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病例报告
常见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
直接死因部分填写的是临死前的表现、症状、某一
综合的症状群或非特异性表现,如呼吸衰竭、心力
衰竭、肝昏迷、休克、内出血、尿毒症、败血症、 酸中毒、早产、窒息等,而未进一步追根填写死亡 原因。
填写“老衰”(或老死)、“病亡”、“猝死”、
“暴死”、“来院已死”或“死因不明”等,而背
死因链/死亡顺序
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5年
10年
Ⅰ(a)肺心病
(b)肺气肿
(c)慢性支气管 炎
Ⅱ
30年
死因链/死亡顺序
死亡原因 Ⅰ(a)路内损伤 (b)颅骨骨折 (c)行人在道路上行走 意外被卡车撞倒 Ⅱ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死因推断
死因推断的原则 死因推断的步骤 死因推断的方法
死亡原因
症状:即并对病人引起的主观不舒服,不正
常的感觉或某些病态的改变称为症状。如: 头疼、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体征:医师通过对病人体格检查而得到客观 表现称之为体征。如:杂音、罗音、肝脾肿 大等。 临死方式:呼吸衰竭、全身衰竭等
根本死因
根本死因:
(a)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中最早的那个疾 病 或损伤,或者
杀。 类型主要包括: 运输事故: 涉及人员、运输工具、事故发 生地点、事故方式等 意外跌倒: 明确没有任何可能发生跌落的 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如为跌倒致长期卧 床也应报告 意外窒息: 多指婴幼儿意外被床上用品或 大人身体闷死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中毒: 应区别给错、服错或药物过量以及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类
应尽量报告疾病的性质(急性、慢性)、病原体、传播方式、
侵害部位等,如结核性脑膜炎,急性阿米巴痢疾,志贺菌性 痢疾等 。
痢疾 :应填写其性质和病原体 由于志贺痢疾杆菌引起的志贺氏菌病:A03.0 细菌性痢疾NOS:A03.9 急性阿米巴痢疾:A06.0 腹泻、胃肠炎 :应明确指出有无传染性 破伤风 :应尽量报告引起损伤的原因
银屑病 正确
废止的诊断:美尼尔氏综合症
迷路水肿,梅尼埃氏病。
常见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
死亡原因未填写:
死亡原因部分为空白,没有填写任何死亡 原因。
死亡原因逻辑顺序错误:
常见“流水账”式书写,将各种死亡原因 罗列在死亡证明书上,一行填写多个死亡 原因,没有顺序和关系;或顺序颠倒、混 乱,不讲填写规律。
某女性患者,患卵巢恶性肿瘤1年后行切除术,
半年前发热、胸痛,查出肺继发性肺癌
c. 卵巢恶性肿瘤
*根本死因:卵巢恶性肿瘤
病例讨论(3)
某女性患者,患风湿性心脏病5年,3天前在
二楼擦玻璃窗时不慎坠落,颅骨骨折后死亡。
Ⅰ a. 颅骨骨折
b. 从楼上不慎跌落
恶性肿瘤 脑瘤:尽量区别“良性、恶性”或组织形态 学的情况 白血病:注意填写急性、慢性等情况以及形 态学情况 尽量不使用“可疑”等描述,对填写“怀疑” 或“可疑” 恶性肿瘤的诊断要慎重
精 神 疾 患
精神疾患的诊断应由专业医生作出。
精神病人的自杀 :是否处于活动期? 精神病人的意外死亡 :是否处于活动期
大量饮酒后突然死亡 :需排除酒瘾综合征和
自杀。
循环系统疾病
应报告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等
例如:
心脏病 :详细报告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
心脏病及其原因
脑血管病:应报告准确的疾病诊断及脑血管
病后遗症的影响
呼吸系统疾病
应填写疾病的性质、部位、病原体及其他致
病的原因 肺炎:特别注意对新生儿和老年人肺炎的 准确诊断和报告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常常引起 肺心病而死亡,应同时报告
死亡病例报告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病科 王青聪 2010.3.23
主要内容
死亡原因
根本死因
死因链/死亡顺序
死因推断
疾病命名和分类
死亡原因
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
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 况。 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 或呼吸衰竭。
疾病的命名和分类
疾病的命名:是对每一个观察到的疾病必须给出一
个独立的标题名称,使之与其他任何不同的疾病均 具有不可混淆的、明确的区别。疾病命名本身就是 一种分类,是最细的疾病分类。 例如:呼吸道结核病,经显微镜下痰检查证实伴有 或不伴有痰培养:A15.0 胃体恶性肿瘤:C16.2; 食道胸部恶性肿瘤:C15.1 行人在公路与重型卡车碰撞中损伤:V04.4 酒精的意外中毒(家):X45.0
外源性呼吸系统疾病:应同时报告致病因 子如尘肺、有机物、化学物质等
消化系统疾病
应同时报告疾病的性质、部位及并发症
等
溃疡:要明确报告部位,不要笼统写为
“上消化道”
慢性肝病和肝硬化: 应尽量报告更早
