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0后创业演讲稿

80后创业演讲稿

80后创业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亮出我们的勇气与魄力,走上自主创业的征程!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就拿2012年来说,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达680万人,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但是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以创业推进就业,走上了自主创业的征程。

前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当时间的主人,命运的主宰,灵魂的舵手。

而创业就解释了这个定义。

这很简单,其实就像许多人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样,因为太爱这件事才会去做,而不是因为别人一句话,头脑一热就去做了。

所以创业就是自己更多的把握自己的人生,常常告诉自己“Justdoit”。

我一直觉得我们“人生的最后”存在着是两种可能:做与不做……一种是多年以后,当你回忆起某一段时光的时候,你仍然激情澎湃,对自己的成功,魄力予以肯定。

而另外一种就是后悔自己当年犹豫不决,错失了许多机会,后悔没有去做。

创业可谓是一条艰难且漫长的道路。

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失败可能意味着你即将成功,而成功意味着你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穷人缺什么:表面缺资金,本质缺雄心,脑子缺观念,机会缺了解,改变缺行动,事业缺魄力。

下面我想仅以个人拙见来重点谈论一下每个人在创业之初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第一,有没有资金;第二,有没有经验;第三,有没有团队。

对,这就是创业者面对的三个迫切于解决的重要问题。

可是现实的情况就是,大多数人有的只是一时的热情或是一些不付出具体行动的空想。

他们并没有站在自己的位置,看看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或者说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拥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觉得想要创业的同学可以好好打量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了。

资金是创业者面对的首要问题,就业肯定会为你带来稳定的收入,那样的话的确不用像创业者担心中午盒饭的质量……可是你无法保证在你筹集好资金以后,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会改变,到最后只落了一个“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下场。

所以你可以试试用别人的钱来创业,我的意思是融资,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十个,一百个,那你将拥有你无法想象的力量了。

你可以用你的美妙的想法,创意的点子去吸引别人的钱。

但是各位请注意,这意味着你的想法有足够的吸引力。

然后对于创业者的经验。

包括你的决策能力,选择能力,执行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说到这里我想起李开复先生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借用别人撞的头破血流的经验作为自己的经验,而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要用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的经验才叫经验。

创业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为天下人先”。

等一件事被所有人认为是机会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机会了,要学会借用别人的经验,摸索着前进,在黑暗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光明。

最后是团队,团队成员的互相理解也不可或缺。

我所理解的优秀的创业团队并不是那些最优秀的人集中在一起,而是最合适的人凑在一起。

所以你要时刻去寻找自己生活中与你有共同语言,共同目标的人。

包括你的亲人,同学,朋友,也许他们很多方面不是那么优秀,但将在你的团队中担任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所以说我们其实已经拥有了许多条件,为什么不试一试?作为一名大学生,读书得到的不仅是一张文凭,更多的应该是知识和技能的增长。

年轻的我们,一定要趁自己内心激情满满,大脑具有非常活跃的创新思维的时候漂亮的干一把,把你大脑中的那个创意的点子章显出其众不同。

所以要是你真的准备好了,那就策马扬帆,适时起航。

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梦有了,就要去做。

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同学们,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亮出我们的勇气与魄力,大胆的去放手一搏。

我相信:成功的号角终将在胜利的彼岸奏响!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各位老师、前辈、设计界同事、还有未来的设计师朋友们,大家下午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早晨设计的魏来,我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设计教育,也没有上过大学。

但是1997年4月我在北京西城区一条小胡同的我的家里,创始了早晨设计这个品牌,出乎意料的是2003年它竟然开始在北京小有名气了,到了今天,早晨设计已经跻身中国赫赫有名的那些设计公司的行列里了。

两个月以前,视觉同盟的廖翔、樊鹏两位先生邀请我在本次论坛上,以《设计师的创业之路》为题为大家做这个演讲,我想一定和我的这个创业经历有关。

其实在这十几年中,我先后在不同的行业里创办过4个企业,今天它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拥有良好的企业生态,只是“早晨设计”这个企业比较特别,最大的特别就是这个企业发展得很慢,真的很慢,如果不是设计能给我带来这么多快乐的话,还有就是我在设计业的理想远没有实现,也许我早就放弃了,可能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特色和魅力。

在创意产业梦想满天飞的今天,客观的说,我们的整个行业还没有找到一个非常明确的将创意产业化的好方法。

既然是未知的,这个行业就有充满诱惑。

要知道设计行业是今天唯一几个没有第一品牌的行业之一。

去年我为一家在中国建筑装饰行业排名第76的企业做品牌规划的时候,发现那个行业排名前五的企业,它们的年营业总额只占整个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百分之3到5。

如果统计到那些没有营业执照的装修队的营业额,肯定不到百分之一。

这就是说我们所在的设计行业仍然是一个尚未被开采的金矿,我们现在拼命加班所争抢的业务,不过是覆盖在这个矿山上面的浮土,我相信很多人等不及看到矿山被打开的时候,就已经被累死了。

那简直是太可怜了。

既然是一个只见森林而不见大树的行业,在今天我们讨论设计师创业之路的话题,我相信如果我们继续讨论怎样多打造出一些设计作坊的话,很定是一些无趣的话题,这不是包括我在内今天在座的这些著名作坊的创始人们所关心的事情。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用更大的胸怀面来对我们的行业吧。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我经常接触一些刚刚走出校园的设计师,我感觉他们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和理解,仍然不能拂去覆盖在矿山上面的浮土。

