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应变检测报告

低应变检测报告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报告
编号: 2010-047
工程名称:某某工程
工程地点:深圳市大工业区兰景北路
委托单位:某某公司
检测日期:2010年12月13日
123456789
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某某工程
低应变动力检测报告
编号:2010-047
重要提示:1、报告未盖基桩检测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检测、编写、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3、未注册上岗证书或上岗证书超过有效期的报告无效。

4、报告发生改动、换页或剪贴后无效。

5、未经检测单位同意,报告不得部分复制。

6、如对检测报告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
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逾期视为认可检测结果。

目录
封面------------------------------------------------------第 1 页重要提示------------------------------------------------------第 2 页目录------------------------------------------------------第 3 页
1﹑前言-------------------------------------------------------第4 页2﹑工程地质概况-------------------------------------------第5 页3﹑受检桩的施工概况-------------------------------------第5 页4﹑检测原理﹑方法﹑标准及仪器设备----------------第5 页5﹑检测结果-------------------------------------------------第6 页6﹑检测结论-------------------------------------------------第9 页7﹑附图表----------------------------------------------------第9页(1)检测许可证-------------------------------------- 1张(2)受检桩桩位平面示意图------------------------- 1张(3)受检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曲线图---------------- 4张
1﹑前言
受某某公司委托,123456789于2010年12月13日对某某工程44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了低应变动力检测,工程概况见表1。

工程概况表表1
2﹑工程地质概况
某某工程工程地质概况,参见表2。

地质概况表表2
3﹑受检桩的施工概况
根据施工单位2010年12月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该工程基桩采用桩径为0.5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

4﹑检测原理、方法、标准及仪器设备
4.1检测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桩顶用激振装置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在桩身不连续界面(如蜂窝、离析、缩颈、夹泥、裂逢、接逢等)和桩底面将分别产生反射波,其反射波由安装在桩顶面的接收传感器接收,并由检测仪存贮。

分析各反射波的到达时间、波幅和波形特征,以判断桩的完整性。

4.2检测标准
本次低应变动力检测按照深圳市标准《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JG 09-2007)的有关规定进行。

4.3检测仪器设备
低应变动力检测采用武汉岩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RS-1616K(S)基桩动测仪。

检测设备及检测过程见图1。

图1 检测设备及检测过程示意图
5、检测结果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JG 09-2007),将桩身完整性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类别。

各类别含义参见下表3。

基桩完整性分类表表3
对某某工程的44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了低应变动力检测。

根据现场情况和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综合判断,得到低应变动力检测完整性结果表(表4)和低应变动力检测曲线图(见附图)。

某某工程低应变动力检测完整性结果表
表4
6、检测结论
对某某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低应变动力检测,其结论如下:(1)受检桩中40 根桩为Ⅰ类桩,占检测桩总数90.9 %;(2)受检桩中 4 根桩为II类桩,占检测桩总数9.1 %。

123456789
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7﹑附图表
(1)检测许可证1张;
(2)受检桩桩位平面示意图1张;
(3)受检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曲线图4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