的原因
孕产妇死亡的定义
孕产妇死亡是指处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
42天之内的妇女,不论妊娠期长短和何种受 孕部位,由于任何与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 或由此而加重了的原因导致的死亡,但不包 括由于意外或偶然原因导致的死亡。
部、四肢等)、中毒的程度(轻、中、重)
等情况。
损伤中毒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外部原因指造成上述
损伤中毒的原因。首先应明确报告是意外的
损伤中毒,还是自杀或被杀,然后尽可能详 细报告外部原因。如确诊有困难及对损伤或 中毒原因有疑点,应如实填写“不明原因 的……”以供引起重视。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性质:是指意外的损伤中毒,还是自杀或被
早产、窒息一般不做根本死因
不包括 :新生儿破伤风、先天异常、内分泌、 营养和代谢疾病、肿瘤、损伤中毒
新生儿病--有关概念
新生儿死亡:是指活产儿在出生后未满28整天
内的死亡。
早期新生儿死亡:出生后未满7整天内的死亡。 晚期新生儿死亡:出生后活满7整天但在未满
28整天内的死亡。
超过28天的婴儿死亡,如果医生认为其致死疾
列疾病或损伤的发生链条,并按先后顺序排 列,并可以合理解释。 顺序: 是指分别记入死亡医学证明书第Ⅰ部 分逐行上的两个或多个情况,每个情况都要 记住其上一行的另一情况可接受的原因 可以认为两者同等意义。
死因链/死亡顺序
疾病: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损伤中毒: 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
病的起源是在新生儿期内,仍应报告这一顺序 关系。超过一周岁的婴儿不再考虑新生儿期的 情况。
诊 断 不 明
一般不应出现,医生或统计人员应尽量
搞清查死者的致死原因。实在无法获得,
可以在调查记录中报告其家属的叙述。
诊断不明不应作为根本死因。
损伤中毒
临床表现:主要指损伤中毒的性质(如
骨折、脏器损伤、烧伤、中毒、毒性效 应等)、损伤的具体部位(颅内、胸、腹
正确服用的有害效应 自杀: 尽量报告自杀的方式及原因,如:
自杀方式(服毒、自缢、跳楼等);自杀原
因(家庭、社会、经济等)
常见“死亡医学证明书”书写容易出现的错 误
正确的书写应为: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
俗称:儿麻后遗症
简称:慢支、上感、呼衰、肺脑、甲亢、肾衰、心衰、
乙肝、酒肝、药肝、再障、急粒、急淋、冠心、风心。 正确 正确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牛皮癣。
先天异常:必须是自出生时即存在,对于年
先天异常
龄较大的者报告死于先天异常,则必须写明 “先天性”。
应尽量报告严重的先天异常。 一般先天异常致死,实际上是放弃治疗或放弃喂 养的后果。 先天性心脏病 :应尽量写出具体的心脏病类型, 如:法乐四联症、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等。 当无法判断是否为先天异常时,应写明死者的实 际年龄(按周岁、月、日计算),尤其对婴儿、新 生儿更是如此。
死因推断的原则和步骤
原则:1、以所收集的调查资料为基础。
2、充分考虑推断依据对所推断死因的 支持程度。 步骤:1、收集、分析死者生前主要症状和体征;
2、辅助检查报告; 3、治疗资料; 4、作出死因推断。
死因推断的方法
方法:1、从流行病学观点考虑。 2、从临床医学角度观点考虑。 流行病学观点:年龄、季节、地理和职业。 临床角度观点: 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势急缓和病程长短。 体征和后遗症。
面调查记录未填写生前病史或没有做出死因推断。
常见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
全身性疾病情况,如高血压、风湿热、动脉
硬化、糖尿病等,出现与之相联系的脑出血、 脑梗死、昏迷、瘫痪等具有特异性的疾病情 况,但予以未报告或报告不当。
传染病而未核实具体病种,肿瘤而未明确良
性或恶性及原发部位,未特指的心脏病,未 特指的先天异常,未特指疾病的孕产妇死亡。
活产
活产是指不论妊娠期长短而自母体完全排出
或取出的受孕产物,他在母体分离后能够呼 吸或显示任何其他生命证据,如心脏跳动, 脐带搏动或随意肌的明确运动,不论脐带是 否切断或胎盘是否附着;这样出生的每一产 物一律看作活产。
新生儿病
主要指“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
报告时应注意:
包括起源于围生期但在以后发病及死亡的情况 首先尽量报告围生儿本身的疾病,其次报告母体 情况对围生儿的影响
他疾病,乙肝与肝癌除外) 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的疾病:脑血管病、冠 心病、慢性支气管炎。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后遗症:疾病或损伤开始后一年级以上发生 的死亡倍加定为由于该情况的一个后遗症或 残留效应所引起,而不管疾病/损伤从开始至 死亡的间隔。
常常不作为根本死因的情况
继发性疾病:继发性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
孕产妇死亡再细分为两组
直接产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