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年整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pptx
(2020年整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pptx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①侃之曾孙也。祖②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 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 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 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三、阅读《马说》片断,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 其.真 无 马 邪 乃 重 修 岳 阳 楼 , 增 其.旧 制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策之不以其道 译句 。 ② 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句 。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 之情。 4.文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 作 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 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 (填相关成语), 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 ;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 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四、
3
5.乙文中,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 中 趣,何劳弦上声”。你认为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 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 【注】①大司马:官名。②祖:祖父。 ③适:满足。 ④融然:和悦的样子。 ⑤畜:通“蓄”。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B.造饮辄尽(到……去) C.潜亦无所辞焉(告辞) D.亦雅咏不辍(停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期在必醉 陈太丘与友期 B、博学善属文 忠之属也 C、或置酒而招之 前人之述备矣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写五柳先生姓字不详,表现了作者对门第观念的蔑视;乙文从人物 的姓氏、门第
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 B.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甲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 慕 荣利”,乙文主
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 但人物形象鲜 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乙文则以“为乡邻 之 所贵”道出人 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 4.用现代汉语 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 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
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
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 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 ) (2)急湍甚.箭( ) (3)猛浪若奔.( ) (4)横柯.上蔽( ) 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比较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 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 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 不 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 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 以 : ② 期 : ③ 劳 : ④ 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1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 甲 段 文 字 中 直 接 表 现 作 者 性 格 和 品 质 的 语 句 是 。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