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大纲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法等。

因此,课程设计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网络教育专升本层次教学计划中设置了专业课课程设计。

为此,我院开设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电气部分”和“电力市场”三门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以供学生选择。

.“调度自动化及信息管理系统”程设计教学大纲——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本大纲主笔人:滕欢周步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有一个感性认识,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国家标准,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硬软件结构、技术指标。

二、课程设计要求(1)范围:包括厂站RTU、主站计算机系统及其通信通道;(2)内容:设计基本功能、硬软件结构、技术指标;三、设计报告(1)设计名称、目的、作用(2)设计基本要求(3)设计过程及结果(设计图纸)(4)结论(5)参考资料“电气设备”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本大纲主笔人:李长松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电气设备》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电气设备》课程的课堂讲授、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三大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该课程设计,目的是使学生达到:⑴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电气设备》课程的理论知识;⑵培养工程计算、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⑶树立工程观点,初步学习和掌握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获得计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的依据整个课程设计应根据设计任务书和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和已颁布的设计技术规程、规范进行。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本课程设计不是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全面设计,大体只相当于实际工程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的内容,其中一部分可达技术设计的要求深度。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⑴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包括本工程情况、电力系统情况、负荷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

⑵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包括各级电压接线方式、主变压器的选择;不同可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及最终方案的确定。

⑶短路电流的计算在确定的主接线方案中,按电器设备选择的需要选定短路点,计算各个支路I 、I(35kV及0.1 0以上电压等级处短路点)、I(6~10kV电压等级处短路点)、I及i的短路电流值。

sh 0.2∞⑷主要电器设备的选择包括全厂的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母线、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绝缘子、熔断器。

选择电器时,应参考最近的产品目录,选出我国目前生产的设备。

四、课程设计的成果1. 设计说明书应分以下各章:⑴总论:说明设计依据和原始资料分析⑵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可行方案及其技术经济比较及最终方案⑶短路电流计算:计算依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表2. 设计图纸⑴电气主接线图⑵其它(由指导教师指定)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业余)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题目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办学学院教学部汕头经济管理干部学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年级级春指导教师 XXXXXX 学生姓名号XXXXXXXXX学2010日11月4 年.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学生:XXX 指导教师:XXX摘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的运行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包括三种含义:…………。

调度自动化系统收集、处理电网运行实时信息,通过人机联系系统把电网运行状况集中而有选择的显示出来进行监控。

调度人员可以借此统观全局…………。

本次调度自动化体系结构设计,………,达到增进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体系结构设计目录前言 (5)第一章设计依据········································第二章设计目标·······································第三章设计原则·······································第四章设计内容·············································································电网结构4.1 ······························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4.2 ···································基准厂站布置 4.3 ···························· 4.4 基准厂站的主接线设计································信息的组织原则4.5························ 4.6 基准站信息的组织和信息量························4.7调度中心主站计算机系统结构··························· 4.8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指标参考文献:············································附图:附图1:毕业设计基准A变电站主接线图附图2:毕业设计基准B变电站主接线图前言随着电网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已成为调度员实施生产指挥和控制电网运行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