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胖子和瘦子

胖子和瘦子


.
8
胖子和瘦子在相遇的前几分钟里彼此自然地流露出友谊的 真情,两人坦诚相见。但是瘦子得知老朋友己是远远高过 自己的三品文官时,他的脸色突然发白,呆若木鸡,一会 儿便露出了馅媚的笑脸,不由自主地藏起了真情。尽管胖 子并不希望他如此,他依然不由自主地露出奴性的嘴脸。 沙俄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大人物”身上特有的那种严厉、 威慑的态度使下属形成唯唯诺诺、馅媚取宠、卑躬屈节的 积习。它已经深深地烙在下等小官吏的身上,成为对“大 人物”态度的一种不自觉的条件反射。契诃夫就是通过这 样一件极平凡的小事鞭挞了病态社会及“大人物”的可恶, 对他们的奴性给予了嘲笑,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俄罗斯官 场社会等级制度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畸形、病态关系的 痛恨和对于丧失人类尊严的“小人物”的怜悯。
“不对,亲爱的,再往上提,”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 了……有两枚星章。”
.
6
刹那间,瘦子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他的脸往四下里扭动, 做出一副喜气洋洋的笑容。似乎是,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直冒金 星。他本人则蜷缩起来,弯腰曲背,矮了半截……他的那些箱子、 包裹和硬纸盒也在缩小,皱眉蹙额……他妻子的长下巴拉得更长, 纳法奈尔垂手直立,扣上了大衣上所有的纽扣……
“我,大人……非常高兴!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忽然 间,青云直上,成了如此显赫的高官重臣!嘿嘿,大人!”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何必来这种腔调!你我是儿 时朋友--何必来这一套官场里的奉承!”
“哪儿行呢……您怎么能这么说,大人……”瘦子缩得更小,嘿嘿 笑着说,“大人体恤下情……使我如蒙再生的甘露……这是,大人, 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妻子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 说……”
.
7
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想:榨出奴性灵魂的毒素。
契诃夫生活和创作的时代,农奴制的残余势力依然存在,资本 主义的毒素在全国蔓延,沙皇专制统治变本加厉,整个社会矛 盾重重,在高压的政策下,呈现出停滞不动的局面。由于长期 以来的思想压制,人们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奴性心理:自轻 自贱、意识不到人的尊严,对权势和金钱的顶礼膜拜。契诃夫 一生最痛恨的便是庸俗和不知自尊的奴性。他一生向往自由, 他心目中的自由是要摆脱市侩的、奴隶制的和私有制的一切习 惯、情感、规矩和传统,摆脱人们世代相传,仿佛已经渗入血 液里的一切。 《胖子和瘦子》作品,主要从弱者与强者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 间的场面中来揭示出一种显在的奴性心理。《胖子和瘦子》仅 仅描绘了一对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在车站偶然相遇时的一幅画面, 就深刻地揭示出小人物奴性心理的根深蒂固。
.
5
节选片段:
“喂,朋友,你生活得怎么样?”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问道, “在哪儿供职?做多大的官啦?”
“在供职,我亲爱的!升了八品文官,已经做了两年了,还得了 一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金不高……咳,去它的!我妻子给 人上音乐课,我呢,工作之余用木料做烟盒。烟盒很精致!我卖 一卢布一个。若是有人要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给他便 宜点。好歹能维持生活。你知道,原来我在一个厅里做科员,现 在把我调到这里任科长,还是原来那个部门……往后我就在这里 工作了。噢,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胖子和瘦子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班级:13级小教音乐 学号:131340142 姓名:党博
.
1
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
契诃夫(1860年1月29
日-1904年7月15日) 代表是作俄品:国 的 世 界 级 短 篇 小 说 巨 匠 , 是 俄 国 19 《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草原》
.
3
主要人物:
“胖子”——米沙
“胖子”,三品文员,他是一位富有的、心满意足的人。得过 两枚星章。“胖子”与“瘦子”,小时候是同学。“胖子”小 时候的外号叫赫洛斯特拉托斯。
“瘦子”——波尔菲力
“瘦子”是一位事业不如意的八品文官,与同学“胖子”比起 来,生活窘迫得很。 “瘦子”有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那 是他妻子;还有一个眯起一只眼睛的、高个子的男学生,那是 他儿子。
.
9
艺术特色:
1、“空白”艺术 契诃夫的小说不遵循结构上的完整,不去执著交待事 件的来龙去脉,而是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封闭结构,在 文章的开篇和结尾呈现一种结构性的空白与省略。这 种结构性的空白放到整个框架结构上就突破了文章的 封闭系统,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 半山腰式:契诃夫小说的开头,突破了传统小说结构 的封闭系统,选择在事件的中途开始展现其风貌,就 好像爬山爬到半山腰,然后带领读者前瞻后顾地领略 大山的整体面貌一样。这种方法,用作者自己的话说, 就是“一个故事撕开两半,丢掉开头的一半,从故事 的中间写起”。而这“半山腰”的落脚点的选择,契 诃夫处理得很好,留下了令人寻味的空白。
《凡卡》、戏剧《樱桃园》等
.
2
作品背景: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 时期。当时,革命处于低潮,酝酿着1905年俄国第一次 革命,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俄国传播,工人运动正在开展, 为革命积蓄着力量。 19世纪80年代,俄国人民解放运动处于低潮,反革命势 力甚嚣尘上。年轻的契诃夫对黑暗的现实社会深为不满, 但他并没有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反动的书刊检查制度空 前严格,庸俗无聊的幽默刊物风靡一时,因此在19世纪 80年代中叶前,他以“安多沙·契洪特”为笔名写下大 量诙谐的小品和幽默的短篇小说, 但很多是无甚价值的 笑料和趣事,这是由于他当时自己也被迫于生计的压力,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 民主主义优良统,针砭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他是一个 有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
4
内容简介:
瘦子带着他的瘦妻子和眯着一只眼睛的儿子,在火车 站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胖子。热情拥抱,彼此亲吻。 瘦子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的家庭、个人现在的情况。 整个画面中气氛亲切、热烈而又和谐,基调明朗、清 丽而迷人。
另一副画面是,胖子说自己已经做到三等文官,并且 有了两个星章。这使刚当了科长不久的瘦子大吃一惊, 十分地尴尬,十分地惭愧之后,又十分地佩服,十分 地阿谀奉承,以至弄得胖子直恶心,只好扭头伸手告 别,在瘦子一家毕恭毕敬的目送下离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