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风禅意在日本设计中的延伸与流动

和风禅意在日本设计中的延伸与流动

大 众 文 艺大68摘要:日本设计以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设计界取得一席之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作品也大都带有鲜明的日本身份。

在日本的设计艺术中,由于禅宗美学的渗透而愈发显得灵性和深幽,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空寂。

禅宗和设计的结合,已成为日本设计师表现自己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感受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禅宗美学;简素之美;隐喻;空灵虚无; 纯净意象;幽玄日本的设计在世界是有独特魅力的。

其作品往往表现出一种静、虚、空灵的意境,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东方式的抽象。

日本很多大和民族的文化大都是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然而中国当代的设计为什么还不及日本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和风禅意的艺术魅力铃木大拙说:“日本人最擅长的,是用直觉把握最深的真理,并借表象将此极为现实地表现出来。

”[1]日本是世界上受禅宗思想浸染最多的国家,日本设计常以一种传统的东方思维方式和感受力来表现作品,超越对视觉符号表面形式的关注,把人们对于视觉的解读由表及里,深入到心灵。

(一)轻圆融、喜残缺这一审美理念符合禅宗推崇“物体不完整的形态和有残缺的状态”[2]的主张,禅学认为不完全的形式与有瑕疵的状态更能表达精神特性,并衍生出无限的可能性,激发更大的想象空间,而完美的形式易使人只注意形式本身,而忽略内在精神。

(二)淡与简禅宗往往以淡为尚,以简为雅,以惨淡微茫为妙境,化深厚为潇洒,变刚劲为柔和,一洗火气、躁气、锐猛之气而进入一个更深的或更为基本的层次,在恬淡虚无中,展示自然与人生的内在节奏和豁然开悟之境,若要触及有关生命的最终的不可知的真理,其特色必然是静穆和单纯的,舍去非必需之物以接近本质。

[3]现代的日式简约设计更加趋向自然,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生活情趣。

(三)道有心悟获得生命之美禅宗强调顿悟,主张通过冥思方式,以自心自性的“悟”获得生命之美,达到审美境界。

所以禅宗美学拒绝采用具象的手法,而通过写意的方式来隐喻和比拟,同时也反对人工的雕琢和装饰,强调运用纯粹自然的,单纯的材料,并以一种极为洗练的手法来反映内心的冥想。

这种追求自然和纯净的极少主义的写意手法构成了禅宗美学的最为独特的魅力。

[4]二、日本设计中禅意识的融入(一)和风拂面、禅意袭人——谈日本陶艺日本陶艺深受禅宗美学理念的影响,如常利用陶器的破损形态,呈现出一种残缺之美,从残破的陶艺作品中,体现“物盛则衰”,“有生有灭”这一禅宗理念。

1.日本陶艺的简素之美日本的设计崇尚自然、朴实。

注重物体的简素之美,已成为日本设计艺术中一种传统的审美趣向。

日本的陶艺多素烧、熏烧,呈现出泥土的本色,再加上粗糙的质地,随意的形态,无不体现出自然的本色之美。

2.日本陶艺的残缺之美日本陶艺作品多凹凸不平、不规整,往往呈破损形态,体现出一种残缺之美!不完整的空间,往往给人留下些许的伤感,从这些残破的陶艺作品中,很好的体现出物盛则衰的禅宗理念。

3.日本陶艺的非对称之美日本陶艺作品常利用非对称的造型手法来塑造形体,形态看似规整,却又不对称,简朴的造型和单一的色调,看上去静穆袭人,但又折射出内在的张力,这也是“静中的极动”的一种呈现。

(二)返璞归真的品牌设计——无印良品日本有一个很能体现本土风格的品牌—无印良品(Muji)。

“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无印”意为“无品牌”,然而靠着它的质朴简约的纯粹之美,追求低调的无印良品反而成为闻名世界的“无品牌”,做到了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

无印良品的理念是删繁就简、去除浮华、直逼本质、以人为本。

它已经被认为是日本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禅的美学”。

其产品以简洁的色彩、利落的形态与个性化风格为标准,包含趣味十足的创意,简约中注重精神层面的提高,使得无印良品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

三、日本跻身设计强国的法宝——独特气质日本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中,始终信奉“简单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优于喧闹的、轻巧的优于笨重的、稀少的优于繁杂”的这一禅宗理念。

在日本的许多平面设计中你会感到好像雪花静静地飘落。

多是细致的描写,平静的抒情,往往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更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东方式的抽象。

[5](一)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日本的设计作品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

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民族风格,并将这种风格更近一步地推向完美和充实。

在现代高科技冲击中的日本传统并没有消亡,反而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并且作为精神支柱植根于日本当代设计理念中,使日本设计表现出独特的气质,成为别国无法取代的重大特征,是日本跻身设计强国的制胜法宝。

当下设计的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但日本设计的民族风格在这种趋势的发展中却随之增强,就是因为他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设计发展的道路。

(二)对我国当代设计的启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由于历史的渊源,在传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为同样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照系统。

日本在处理传统与现代设计的问题上,更多地从精神上、思想上、功能上来考虑,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走在了设计的前沿,这些不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国的当代设计起步比较晚,设计作品停留在对外国设计中物质层面的模仿上。

