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细胞的核仁可参与核糖体的形成B. 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可维持细胞形态C. 线粒体与细胞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可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D. 细胞膜与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融合进行成分的更新2.对哺乳动物性腺某一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未经复制的DNA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然后在普通培养基上经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4个子细胞带有放射性,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B. 若1个子细胞不带有放射性,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C.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中期带有放射性的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赤道板两侧D.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两条染色体带有放射性3.细胞中的酶与代谢密切相关。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在一只U型管底部中央放置了不允许二糖通过的半透膜(对单糖的通透性未知);将U形管左侧和右侧分别倒入等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在U形管的两侧同时滴入等量的麦芽糖酶溶液;观察右侧液面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液面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半透膜的通透性B. 液面可能会一直升高至一定高度后停止C. 液面可能先下降后再上升至一定高度停止D. 该实验可用来验证酶的专一性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长素均通过极性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B.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引起植物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C.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依赖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 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5.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要经过加工才能与核糖体结合发挥作用: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过程需要非蛋白质类的酶参与。

而且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发挥完作用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一个基因可参与生物体多个性状的控制B. 催化某些初始RNA剪切过程的酶是通过转录过程合成的C. 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是核糖体内完成的D. mRNA的合成与降解是细胞分化的基础,可促进个体发育6.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与基因重组无关B. 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只能来源于基因突变C.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说明,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9.0分)7.某科技小组的同学,欲测算农田中某种农作物在晴朗的白天6~9时有机物的制造量,进行了如下操作:在农田中随机选取多个样方;用透明玻璃罩罩住样方内所有植株形成密闭气室,并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相连;在该时间段内连续采集数据;然后将各样方的玻璃罩用黑布罩住,继续采集数据三小时。

请回答下列问题:(1)6〜9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此时间段内测得罩内CO2浓度先升高后下降,CO2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

(2)6〜9时,罩内CO2浓度最高时,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原因是______。

(3)若该小组测得6〜9时各罩内CO2平均减少量为a,黑暗处理3小时各罩内CO2平均增加量为b,则______表示6〜9时样方内该农作物固定CO2的总量,进而可推算有机物的制造量。

有同学分析后认为该结果与实际会有较大误差。

请你从影响植物生理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角度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主要是______。

8.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临床常见的发烧也称发热,原因是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造成机体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极地工作人员与高温车间工作人员相比,体温仍能维持稳定,主要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协调下,______细胞氧化放能、产热增多的结果,同时体内______ (填激素名称)的含量会明显升高。

(2)发热的原因有多种,如感染性细菌侵入人体后直接被吞噬细胞吞噬灭活的______免疫过程;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和病毒侵入细胞后的______免疫过程等均能引发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性发热。

(3)若人体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______病,及HIV病毒攻击T细胞均能引起发热现象。

对后者的治疗往往需要临床注射从小牛胸腺中提取的胸腺素,请分析胸腺素的作用是______。

(4)正常人一定程度的病理性发热对机体是______ (填“有利”或“不利”)的。

发热严重者会出现四肢酸痛、头晕、抽搐等症状,这是由于体温过高影响了______使机体代谢活动发生紊乱所致。

9.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能见到一种基于“桑基鱼塘”的生态农业模式,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相关问题:(1)该生态农业模式通过把多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有机整合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这与单个生态系统(如鱼塘生态系统)相比,优点是______。

据图分析,该生态系统中可做为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

(2)输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______;图中塘泥可以为桑树和甘蔗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的原因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受到少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废水(含有化肥、农药、普通洗衣粉、石油、高含硫煤碳)污染时,能通过______等方式消除污染,污染严重时可使该鱼塘发生“水华”现象,上述废水中能促使“水华”现象发生的物质是______。

10.某小组利用某种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高等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性状分别是:花色(红、粉红、白)、叶型(宽叶、窄叶)、籽粒颜色(有色、无色)、籽粒发育(饱满、不饱满)。

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亲代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甲红花×白花红花♂900红、600粉红、100白♀901红、598粉红、101白乙有色饱满×无色不饱满有色饱满♂660有色饱满、90有色不饱满、90无色饱满、160无色不饱满♀658有色饱满、92有色不饱满、91无色饱满、159无色不饱满丙宽叶×窄叶宽叶♂600宽叶、窄叶601♀1199宽叶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各组属于伴性遗传的是______组;该组亲代杂交组合中______为母本。

(2)以上各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是______组;若对该组的F1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籽粒颜色或籽粒发育的遗传______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试分析出现乙组实验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若选择表中亲代杂交组合中的红花、有色饱满、宽叶个体与白花、无色不饱满、窄叶个体杂交,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则F2的雌性个体中表现型共有______种,F2所有个体中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11.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1)提取和鉴定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应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______附近倒平板。

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______。

(3)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指示剂,若指示剂变______色,说明有目的菌株存在。

(4)DNA的鉴定中,DNA与______试剂混合经水浴加热呈______色。

12.基因剔除动物模型一直以来是开展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其原理是通过导入外源分子使动物的某特定基因失活,进而培养出有基因缺陷的动物来研究相应基因的功能。

下图是制作某类基因剔除小鼠流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①过程常用的技术是______,②过程是______。

(2)体外受精时需要对精子进行______处理,然后与处于______期的卵母细胞在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3)为更多地获得基因剔除小鼠,可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移植,此时要对______进行均等分割。

请说明理由:______。

(4)研究发现人的SP1基因与乳腺癌细胞的异常表达和增殖密切相关。

你认为基因剔除技术可以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怎样的新思路: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原核细胞中无核仁,A错误;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B错误;C、线粒体只能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两个阶段,C错误;D、细胞膜与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融合进行成分的更新,D正确。

故选:D。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2、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答案】B【解析】解:A、若4个子细胞带有放射性,则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也可能进行的是有丝分裂,A错误;B、若1个子细胞不带有放射性,说明DNA分子进行了两次半保留复制,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B正确;C、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错误;D、若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移向细胞一极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1条染色体带有放射性,D错误。

故选:B。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3、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含量变化规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