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力机械基础-作业

动力机械基础-作业

《动力机械基础》作业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能实现热能和机械能转换的媒介物叫。

2.依靠工质的密度差而产生的锅炉水循环称为循环。

3.将锅炉分为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和直流锅炉的依据是。

4.汽包分别与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相连,因此,它是工质的加热、和过热三个过程的连接点。

5.燃煤锅炉的最大一项热损失是热损失。

6.按传热方式,过热器可分为半辐射过热器、辐射过热器和。

7.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最小,热效率最高时的过量空气系数被称为。

8.链条炉排炉合理配风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沿燃烧方向上和燃烧宽度方向上均匀配风。

9.过热器和再热器按照布置位置和传热方式可分为、和。

10.对流式过热器和再热器按照烟气和管内蒸汽的相互流向可分为、和三种传热方式。

11.辐射式过热器的布置方式很多,布置在炉膛四壁称为;布置在炉顶称为。

12.我们把燃烧层上方借喷嘴送入炉膛的高速气流以增强炉内扰动的气流叫。

13.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力的和。

14.汽轮机的内部损失包括损失、损失、损失。

15.滞止状态是指假想将蒸汽的初速度沿等熵过程的状态。

16.蒸汽在汽轮机内的有效焓降与理想焓降的比值称为汽轮机的。

17.若应用汽耗率和热耗率来评价汽轮机经济性,对于不同初参数的机组,一般采用评价机组经济性。

18.在反动级、冲动级和速度级三种方式中,要使单级汽轮机的焓降大,损失较少,应采用。

19.是由于多级汽轮机级内的损失使汽轮机整机的理想焓降小于各级理想焓降之和的现象。

20.汽轮机的热耗量与锅炉热负荷之比成为效率。

21.汽轮发电机组中,以全机理想比焓降为基础来衡量设备完善程度的效率为。

22.当溶于水中的气体与自水中逸出的气体处于动态平衡时,单位体积水中溶解的气体量和和水面上该气体的成正比。

23.大气式除氧器水中离析出来的气体是靠自动排出除氧器的。

24.给水溶解的气体中危害最大的是。

25.按回热加热器的传热方式可分为混合式和加热器。

26.表面式加热器按照承受压力的不同,可分为低压加热器和高压加热器。

27.用热量法评价发电厂的热经济性是基于热力学定律。

28.核裂变是指用轰击原子核获取核能的途径。

29.核聚变是指质量很的原子核,在下结合成新的来获取核能的途径。

30.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热点,环境污染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核污染更是全人类高度警惕的问题,继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后,2000年8月12日,质量为m=1.4×107kg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引起挪威生态保护组织和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核裂变和核聚变是大量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核潜艇中反应堆的核能是通过获得的。

31.核电站是利用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它的核心设备是,其发生的是可以控制的。

32.决定电厂热经济性的三个主要蒸汽参数是、、。

33.在加热量与压缩比相同的情况下,定容加热循环与定压加热循环相比,循环热效率高。

34.发动机的机械效率随着转速的提高而,随着负荷的增加而。

35.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有和。

36.汽油机负荷减小时,气缸内的温度、压力降低,爆燃倾向。

37.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38.柴油机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气体是。

39.发动机汽缸工作容积是指。

40.组成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四大件分别是:压缩机、、节流阀和蒸发器。

41.是表示制冷剂实际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的程度。

42.制冷量是在蒸发器内由液体变为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43.制冷压缩机的主要作用是对制冷剂蒸气进行。

44.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汽化时的温度叫蒸发温度,它的相应压力叫压力。

45.制冷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工质(制冷剂)必须经历、、和4 个基本热力过程,完成制冷循环。

二、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一次风说法正确的是()。

A、输送煤粉的风B、助燃风C、乏气风D、第一次送风2. 锅炉水冷壁内结垢后可造成()。

A、传热增强,管壁温度升高B、传热减弱,管壁温度降低C、传热增强,管壁温度降低D、传热减弱,管壁温度升高3. 水在锅炉中的加热、汽化过程是一个()。

A、定熵过程B、定压过程C、定温过程D、定容过程4. 通过煤的工业分析,可测定煤中的()。

A、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B、水分、挥发分、焦炭和灰分C、水分、挥发分、碳和灰分D、水分、挥发分、残留碳和灰分5. 不属于按燃烧方式分类的是()。

A、火床炉B、煤粉炉C、旋风炉D、自然循环炉6. 关于锅炉前拱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以反射辐射为主,以再辐射热量为辅预热新煤B、与后拱形成喉口,加强气流的扰动与混合利于燃烧C、形状短而高,利于预热新煤D、与后拱和二次风在炉内形成涡旋流动,加强燃烧7. 水冷壁受热面无论是积灰、结渣或积垢,都会使炉膛出口烟温()。

A、不变B、突然降低C、升高D、降低8. 锅炉本体结构中,如下()不属于锅炉附加受热面。

A、蒸汽过热器B、水冷壁C、空气预热器D、省煤器9. 在自然循环中,循环倍率为()。

A、上升管出口水量,与上升管出口产生的蒸汽量的比值B、上升管出口产生的蒸汽量与上升管出口水量的比值C、上升管进口的循环水量与上升管出口产生的蒸汽量的比值D、上升管出口产生的蒸汽量与上升管进口的循环水量的比值10. 锅炉机组热平衡计算中,排烟飞灰含碳造成的热损失是()。

