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同步教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同步教案

辅导教案学生姓名 性别年级学科数学 授课教师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次课 共( )次课课时: 课时教学课题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与运算 同步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子集、真子集的含义;(2)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3)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与及交集并集的运算 难点: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等容易错误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知识梳理⒈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subset )。

记作:()A B B A ⊆⊇或 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时,记作A ⊈B(或B ⊉A)用Venn 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2.真子集定义:若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x A ∈∉且,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

记作:A B (或B A )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3.集合相等 定义:如果A 是集合B 的子集,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则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即若A B B A ⊆⊆且,则A B =。

4.空集定义: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

记作:φ5.几个重要的结论:⑴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对于任意一个集合A 都有φ⊆A 。

⑵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⑶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⑷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

BA 表示:AB ⊆【例5】用适当的符号填空:(1) 2_______{2,3,4} (2) {2}_________{2,3,4} (3)φ_________{0} (4) {1,2,3}_______{1,2,3}(5) A={x|y=x+1} B={y|y=x+1} 则A_______B【方法技巧】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式属于与不属于,集合之间的关系式子集,真子集,或者相等,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题型六、子集】【例6】已知集合A={x|x 2-3x -10≤0},集合B={x|p +1≤x≤2p -1}.若B A ,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例7】已知集合A ={x ||x |≤2,x ∈R },B ={x |x ≥a },且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方法技巧】一看到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首先要考虑空集的情况,之后再考虑不是空集的情况,通过数轴进行解决。

【题型七、子集】【例8】写出下面每组集合之间的关系:(1)A={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2)A={平行四边形} B={矩形}【方法技巧】找准谁包含谁,谁的元素多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集合}{Zx x x A ∈<≤=且30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5B.6C.7D.82.已知集合}{{x B x x A =<<-=,21}10<<x ,则 ( )A.B A >B. B A ⊆C. AB D. BA3.已知}13,2,1{2--=a a M ,}3,1{=N ,若a M N M 则且,3⊄∈的取值为 ( )A.1B.4C.-1或-3D.-4或1 4.已知集合⎭⎬⎫∈⎩⎨⎧==Z k kx x A ,3,=B ⎭⎬⎫∈⎩⎨⎧=Z k kx x ,6,则 ( )A. A BB. B AC.B A =D. A 与B 关系不确定 5.满足Ma ⊆}{的集合},,,{d cb a M 共有 ( )A.6个B.7个C.8个D.15个 6.已知集{}}{a x x B x x A <=<<=,21,满足AB ,则 ( )A.2≥aB. 1≤aC.1≥aD. 2≤a二、填空题1.集合A 中有m 个元素,若在A 中增加一个元素,则它的子集增加的个数为____2.2 2、设}1,1{},,3,1{2+-==a a B a A 若BA ,则a 的取值为____________. 3.已知集合}{{x B x x x A =>-<=,51或}4+<≤a x a ,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设集合}{{ax x x B x x A -==-=2,01}02=-,若B A ⊆,求a 的值.2.若集合{}==-+=N x x x M ,062}{0))(2(=--a x x x ,且N M ⊆,求实数a 的值.3.设集合}{22+<<-=a x a x A ,=B }{32<<-x x . (1.)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数a 使A B ⊆?4.已知集合}{41>-<=x x x A 或,=B }{32+≤≤a x a x ,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5.已知集合{}=≤≤=B x x A ,21}{1,1≥≤≤a a x x (1)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二)集合的运算知识梳理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即A 与B 的所有部分,记作A ∪B , 读作:A 并B 即A ∪B={x|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2.交集定义: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集合A 、B 的交集(intersection set ),记作:A ∩B 读作:A 交B 即:A ∩B ={x|x ∈A ,且x ∈B}Venn 图表示:常见的五种交集的情况: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3. 全集、补集概念及性质:全集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记作U ,是相对于所研究问题而言的一个相对概念。

补集的定义: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集 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A B A(B) A B B A B A (阴影部分即为A 与B 的交集)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A={1,3,5,7,9},B={0,3,6,9,12},则A∩B=()A.{3,5} B.{3,6} C.{3,7} D.{3,9}2.设集合A={x|2≤x<4},B={x|3x-7≥8-2x},则A∪B等于()A.{x|x≥3}B.{x|x≥2}C.{x|2≤x<3} D.{x|x≥4}3.集合A={0,2,a},B={1,2a}.若A∪B={0,1,2,4,16},则a的值为()A.0 B.1 C.2 D.44.满足M⊆{4321,,aaaa},且M∩{321,,aaa}={21,aa}的集合M的个数是()A.1 B.2 C.3 D.45.已知全集U=R,集合A={x︱-2≤x≤3},B={x︱x<-1或x>4},那么集合A∩(C U B)等于().A.{x︱-2≤x<4}B.{x︱x≤3或x≥4} C.{x︱-2≤x<-1} D.{-1︱-1≤x≤3}6.设I为全集,321S,S,S是I的三个非空子集且ISSS321=,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

A.Φ=)S(S)S(C321IB.)]S(C)S[(CS3I2I1⊆C.Φ=)S(C)S(C)S(C3I2I1ID. )]S(C)S[(CS3I2I1⊆二、填空题1.已知集合A={x|x≤1},B={x|x≥a},且A∪B=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满足{1,3}∪A={1,3,5}的所有集合A的个数是________.3.50名学生参加甲、乙两项体育活动,每人至少参加了一项,参加甲项的学生有30名,参加乙项的学生有25名,则仅参加了一项活动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4.设,若,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5. 设U=Z,A={1,3,5,7,9},B={1,2,3,4,5},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_______.6. 如果S={x∈N|x<6},A={1,2,3},B={2,4,5},那么(S A)∪(S B)=.三、解答题1.已知集合A={1,3,5},B={1,2,x2-1},若A∪B={1,2,3,5},求x及A∩B.{}{}mxmxBxxA311/,52/-<<+=<<-=ABA=⋂2.已知A={x|2a≤x≤a+3},B={x|x<-1或x>5},若A∩B=Ø,求a的取值范围.3.某班有36名同学参加数学、物理、化学课外探究小组,每名同学至多参加两个小组.已知参加数学、物理、化学小组的人数分别为26,15,13,同时参加数学和物理小组的有6人,同时参加物理和化学小组的有4人,则同时参加数学和化学小组的有多少人?4. 集合S={x|x≤10,且x∈N*},A S,B S,且A∩B={4,5},(S B)∩A={1,2,3},(S A)∩(S B)={6,7,8},求集合A和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