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朝节日

唐朝节日


七夕
夏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七夕之夜,人们摆设花果酒脯之类的祭品,轻奏琴弦,对 天乞祈。《开元天宝遗事》载:“陈瓜果酒饭,以祀牛女 二星。”“动清商之典,宴乐达旦,士民之家效之。”妇 女们则以穿针引线的方式向织女乞巧,希望有一双像织女 那样的巧手。唐人林杰《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手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从汉魏开始,民间就有在七月七日中午晒书、晒衣服 的风俗。 “乞巧” 抓蜘蛛
人日
• 正月初七,唐庭常在人日宴有 剪彩为花、树、为鸡等,栩栩如生,若人日恰兼 立春,则剪双彩。人们会把各种颜色形状的剪彩 戴在头上,贴在窗户屏风上。唐人也习惯于此日 登高、出游。 • 《人日寄杜二拾遗》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重阳
• 九月九日,唐代定为官节日。官府赏赐,让官员公费自选 旅游线路度假消遣。重阳日,登高、插茱萸以辟邪为古老 习俗。人们除举行登高活动,饮菊花酒,佩茱萸袋,还赋 诗兴致,寄托情怀。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向高处攀 登者即为登高,人们往往借此言情咏志,内容健康高雅。 深秋时节,菊花独放,深受唐人喜爱,可谓“满城尽带黄 金甲”。唐人于重阳时,常邀朋赏菊,置酒赋诗,其乐融 融。人们外出登高,“菊花须插满头归”的“簪菊”称为 流传很久的习俗。而插茱萸又是另外的一个习俗,“遥知 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外,在初唐和盛唐 前期,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小众活动,那就是举行“射 礼”。大家按照规程奏乐、射箭、饮酒、赏罚。以此激励 人们居安思危,不忘武备。
中元

唐代各种宗教盛行,世俗人与佛道信徒都以七月 十五为节日。道教认为,七月十五地官下降,以 定人间善恶。寺院常于七月十五日起盂兰盆法会。 以百物供奉三宝。僧俗大众常在节日集会于寺庙, 既是祭祀,又是娱乐。
社日

社日,由汉至唐,皆有祭祀。在中古唐宋以前, 一直都是民间最盛大的狂欢节。它和农民、土地、 耕作、丰收有着极为深厚的关系。通常以立春和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和秋社。主要有两大活 动:祭祀社神和稷神。然后是“赛神”。百姓唱 歌跳舞,把酒开宴,和社稷之神一起享受新宰杀 的肉食,大快朵颐。开元十八年,令:“天下州 府春、秋二时及释奠,停牲牢,唯用酒脯,永为 常式。”
上巳节

