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规定编制:审核:审批: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目录目录 (1)脚手架 (2)施工现场安全通道防护棚 (15)施工现场洞口安全防护 (17)施工现场临边安全防护 (19)施工现场悬挑式卸料平台 (21)施工现场钢筋制作棚 (23)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楼层转料平台防护 (24)脚手架一、单(双)排悬挑脚手架1、单(双)排悬挑脚手架材料要求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要求。
1.1、钢管应采用国家现行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及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保护油漆颜色按渝建发2010(74)号文执行,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1.2、单(双)排悬挑脚手架钢管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表1)1.3、扣件,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1.4、单(双)排悬挑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现象。
1.5、脚手板可采用木、竹材料制作,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公斤。
1.6、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料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JGJ5中二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两端应各用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绑扎两道。
1.7、竹脚手板宜采用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
2 、单(双)排悬挑脚手架2.1、单(双)排悬挑脚手架挑梁必须能够完全承受架体及架体上作业时的荷载。
悬挑外架搭设前必须编制包括悬挑梁平面定位图、悬挑梁侧面示意图、悬挑梁及锚固件受力验算等内容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使用。
2.2、单(双)排悬挑外架的分段搭设高度不得超过2 0米,(双),整体分段应合理规划,经济合理。
2.3、挑梁应根据悬挑架荷载及悬挑长度等情况具体确定。
施工用悬挑脚手架宜采用16号以上工字钢作为主悬挑梁,外挑段不宜超过1.20m,锚固段不小于外挑段的1.25倍。
严禁采用脚手架钢管作为主挑梁。
采用槽钢作为主挑梁时应有防侧弯措施。
2.4、挑梁必须搁支在梁板面并锚固。
挑梁顶端应设置牢固可靠的脚手架钢管插脚,相邻悬挑梁的间距不得大于1.50m。
2.5、挑梁外端设置单根直径不小于Ф15的钢丝绳进行斜拉,斜拉钢丝绳与悬挑梁的夹角不小于60度,斜拉钢丝绳必须与建筑结构锚固。
2.6、悬挑梁、钢丝绳及钢丝绳锚固件必须一一对应。
2.7、在建筑物的悬挑梁、板上设置悬挑脚手架,应对悬挑梁、板的承载能力进行复核。
2.8、单(双)悬挑脚手架挑梁锚环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圆钢制作,浇砼前将锚环与板(梁)钢筋绑扎或焊接牢固。
(严格控制锚环预埋的间距及位置)。
2.9、单(双)排悬挑脚手架立面张挂10cm*10cm范围内不少于2000目的密目安全网。
外架在临街面或人员密集处,要求其内侧满挂孔径不大于25mm的钢丝网。
架体每两步必须满挂一次尼龙安全网,并绑扎牢靠,定期对尼龙安全网内的垃圾进行清理。
2.10、单(双)排架体底部应采用硬质封闭,并用密目网及水平安全网兜底。
架体底部必须及时清理干净,清理期间应设置警戒线,并通知下部施工人员禁止进入无防护的坠物范围内。
2.11、双排架体底部内立杆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空隙采用活动翻板防护,架体中部加挂水平安全网,架体作业层必须满铺脚手板。
2.12、单(双)悬挑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相关要求。
3 、连墙件3.1 、连墙件必须能够约束脚手架立杆在垂直于墙面方向的位移,承受水平风荷载或风吸力,防止脚手架向内或向外倾覆。
3.2、连墙件必须与脚手架拉接紧密,与建筑结构牢固连接。
3.3、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位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300mm。
3.4、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刚性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得大于建筑物的层高,且不得大于4m。
3.5、20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可采用拉顶结合式柔性连墙件,拉顶结合式柔性连墙件必须一一对应设置,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20 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3.6、连墙件应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下斜连接,下斜角度不得超过10°,不得采用上斜连接。
3.7、连墙件设置间距应符合下表要求:3.8、框架部位或剪力墙上开孔时侧面示意图(图1)。
3.9、钢丝绳紧固示意图(图2)。
3.10、直接在剪力墙或边梁上预埋时侧面示意图(图3)。
3.11、结构边缘的悬挑梁板不满足承载能力要求时侧面示意图(图4a)。
3.12、压杆与锚环的连接详图(图4b)。
3.13、连墙件的设置方式1)钢丝柔性连墙件如图5所示。
2)通过预埋件焊接刚性连墙件如图6所示。
3)钢管扣件抱柱或穿墙夹持刚性连墙件如图7(a)、7(b)所示。
4)钢管扣件与预埋短钢管连接刚性连墙件如图7(c)所示。
4、避雷和外电防护4.1、施工现场内的塔吊、起重机、井字架及龙门架等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则应按照下列规定安装防雷装置:1)在年平均雷暴日数小于等于15d的地区,机械设备高度等于和大于50m时。
2)在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15d且小于40d的地区,机械设备高度等于和大于32m时。
3)在年平均雷暴日数等于和大于40d且小于90d的地区,机械设备高度等于和大于20m时。
