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单元测试卷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结果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A.手中的石块释放后会下落
B.装有弹簧的门被推开,放手后自动关上
C.玩具弹簧手枪将“子弹”射出
D.撑竿跳高运动员跃过横杆
2.某一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由此可知(g取10 N/kg)()
A.此标志为限速标志
B.此标志为限重标志
C.汽车对该桥面的压力不能超过1500 N
D.汽车通过该桥面的速度不能超过15 m/s
3.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列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A.举哑铃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D.引体向上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必须校正零刻度,否则会产生误差
B.弹簧测力计可以测物体的重力,也可以测物体所受的拉力
C.使用时,所测力不要超过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D.测量时,必须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从井中用绳提上一桶水时,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该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B.水
C.水和桶D.绳子
6.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B.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
C.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
D.为了移动重物,在它下面垫上圆柱形钢管
7.观察图中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它说明了()
A.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B.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C.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D.以上三个方面均有
9.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力的大小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B.方向相同、大小相等的两个力,它们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分别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某一点的两个力大小相同,这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
D.50 N的力不一定比10 N的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10.图中能说明因接触面情况改变而导致摩擦力大小改变的是()
11.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停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A.停表的重力
B.停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停表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停表的拉力
12.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拉力F拉着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B受到几个作用力()
A.5 B.6 C.4 D.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3.如图所示,图甲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图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14.分别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

正确的使用方式是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

15.如图所示在墙上挂画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画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我们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

16.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________N,托起你的物理课本,这个力约为______N。

托起一瓶矿泉水(600 mL)的力大约为______N。

17.图是一种常见的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之所以不会松脱,是因为固定在槽内后部的弹簧给订书钉一个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的________力。

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订书钉的减少,弹簧给订书钉的这个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毛刷探究摩擦力的方向。

他发现当毛刷在静止的桌面上向左滑过时,刷毛偏向右侧;当手握住毛刷不动,向左移动桌面时,发现刷毛偏向左侧,研究上述现象小明作出初步判断,当手握毛刷不动,刷毛接触向右运动的传送带时,刷毛偏向__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因为此时刷毛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

19.请将“力”的概念图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图甲为著名的厦门“怪坡”,在怪坡上,“车倒爬,水倒流”,科学家实地测量却发现,95 m长的怪坡“坡顶”比“坡底”还要低1.6 m,但受周围参照物的影响产生了错觉,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有纰漏,科学测量明真相。

(1)水平仪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垂线位置如图乙(a)所示;放在怪坡上时重垂线位置如图
(b)所示,此时水平仪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偏高。

(2)图丙中线段AB和线段CD的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三、作图题(共10分)
21.(4分)在图中手提箱的A点施加200 N竖直向上的力,请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22.(6分)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沿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向上运动,请画出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

(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四、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3.(12分)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准备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长方体木块和砝码。

他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组装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匀速拉动长木板,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在木块上加放砝码,如图乙所示,匀速拉动长木板,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在图丙中画出长木板被匀速拉动时(木块相对桌面静止),长木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2)通过实验步骤①①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__。

(3)要完成对猜想三的验证,需在实验步骤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请你写出下一步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

24.(12分)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甲所示,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已知弹簧原长L0=6.0 cm。

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

(g取10 N/kg)
表一
表二
(1)
(2)请在图乙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Δx的关系图像。

(3)本实验的结论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12分)
25.负重训练,是以增加肌肉强度及体积为目的的运动训练。

假如现在有一个质量为65 kg的成年男子使用质量为5 kg的哑铃进行肌肉训练,求:(g取10 N/kg)
(1)他在拿着哑铃时,受到地面支持力的大小。

(2)他放下哑铃,站在原地休息时所受到的重力。

答案:
1-12: ABCAD BABDA CA
13.作用点大小
14.甲
15.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形变
16.146
17.左弹减小
18.右侧右
19.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③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0.(1)右(2)相等
21.如图所示
22.如图所示
23.(1)如图所示
(2)一
(3)将①中的木块侧放,匀速拉动长木板,记录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与实验①中的示数进行比较
24.(1)0.6 1.2 2.4 4.8(2)如图所示(3)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合理即可)
25.(1)质量为65 kg的成年男子使用质量为5 kg的哑铃进行肌肉训练时,对地面的压力:
F=G总=m总g=(m人+m哑铃)g=(65 kg+5 kg)×10 N/kg=700 N,
地面对他的支持力:F支=F=700 N。

(2)他放下哑铃后,所受到的重力:G=m人g=65 kg×10 N/kg=650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