三月三日为唐朝三令节之一,官府拨款,让百官追赏为 乐。皇帝照例赐宴曲江亭,以歌舞升平。人们除了修禊, 主要是寻春郊游,进行“踏青”活动。修禊xì是人们在节 日里纷纷来到江渚池沼的水边,以春水洗涤污垢,以除病 去疾,驱邪避怪,并戏水嬉戏,游玩取乐。踏青是人们相 携来至郊外,寻春赏花,宴饮会友,或促膝谈心,或清歌 吟唱,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明媚春光。逢三月三日,长安 人于此日出城,以致于全城沸腾,热闹非凡。杜甫德《丽 人行》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清明
• 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节,禁火三日,只能吃冷食,故又称 “冷节”。寒食节后两日为清明。由于前后紧连,唐人常将两 个节日合在一起过。唐人重寒食。《唐六典◎假宁令》载: “寒食通清明(休假)四日”。 节日里除冷食外,上坟扫 墓已成风俗,扫墓归来,要戴柳簪发,谓“清明不戴柳,红颜 成皓首”。 寒食清明节,盛行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唐人常常外 出踏青郊游野餐,放风筝。 打秋千是唐朝妇女最喜欢的一项运 动之一。当时的女孩子还会蹴鞠,而唐朝男人更喜欢打马球和 斗鸡。 • 拔河也是必玩娱乐,皇室朝廷都会出面组织大臣们来拔河,因 为古人认为拔河有祈祷丰年、庆祝丰收的作用。
元旦
• 元旦是每年的最初一天,即正月一日,又称为元日、正日、 元正等,颇受唐人重视。在唐代,除夕之夜与元旦之晨是 连袂齐过的,形成了“守岁”的习俗,即人们从除夕之夜 一直欢乐到元旦天明,通霄达旦,彻夜不停。此时,千家 万户合家团聚,大设酒席,同时进行歌舞娱乐,还焚烧纸 钱,祭祀祖先,并燃放爆竹,辟鬼去邪。 • 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是日天子坐早朝受朝贺,臣僚百 官着礼服入朝,朝贺天子。外官都要拜表入贺。民间对元 旦也很重视,正月初一,燃放爆竹驱邪,沿用汉时习俗, 相聚饮酒庆贺,请客喜宴,用桃符以辟恶。
中和
• 中和节在二月一日,《武林旧事》载“二月一 日谓之中和节,唐人最重”唐德宗贞元五年诏: “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 备三令节数,内外有司,给假一日。” 中和 节日,京城之百官进献农书,司农献粮种。禁屠 一日。皇帝与臣僚会宴,宴会奏破阵乐及九部乐, 还演出特制中和乐舞。至晚方散。中央传令下属 各级官员,分别举行宴会庆祝。
端午

唐代,每个月的第五日都可称为端午。但是,以端午 为节日,记载最多的还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亦称端阳节、 端五节、重五节。节日里,人们除吃粽子、饮雄黄酒、系 彩丝、挂香囊外,还举行龙舟竞渡表演和斗百草活动。龙 舟竞渡尤盛于南方水乡,比赛时水上万舟齐发,水浪翻腾, 舟子奋力划船,观众齐声呐喊,声振天地,精彩热烈。斗 百草是比赛谁的花草种类多、品种奇。端午为唐官方节日, 朝廷依照惯例举行宴会,并有大量赏赐。
上元

唐时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上、中、下三 元。逢三元时,禁屠宰渔猎。 上元(元宵节)放灯、 观灯也别具特色。因上元之夜以观灯为主,故亦称为灯节。 唐制,日落坊门关闭,禁止人行。若逢正月十五日前后三 晚,不闭坊门,可外出燃灯、观灯。上元之夜以京师长安 最为精彩,各种彩灯争奇斗艳,观灯的人们倾城而出,前 呼后拥,人声鼎沸,场面热烈。玄宗时为宣扬其太平盛世, 特改上元节为三个晚上,从正月十四夜起,一连三夜狂欢 不止。上元节时,还举行大量歌舞活动,以踏歌为盛,人 们成群结队,手挽着手,踏地为节,边歌边舞,欢乐热闹 的气氛,使人如醉似痴。唐人曰:“新正月圆夜,尤重看 灯时。”
唐朝穿越指南
——娱乐节日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脚穿越到长安。 进城要拿身份证,夜里出门防城管。 见到官员叫大人,谁家儿子这么闲。 饭店没有水煮鱼,想吃牛肉防人见。 娶妻做客先吟诗,银两纸票不是钱。 唐朝穿越指南, 教你科学穿越。
唐穿指南:鸡、狗、猪、羊、牛、马,今天终于生人了(人 日) 唐穿指南:从不开放的长安夜市,一年仅此一次,速来抢购! (上元) 唐穿指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上巳) 唐穿指南:断炊了,大家欢欢喜喜上坟去吧(寒食清明) 唐穿指南:公款不吃白不吃,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 唐穿指南:五色丝线抛,帅哥你往哪里逃(端午) 唐穿指南:七月七日长生殿,美人满屋抓蜘蛛(七夕) 唐穿指南:遍插茱萸少一人,此人正在射菊花(重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