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复习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参考资料(三)9.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5分)(二)文言文阅读。
(16分)(2017年泉州质检卷)[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
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
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
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①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
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平日皆恂恂②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③,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
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选自《曾国藩家书》)注:①嚣嚣:喧哗,吵闹。
这里指沸沸扬扬。
②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③不售:不中。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B.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C.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D.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6.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四时俱.备俱②夕日欲颓.颓③或.好作诗古文或④恐.因愤激之久恐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分)(2)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3分)8.所谓“见字如面”,就是“读这封信的内容就像是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
甲、乙两封书信“说话”的内容及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
(4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
(19分)(2017年福州质检卷)【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子城西北隅①,雉堞②圮毁,蓁莽③荒秽。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④江濑⑤,幽阒辽夐⑥,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⑦之暇,被鹤氅⑧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⑨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⑩。
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吾四年之间,出滁上,移广陵,入西掖,到齐安郡⑪,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注释】①隅:角落。
②雉堞:城墙的泛称。
③蓁莽:丛生的草木。
④挹:收取,得到。
⑤濑:流得很急的水。
⑥幽阒:幽静。
辽夐:辽阔。
⑦公退:办完公事。
⑧鹤氅:羽毛织成的道袍。
⑨第:只。
⑩稔:这里指一年。
⑪滁上、广陵、西掖、齐安郡:均为作者贬谪之处。
7.请用“/”为【乙】文画线部分断句。
(断2处,2分)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8.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⑪野芳.发而幽香()⑫觥.筹交错()⑬不可具.状()⑭被.鹤氅衣()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⑪日出而林霏开⑫宜围棋,子声丁丁然10.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甲】文第一段描绘了山间早晚与四季不同的自然风光,以此表现“山水之乐”。
B.【甲】文第二段描写的太守宴,食物就地取材,意在夸耀滁地富足,表明野餐的奢华。
C.【乙】文第一二段写楼外风光以及楼内闲适生活,表现作者高雅不俗的志趣。
D.【乙】文第一段画波浪线部分运用骈句,生动描绘了竹楼内外各种声响,琅琅上口,极富诗意。
11.两文都写于作者贬官期间,但两文同中有异:它们都表达了作者面对贬谪的心态。
【甲】文还表达作者的胸襟;【乙】文文末则含蓄表达作者的感情。
(6分)(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16分)(2017年三明质检卷)【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
晏子②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③,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注】①景公:齐景公。
②晏子:名婴,齐国宰相。
③士既事者兼月: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
7.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
(划二处)(2分)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8.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3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皆朝.于齐()(3)公被.狐白之裘()9.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闻.寡人之耳者寡人闻.命矣B.时时而间进晏子入见,立有间C.皆以美于徐公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如土石何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雨雪三日而不霁。
11.通读甲乙两文,完成填空。
(4分)甲乙两文都写了臣子劝谏君王的故事。
甲文中邹忌用设喻说理,讽劝齐威王要;乙文中晏子用“”(用原文词句回答)的做法暗示齐景公,使齐景公明白了。
(五)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16分)(2017年龙岩质检卷)(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乙)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
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唐太宗论止盗》)5.解释加点词。
(4分)(1)渔人甚异.之(2)屋舍俨然..(3)故.不暇顾廉耻耳(4)或.请重法以禁之6.与乙文“或请重法以禁之”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以.光先帝遗德 D.策之不以.其道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8.甲乙两文都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请说出两者的区别。
(3分)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一)(16分)6.(4分)(1)逆流而上(2)延长(3)看,回头看(4)就是7.(3分)A8.(4分)(1)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
(2)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9.(5分)第一问: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
第二问:危壁出泉;疏竹掩映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二)(16分)5.(2分)B6.(4分)(1)全,都(2)坠落(3)有的人(4)担忧,恐怕7.(6分)⑪(3分)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自”、“复”“与”各0.5分)⑫(3分)希望你们(诸弟)一定要仔细思考我说的话并深刻反省自己呀!(“务”、“省”各0.5分)8.(4分)(4分)甲文侧重描绘山川的自然之美,以此表明自己娱情山水的志趣。
乙文侧重阐述戒除傲气自满之气的道理(或:告诫诸弟为人处世的道理),表达自己对诸弟的殷切希望。
(意思对即可。
)附:【乙文译文】三房十四叔不是不勤读,只因傲气太盛,自满自足,便不能有所成就。
京城之中,也有不少自满的人,有见识的人看见他们,不过冷笑一声罢了。
又有当名士的,把科名看得和粪土一样,或者喜欢作点古诗,或者搞点考据,或者好讲理学,沸沸扬扬自以为压倒一切。
有学识的人见了,认为他们的成就也没有多少,也只好冷笑一声罢了。
所以我们用功,去掉傲气,力戒自满,不为别人所冷笑,才有进步。
弟弟们平时都谨慎退让,但多年小考没有中,恐怕是因为愤激已久,以致产生骄惰的习气,所以特别写信告诫。
务必要仔细想一想我说的话深切地省察!幸甚幸甚!(三)(19分)7.(2分)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8.(4分)⑪香花⑫酒杯⑬详细⑭通“披”,穿9.(6分)⑪太阳出来了,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关注点:霏、开)⑫(小楼上)适宜下围棋,落子发出丁丁的声音。
(关注点:宜、围棋)10.(3分)B(“奢华”应改为“简朴”)11.(6分)旷达(豁达、随遇而安)与民同乐愤慨(不满)(四)(16分)7.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每处一分)8.(3分)(1)确实,的确(2)朝见(3)通“披”,穿(每小题1分)9.(3分)C10.(4分)⑪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1分)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1分)⑫夹雨带雪一连下了很多(三)天(1分)还不见晴。
(1分)11.(4分)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自身经历)(1分,意对即可)广开言路,修明政治(1分,意对即可)古之贤君(1分)作为君王要推己及人,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疾苦,不可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