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几年中国设计院校的毕业生展吧,是不是越来越像行为艺术沙龙呢?我认为在这样的思潮下,我们的后继者距离行业产业化会越来越远。

最后会把少年天才带到一个小众化的自娱自乐的世界里。

下面我来朗诵一段在某一年某大设计院校的毕业生展上的一段前言,它是这样说的:设计师是幻想着也应该是实干家,是艺术家也应该是工程师,是创意的来源也是结果的实施人,是信息的传译者也是信息的主创者……我认为这样过度夸大设计师地位的思想,不仅违背了现实,而且违背了社会专业化分工的规律,这最容易造就设计师自大而不容易合作的陋习,其实正是这样的自我膨胀,虽然让这个行业大师满天飞,但大企业却寥寥无几。

作为一个设计企业的经营者,我平心而论设计工作只不过是社会分工的一小部分,设计业的从业人员在素质方面也并不比社会其它行业的从业人员拥有明显的优势,那种没有根据的优越感,无缘无故的自大情绪,恰恰说明了我们对自己行业的肤浅认识。

而恰恰相反的是,我们行业中无论是某些专家还是某些从业者,经常经常高呼这创新和创意的旗帜,经常运用听起来千真万确道理,却毫无现实操作可能的理论,给社会生产,信息传播制造麻烦,很多都是源自我们大家对经营的无知。

于是我有一种冲动对于这个演讲,这个有关设计教育的演讲,这个有关设计师创业之路的演讲,我希望在座的前辈们能够静下心来听一听像我这样一个晚辈诚信的呼吁,因为你们天天在培养者我们行业的后继者。

他们应该在经营理念上面强于我们,于是这个行业才有可能变为产业。

A.我的第一个观点:设计的本质是一门服务性的生意在唐骏先生的一次演讲时他这样解释什么是商业,他说商业就是赚钱,不赚钱就是慈善。

那么作为听众的我,马上联想到了我自己的行业,商业设计不就是赚钱的设计,首先能帮助客户赚钱,其次帮助设计师自己赚钱。

可是我们的行业从业者,往往是视赚钱如可耻,起码他们在嘴上是这么说的,虽然我深知他们可能心里不是这么想的。

但是他们的做法真的确实如此:比如设计师在创意的时候,根本不考虑客户的现实能力;行业里还常有这样的事情,两个公司互相竞价到白送的地步,这无异于涸泽而渔,对行业发展是破坏。

我在一次大学里面的演讲时这样解释设计:设计就是有人雇佣一个人做事;雇佣一个叫设计师的人做事;雇佣一个叫设计师的人帮他做事;雇佣一个叫设计师的人帮他做他想做的事。

作为一个设计师,首先要考虑和接受的是:客户的目的,客户的能力,客户预算以及市场的现实条件。

超越这些客观条件的任何假设,可以说是纸上谈兵,其中不现实的是不现实的。

我们的设计师经常会在辩论中搬出某些极端的个案来证明自己的冒险是伟大的创意,比如苹果,比如贝纳通,比如哈里戴维森……但是请大家仔细的审视一下我们的客户,他们不是乔布斯,他们不是贝纳通,他们更不是哈里戴维森,我们的客户没有能力在目前这个阶段实现你的假想。

而且你还要想一想,如果苹果公司永远失去了乔布斯,那么这家公司公司该怎么办?它在纽约证券交易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将会怎样?我认为过度的个性和反市场规律的行为对于投资人和这个企业来说都是冒险的。

而设计师对这样的故事总是情有独钟,这是他们对资本市场的无知所造成的认识局限,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资本都是无法补充的弹药,如果消耗的资本不能及时得到利润的补充,这个企业很快就会因为贫血而死去。

作为设计企业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的设计作品不能及时换回应得的市场回报,如果我们把时间都浪费在争论,互相猜测甚至是南辕北辙的努力之中,设计企业的发展自然就很非常缓慢,经营不善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在设计师走上创业之路之前,他们必须对商业社会的游戏规则稍有了解,他们应该懂得设计的本质是什么?设计能给客户产生怎样的价值?设计创造的回报从何而来?设计企业的运营模式将是怎样?B.我的第二个观点是:设计有两个作者成功的设计至少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者,而排列在第一位的作者肯定不是设计师,而是客户。

我想在座的诸位专家一定都参与过奥运会的设计活动,那么请问你们的设计难道没有接受过刘淇书记、刘敬民市长、蒋孝愚副主席的建议吗?客户是设计的投资人也是设计最早的创意人,很多情况下设计师只是一个专业执行人的角色,另外在大型的设计任务里,还会有大批的市场调查专家、数据分析专家、传播专家等等其它专业的人、帮助设计师完成工作。

因此走向创业之路的设计师应当具备良好友善的与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我认为与人合作与相反的观念合作,是我们未来的设计教育里尤为重要的部分。

它需要具备的能力不是主观和感性,而是逻辑和协调能力。

而在现实的工作中,设计师如果想要争取到领导地位,也是这些能力发挥的作用。

而所谓另类的、小众的、不妥协的设计,因为缺少社会帮助,面对这个市场来说是没有什么商业价值的作品。

C.我的第三个观点:设计作品不同于艺术作品设计师总是以标榜自己为艺术家为荣,恰恰这个习惯是致命的错误,它阻碍了设计行业成为产业的步伐,因为设计作品永远不同于艺术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