A、计算在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中B、计算在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中C、计算在排烟热损失中D、不计算在任何一项中11. 煤中属于灰分的硫是()。

A、全硫分B、有机硫C、硫铁矿硫D、硫酸盐硫12. 汽轮机的级是由()组成的。

A、隔板+喷嘴B、汽缸+转子 C. 喷嘴+动叶D、主轴+叶轮13. 当渐缩喷嘴出口压力p1小于临界压力p cr时,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发生膨胀,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只要降低p1,即可获得更大的超音速汽流;B、可以获得超音速汽流,但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是有限的;C、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等于临界速度C cr;D、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小于临界速度C cr。

14. 蒸汽流动过程中,能够推动叶轮旋转对外做功的有效力是()。

A、轴向力B、径向力C、周向力D、蒸汽压差15. 汽机中反动度为0.5 的级被称为:()。

A、纯冲动级B、带反动度的冲动级C、复速级D、反动级16. 冲动级动叶入口压力为P1,出口压力为P2,则P1和P2有()关系。

A、P1<P2B、P1>P2C、P1=P2D、P1=0.5P217. 在反动级中,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蒸汽在喷嘴中理想焓降为零;B、蒸汽在动叶中理想焓降为零;C、蒸汽在喷嘴与动叶中的理想焓降相等;D、蒸汽在喷嘴的理想焓降小于动叶的理想焓降。

18. 评价汽轮机热功转换效率的指标为()。

A、循环热效率B、汽耗率C、汽轮机相对内效率D、汽轮机绝对内效率19. 提高蒸汽初温,其它条件不变,汽机相对内效率()。

A、提高B、降低C、不变D、先提高后降低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余速利用系数增加,级的轮周效率()。

A、增大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21. 纯冲动级内能量转换的特点是()。

A、蒸汽只在动叶栅中进行膨胀B、蒸汽仅对喷嘴施加冲动力C、喷嘴进出口蒸汽压力相等D、喷嘴理想焓降等于动叶理想焓降22. 已知蒸汽在汽轮机某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为40 kJ/kg,该级的反动度为0.187,则喷嘴出口的理想汽流速度为()。

A、8 m/sB、122 m/sC、161 m/sD、255 m/s23. 关于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设法增大重热系数可以提高多级汽轮机的内效率;B、重热现象是从前面各级损失中回收的一小部分热能;C、重热现象使得多级汽轮机的理想焓降有所增加;D、重热现象使机组的相对内效率大于各级的平均相对内效率。

24. 采用蒸汽中间再热循环后,与朗肯循环相比,可以提高汽轮机排气()。

A、温度B、干度C、压力D、湿度25. 在各自最佳速比下,轮周效率最高的级是()。

A、纯冲动级B、带反动度的冲动级C、复速级D、反动级26. 造成火力发电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锅炉效率低B、汽轮机排汽热损失C、发电机损失D、汽轮机机械损失27. 下列哪个指标不能单独表征凝汽式电厂的热经济性()。

A、电厂热效率B、电厂标准煤耗率C、汽轮机发电机组热耗率D、汽轮机发电机组汽耗率28. 除氧器的滑压运行是指()。

A、除氧器运行压力随汽轮机进汽参数的改变而变;B、除氧器运行压力随给水箱水位的变化而变;C、除氧器运行压力随机组负荷与抽汽压力而变;D、除氧器运行压力随凝结水泵的工作压头而变。

29. 进行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时,一般采用的顺序是()。

A、先“由外到内”,再“从高到低”B、先“从高到低”,再“由外到内”C、先“由内到外”,再“从低到高”D、先“从低到高”,再“由内到外”30. 在相同能量的下列射线中,下列哪种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A、α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质子31. 利用核能发电的过程()。

A、核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B、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核能→电能;C、水和水蒸气的内能→核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D、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核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电能。

32. 目前我国核电厂主要的反应堆型是()。

A、压水堆B、沸水堆C、高温气冷堆D、快中子增殖堆33.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C、原子核在分裂或者聚合时释放的能量叫做核能;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34. 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根据目前的科研水平,你认为以下关于原子弹和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能控制裂变的反应速度B、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C、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D、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35. 控制棒是操纵反应堆、保证其安全的重要部件,它是由能()的材料制成,主要的材料有()。

A、强烈吸收中子硼和镉B、慢化中子镍和铬C、屏蔽中子铅和钢D、强烈吸收中子镍和铬36. 电厂实际生产的整个能量转换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存在着各种损失,为此以各种效率来反映其()。

A、不同阶段的初焓和终焓的比值B、不同阶段的可用热量的大小C、不同阶段的输入能量转变为有用能量的利用程度D、不同阶段输入热量的大小37. 电厂实际生产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在数量上以下列哪种热量损失为最大?()。

A、锅炉损失B、汽轮机内部损失C、管道损失D、冷源损失38. 其它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压力,循环效率的变化将:()。

A、提高B、降低C、不一定D、先提高后降低39. 其它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参数会使:()。

A、锅炉效率提高B、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提高C、循环热效率提高D、汽水管道及加热设备效率提高40. 采用中间再热的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