中国要想跻身设计强国的行列,就必须要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本质。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对文化的重视只会不断加强,因为设计中带有的本土文化的烙印是人们求得归属感的基础。

四、总结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作为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早已感觉到了这种碰撞对自身设计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作为深谙传统精髓的当代中国设计师,也应该具备融和这种矛盾的设计能力,这样,才能让我们民族的精神,植根于设计理念中,在现代设计中焕发出更新和风禅意在日本设计中的延伸与流动刘春廷 (山东大学 山东济南 250000)理论研究·设计大 众 文 艺69摘要:当今社会的节奏很快,事物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同时也带来了设计的审美观念的变化,功能主义的审美法则已成为过去。

要想“博取关注”,从设计角度来说其灵魂必须是创新的,这同时也是消费人群心理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设计;关注;心理;创新设计与传统的绘画有一定的区别,对其的审美也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美学观念来评价,如果说传统绘画是表达内心世界为主的话,设计就是生活的化妆师。

一、当代设计与功能主义的审美法则功能主义在一段时间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点。

实用、简单的设计之风在一段时间盛行,创造了前工业时期的历史现象——市场里充满了功能主义的种种产品,在生产有限的条件下,“功能第一”发挥了它最大限度的能量,满足了人们当时的实际需求,在美感上又狡黠地把基本的美学原理照顾到了,消费者们在这批量生产的廉价产品中,生活需求的实用性也得到了极大满足,何乐而不为?流行之风形成了一种风格模式时,它给人产生的审美观念也模式化。

功能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功能至上”,在设计中的理念就是“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这一原则下要求设计师不能单纯的以设计随想而来考虑,更多的要考虑成本问题:如何去满足工业大生产,如何为下层人们所需要的价格便宜,东西耐用,质量高等需求,主导的理念就是简朴和节约。

现代设计,大体源于18世纪西方的工业革命,现代设计作为工业革命的响应,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而后,作为一种文化运动,并且对今天仍然有着极强理论指导意义,在现代仍然有广泛影响的是20世纪初期以来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社会心理美国颇有建树的经济学家索斯坦.魏伯伦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他认为人们花费巨资来购买许多器物诸如车子、房子、家具、别墅等等,往往不是出于必然的需要,而这样消费的目的,只是为了博得关注与尊敬。

他发明了“博取关注的消费”一词,以及这一词汇的孪生词“博取关注的休闲”。

世界变迁,物换星移,展示财富的习惯经久不衰,并渐有光大之势。

一场歌剧的开幕式,那些富豪决不错过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所选择的座位往往不是最适宜观看,但却最能向观众亮相。

接着媒体会及时透出某某富豪观看该演出的消息,并配发一些他们漂亮的、无所事事的太太的玉照。

另一些无所事事的有钱闲人则玩味那些照片上的衣饰、项链、钻石等,并效仿着也买上一件并及时的展示给“那个圈子”中的人,以博取心情愉快的关注。

设计如何成为可以“博取关注”的精品?随着生产能力变的的越来越强,人民不再满足仅仅是“用”的简单需求了。

消费的理念从简单的实用功能,开始活跃与新的能让人“关注”元素来引领生活的趣味和时尚,冷冰冰的机器生产让市场的销量逐渐冷落。

功能主义的信条“少就是多”也变成了“乏味”的代言词。

随着不断的社会前进的脚步,后现代主义的张扬,把内心的狂热和激情淋漓尽致的体现和宣泄发挥了出来,市场也从简单变得五光十色、光怪陆离。

但一路看过来,我们也理解了生活需要变化和激情才能不断的引发我门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推动时代的进步,设计在不断的创新中才能找到市场,才能让消费者心动。

消费者主宰着市场,这群有着无数情感的男男女女,他们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中,追求着有情调的生活氛围,要享受生,要有着多彩的人生体验,情感需要的宣泄,需要别人的关注。

好用、廉价和流行这种单纯追求功能的产品使生活充满了冷漠,在有选择能力的情况下眼睛所看到的是更具有新奇、美感、带来快乐和愉悦的设计元素的产品。

让我们再来看看积淀了数千年的欧洲文化,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它的标志性参照物就是伦敦的水晶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著名的香榭里舍大道。

漫步在香榭里舍大道,你可以感受到古典与现代、豪华与气派、高雅与华美、显贵与朴实、喧嚣与幽静、人文与自然的魅力。

在欧洲,巴黎算是它的城市文化与艺术的形象代表,在巴黎,目不暇接的各种艺术展览、服装设计大赛、五花八门的艺术节……使人们随时感受到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尽情领略到文化与艺术的精神面貌。

三、创新是设计“博取关注”的灵魂我们回过头,先来看看设计师们对设计的理解:我们都是极具创造力的,都是与众不同的。

我们让彼此更加完整。

——Dolce & Gabbana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

——武藏野我对于时尚的理解是让人们以更加自我的方式去追寻生活的真缔。

 ——Christian Lacroix设计就是创新。

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就失去生命。

——刘东利工业设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

设计不是个人的表现,设计师的任务不是保持现状,而是设法改变它。

——亚瑟. 普洛斯如果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比较一下,可以看到设计与科研在灵魂上基本一致,那就是创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