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少年宫手工制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乡村少年宫手工制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
沙湾小学乡村少年宫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
(高年级手工制作班)
(2015-2016第一学期)
一、课程名称:手工制作
二、授课对象:四至六年级兴趣爱好者
三、课程类型:艺术类
四、授课时间:每天下午活动时间(一小时)
五、指导教师:赵荣
六、本课程目标:
1.总目标:
手工制作是一门讲究手眼协调的技能,有助于开发大脑智能,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

因此,开设这一兴趣小组,通过一系列手工制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美好的希望。

手工制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闪烁着人类思维的光芒。

它是利用身边材料,采用捆、扎、粘、折、叠、卷、翻、插等手法,表现出各种物体栩栩如生的空间形象。

手工制作充溢着人的创造力、也充溢着一种天真浪漫的、玲珑纤巧的童趣,能起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希望能通过这一学期的手工制作教学,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活动中激发自信心和成就感。

2.活动目标:
(1)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多了解一些关于手工制作的知识,认识手工制作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懂得如何创造性的去美化自然、美化生活。

(2)可以通过这项活动增强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多动手,使想像力、发散思维和创造热情得到迅速提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手工劳动习惯。

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开拓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让知识启迪智慧,使生活更多姿多彩,让课堂成为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

(5)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七、手工制作兴趣小组考核评价简述:
1.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

2.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

3.允许大家反复尝试,作业讲评后修改,获得成功。

八、具体操作:
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制作技巧,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能掌握一门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并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

1.教师简述每一课时手工制作内容,展示材料及必备材料;传授制作基本方法。

2.具体讲解制作的方法;学生训练制作的方法。

3.学生收集有关材料及创造性作品。

九、教学方法:
1.鼓励式教学
儿童在制作过程中(包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后第一反应即“我不会”针对儿童的胆怯心理,我们要求儿童在课堂上把这句话改为“我能行”。

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儿童深刻意识到“我真棒”!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儿童的进步不断鼓励:你真棒!从而提高儿童的自信心。

2.启发式教学
“看一看”首先让儿童看到我们的实物。

“想一想”通过实物,引
导儿童观察,启发儿童思考制作过程以及相关方面的思维扩散。

“说一说”让儿童说出自己制作的想法,并能编出系列故事。

“做一做”通过动手实践,做出自己的作品。

“乐一乐”儿童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怀有快乐的心情。

这种学习儿童永远不会感觉累。

十、展示作品: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讲讲构思及画中图例,以上述标准衡量自己,促进学生发展。

2.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的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为什么好?你认为他有没有创意……
3.将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优劣比较,一目了然,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优点。

同时,将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修改,力求完美。

完美作品展于教室墙壁,装饰班级文化。

沙湾小学乡村少年宫
手工制作兴趣小组
2015年9月1日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