作答)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肺泡外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各级静脉说明输血的原则:输相同血型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的通道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弧:感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举例说明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概述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的起源——森林古猿进化:早期猿人——晚期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新人)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骨的结构与功能(骨膜的作用)长骨的构造:骨膜——营养、再生;骨质(骨松质、骨密质);骨髓(红骨髓——造血;黄骨髓)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个体发育起点):受精卵——卵裂——囊胚——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胚胎——胎儿产出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求偶—报对—产卵、排精—受精卵—蝌蚪—成蛙(变态发育)描述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断,使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统称为性状,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到子代;染色体携带遗传因子(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因此说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解释人的性别决定(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成:男性XY 女性XX配子染色体:X Y X后代染色体组成:XX XY后代性别:女性男性八生物的多样性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分类依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动物:体表覆盖物、生活习性、抚育幼仔的方式分类的等级和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病毒的主要特征(无细胞结构):核酸蛋白质外壳细菌的主要特征(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液泡无叶绿体)、细胞核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九生物技术列举现代生物技术(名称):克隆技术——无性繁殖(早期胚胎细胞克隆、体细胞克隆)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97页)应用不当,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会通过遗传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或扩展十健康的生活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习惯(月经期卫生保健):1.注意营养比积极参加文体活动2.女同学要注意经期卫生(稳定情绪、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3.男同学要防止频繁遗精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空气)、消化道(污染物、水)、血液(昆虫、污染物)、皮肤(接触)传染病预防措施(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列举常见传染病(如艾滋病等、流感、腮腺炎、伤寒、蛔虫病、甲型肝炎、乙脑、疟疾)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识别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非处方药八年级生物备考复习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