4)在年平均雷暴日数等于和大于90d及雷害特别严重的地区,机械设备高度等于和大于12m时。
4.2、避雷装置应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4.2.1、接闪器可用直径25-32mm,壁厚不小于3mm的钢管或直径不小于12mm的钢筋制作,设在建构筑物或机械设备的易受雷击的顶端。
房屋四角的脚手架立杆上设接闪器时,高度不小于1m,并将所有最上层的横杆全部连通,形成避雷网路。
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接闪器时,应将一侧的中间立杆接高出顶端不小于2m,并在该立杆下端设置接地线,同时应将卷扬机外壳接地。
4.2.2 、引下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或宽为24mm、厚度为4mm的扁钢制作。
4.2.3、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为2.5m直径12mm圆钢或厚度为4mm 角钢制作,间距5m设置。
水平接地体宜采用直径12mm圆钢或厚度为4mm截面为100mm2扁钢制作。
接地体埋深不小于0.6m,应避开人经常活动区域。
避雷装置的引线、接地连接线等连接处必须用焊接,其焊接长度应为扁钢宽度或圆钢直径的6倍。
5、外电防护基本规定5.1、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满足表3、4所示。
表3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表4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6 、跨越或紧邻外电施工时,必须使用绝缘材料搭设严密的遮栏、栅栏或安全网,防护方案应由企业技术部门制定。
6.1 、外电线路与遮栏、栅栏之间的安全距离如表5所示。
表5 带电体至遮栏、栅栏、保护网的安全距离图1 框架部位或剪力墙上开孔时侧面示意图图2 钢丝绳紧固示意图图3 直接在剪力墙或边梁上预埋时侧面示意图图4a)结构边缘的悬挑梁板不满足承载能力要求时侧面示意图图4(b)压杆与锚环的连接详图图5 柔性拉接示意图图6 钢管焊接刚性连墙杆示意图图7(b) 钢管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一)图7(b) 钢管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二)图7(c)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三)二、落地(外装饰)脚手架1、材料要求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要求。
1.1、钢管应采用国家现行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及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保护油漆颜色按渝建发2010(74)号文执行,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1.2、落地脚手架钢管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表1)1.3、扣件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1.4、落地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现象。
1.5、脚手板可采用木、竹材料制作,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公斤。
1.6、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料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JGJ5中二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两端应各用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绑扎两道。
1.7、竹脚手板宜采用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
2、落地脚手架基础要求2.1、落地脚手架基础回填部分要求夯实。
2.2、要求落地脚手架基础一律用C15素砼硬化(特殊场地除外)。
2.3、用C15素砼硬化时必须找坡,要求内高外低,不藏水。
3、落地脚手架高度要求3.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3.2、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根据《质建2009-87号文》规定,必须邀请专家组做专家论证,对落地脚手架专项方案内容是否完整、可行,专项方案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论证,方案论证通过后才可进行施工。
4、落地脚手架水平防护4.1、离地2米位置进行一次硬防护(要求所以竹串板),不得有探头跳,并用密目网及水平安全网兜底。
4.2、依次每两步架高进行一次软防护,要求软防护绑扎牢靠。
4.3、落地脚手架立面张挂10cm*10cm范围内不少于2000目的密目安全网。
外架在临街面或人员密集处,要求其内侧满挂孔径不大于25mm 的钢丝网。
架体每两步必须满挂一次尼龙安全网,并绑扎牢靠,定期对尼龙安全网内的垃圾进行清理。
5、连墙件5.1 、连墙件必须能够约束脚手架立杆在垂直于墙面方向的位移,承受水平风荷载或风吸力,防止脚手架向内或向外倾覆。
5.2、连墙件必须与脚手架拉接紧密,与建筑结构牢固连接。
5.3、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位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300mm。
5.4、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刚性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得大于建筑物的层高,且不得大于4m。
5.5、20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可采用拉顶结合式柔性连墙件,拉顶结合式柔性连墙件必须一一对应设置,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20 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5.6、连墙件应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下斜连接,下斜角度不得超过10°,不得采用上斜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