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直播油菜)
一、目标单产:
平均单产125公斤,高产田块150公斤以上,其产量结构是:每亩密度13000—15000株,单株角果数230—240个,角粒数16.5—17粒,千粒重
2.8—
3.0克。
二、品种选择:
选择“双低”产量潜力大的中油杂781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圣光77和希望528等油菜品种。
三、播期安排:
直播油菜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每亩播量0.25公斤,水田比旱地适当加大播量。
四、平衡施肥: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的要求科学平衡施肥。
一般每亩底施30%复合肥50公斤或40%复合肥40公斤加优质硼肥1—2公斤或“油菜伴侣”2包。
五、间苗定苗:
三叶前及时间苗定苗,直播杂交油菜每亩留苗1.3万株左右,间苗时留大苗留壮苗,间小苗间弱苗。
六、化学调控:
为防止冬前旺长、早苔,三叶期对播种较早、长势较旺的田块实施化学调控,每亩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培育矮化壮苗。
七、早施追肥:
定苗后及时追施提苗肥,一类田块亩施尿素7.5—10公斤,二、三类田块适当加大用量,每亩施用尿素10—12.5公斤,促进平衡生长。
八、重施腊肥:
腊肥要早施、重施,在元旦前后每亩施用40%或45%复合肥15—20kg,培育壮苗越冬。
越冬壮苗标准是:苗高35cm左右,绿叶数12片以上,根颈粗1.5cm以上,开盘直径40cm以上。
九、加强春管:
开春后雨水较多,应及时清理三沟,减轻渍害和冻害。
进入初花期,选用40%菌核净或70%百菌清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2次以上。
同时,开展叶面施肥2—3次,每亩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优质硼肥100克,防止“花而不实”,促进籽粒饱满。
十、适时收脱:
在油菜达到八.九成熟时适时收割。
采取人工收割加机械脱粒的方式,既可提高工效,又可减少损失。
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本规程适合于湖北省郧县二熟制地区育苗移栽油菜。
2、产品目标及品种选择
2.1 产量目标:每667m2(亩)产量125-175kg。
2.2 品质目标:芥酸≤5%,硫苷≤40μmol/g(饼)。
2.3 品种选择优质高产双低油菜中油杂781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圣光77和希望528等油菜品种。
华油杂62 。
3、技术措施
3.1 育苗
3.1.1 苗床条件:土质松软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
3.1.2 苗床面积::按苗床与大田按1:5备足。
3.1.3 苗床耕整与投肥:播种前一周内耕整2-3次。
结合耕整每667m2(亩)除施腐熟有机肥100kg外,另施纯氮1.3-2.6kg,五氧化二磷4kg,硼砂0.5kg。
3.1.4 播种期:一般在9月15日左右。
3.1.5 播种量:亩播0.4-0.5kg,均匀撒播,并薄盖一层细土。
3.1.6
间苗:出苗后一叶一心时间苗,疏理窝堆苗,拥挤苗。
3.1.7 定苗:三叶一心时定苗,拔除杂草、异生苗、弱苗,每平方米均匀留苗70-80株。
3.1.8 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三叶期视苗情叶面喷施150ppm多效唑或40ppm烯效唑培育矮壮苗。
3.1.9 看苗施送嫁肥:于移栽前一周,每667m2(亩)追施纯氮1.3kg。
3.1.10苗龄:苗龄35-40d(天)。
3.2移栽
3.2.1移栽苗素质目标(即壮苗标准):苗高16-18cm,绿叶6-7片,根颈粗0.5-0.6cm,直观青绿色,无高脚,叶片厚,叶柄短。
3.2.2大田准备
3.2.2.1大田肥料使用和运筹
3.2.2.1.1肥料运筹:按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必施硼肥的原则,氮肥按底5苗3苔2的比例合理运筹,磷钾硼肥一次底施。
3.2.2.1.2配方施肥:按氮、磷、钾1:0.64:0.8的比例配方施肥,每667m2(亩)施纯氮12.5-17.5kg,五氧化二磷8-11.2kg,氧化钾10-14kg,硼砂0.75-1.0kg。
3.2.2.2大田耕整:大田耕整2-3次,结合耕整施足底肥,田内开好三沟(厢沟、围沟、腰沟),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
3.2.3 移栽期:要求10月底以前移栽完。
3.2.4移栽密度:秋发栽培,每667m2(亩)栽植7000-8000株;冬发栽培,每667m2(亩)栽植9000-10000株。
3.2.5连片种植:集中连片,不栽植其它异品种,确保品质优良。
3.2.6移栽措施:尽量带土移栽,并浇定根水。
3.3苗期管理
3.3.1追施苗肥:成活返青后,每667m2(亩)追施纯氮1.5kg提苗,15d (天)再浇水穴施或雨前撒施纯氮2.3kg促苗。
3.3.2松土、除草:冬前中耕除草1-2次。
3.3.3防治虫害:优质油菜苗期生长快,叶片嫩绿,易遭虫害,要注重蚜虫、猿叶虫(俗称土跳蚤)和菜青虫的防治。
3.4越冬期管理
3.4.1松土壅蔸,增施腊肥:越冬期进行一次松土壅蔸,并覆盖草木灰或猪牛栏粪,提高抗寒能力。
3.4.2早施苔肥:越冬期(元月下旬)追施苔肥,冬施春用,每667m2(亩)施纯氮2.7kg。
3.4.3越冬苗目标:秋发目标,单株绿叶数12-13片,叶面积指数
2.5-
3.0;冬发目标,单株绿叶数9-11片,叶面积指数1.5-2.0.
3.5苔花期管理
3.5.1清沟排渍:春后雨水较多,要保持"三沟"畅通,明水能排,暗水能滤。
3.5.2防治菌核病:初花期用40%的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67m2(亩)施用量100g兑水40kg喷施,盛花期再防一次。
有条件地方结合防病,加喷施一次1-2‰的磷酸二氢钾和3‰的硼砂水溶液。
3.5.3苔花期长势长相:生长稳健,分枝多,开花旺,无病害,不早衰,叶面积指数:秋发3.5-
4.0;冬发2.5-3.0。
3.6成熟收获
3.6.1收获时期:终花后30d(天)左右,当全株三分之二角果呈黄绿色,主轴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种皮呈黑褐色时,为适宜收获期。
即“八成熟,十成收”。
3.6.2堆垛后熟:由于菜籽有后熟作用,收获后要堆垛后熟。
堆垛后要注意防水防霉变。
3.6.3摊晒脱粒:堆垛2-3天,抢晴天撤垛摊晒、脱粒,晒干扬净后及时入库。
郧阳区农业局粮油站编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