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园合作共育大班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研究 3-29(2)(1)

家园合作共育大班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研究 3-29(2)(1)

论文题目:家园合作共育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研究一、研究缘起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如今大部分孩子都是“6+1”模式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加上爸爸妈妈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倍受家长的疼爱。

许多爸爸妈妈虽然有时会对孩子进行高要求指导,但由于工作的各种原因,无法自己照顾孩子,一般由家中老人代为照看。

中国有句俗语叫“隔辈亲”,家中长辈的溺爱,习惯性的包办代替,许多事情孩子们本可以自己来完成的却失去机会导致幼儿形成以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服务的能力。

《指南》指出,“幼儿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目标。

从幼儿小班入园起,身为老师的我们就开始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及能力,而真正体现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升华是在大班。

因此我认为,大班幼儿,应逐渐改变老师时时处处呵护,提醒的方法,要充分培养其自我服务的能力,从中扭转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习惯,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但是家庭才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的许多习惯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家长的教育习得的。

在整个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如果存在观念、方法以及要求上的差异,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认为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是需要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共同支持才能让幼儿教育的效果达到最佳的,家长和学校老师要增强互动,共同为孩子的教育付出努力。

二、文献综述(一)核心概念界定1.自我服务能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就是以幼儿(3至6岁)为主体,减少依靠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游戏、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幼儿自我的思考和设计,独立照料自己生活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如独立洗漱、饮食、起居、如厕等。

2.家园合作家园合作主要是指由幼儿园和幼儿的家庭、社区一起作为幼儿教育和发展的参与主体,通过双方的沟通、配合和相互的支持,推动幼儿园和幼儿家庭双方的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教育和身心发展。

对于家园合作而言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结合,以幼儿的长远健康发展为目标,推动幼儿的成长。

与其他教育类型和教育方式而言,考虑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和幼儿本身发展的年龄特点,家园合作方式对于幼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明显的效果。

(二)关于幼儿自我服务研究在陈坚琼①通过对于幼儿园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培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技能,简单的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提示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李晓敏②(2015)同样在幼儿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领域进行综述,认为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对幼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教师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必须积极寻找提升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路径。

在整体控制中发挥引导性的作用,从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

通过一系类实践形式不断提升幼儿的服务意识,丰富教学活动。

刘畅,王敏(2015年)在《新入园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和提高对策研究》中指出,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就意味着儿童开始正式从家庭步入集体生活。

幼儿开始脱离了家长的单方照顾,更多行为要依靠自己,变得独立起来。

目前,对新入园小班幼儿关注最多的是分离焦虑问题,但对引起分离焦虑的影响因素之一的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研究很少。

笔者调查发现,在幼儿园生活中新入园幼儿常表现出对幼儿园生活无所适从、懒惰、依赖、独立性差,本文针对这种外在表现形式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在顾斐斐(2016)③的研究中同样认为,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对幼儿具有重大意义。

并指出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意识、发展思维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不仅有助于幼儿提升自我服务能力,也有助于幼儿独立意识的发展,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形成完善的人格。

但不同的是顾斐斐提倡教师要结合幼儿园一日常规,渗透自我服务意识。

王淑兰(2017)④在《3-6岁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研究》中通过调查发现,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系统循序渐进的主题活动,创设适①陈坚琼.浅谈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与策略【B】.读写算教研版。

2015(10)②李晓敏.浅谈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有效策略。

求知导刊.2015(18)③顾斐斐.儿童自我服务意识培养探究》【A】.成才之路.2016(30)④王淑兰. 3-6岁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研究[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4(1):9-14.宜的区域环境,在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中运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并对幼儿施加影响,能有效显著地促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基于以上对于不同学者针对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培养与提升的研究可以发现,近些年来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的培养引起了国内外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且在近些年研究者偏重于在幼儿园中对于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这一层面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究。

幼儿具备了自我服务的意识就意味着幼儿开始脱离了家长的单方照顾,更多行为要依靠自己,变得独立起来。

基于这样的现状,在实践中践行着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幼儿有所提升。

同时我发现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是需要家庭教育大力支持的。

只有家长和教师统一教育方向,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才得以提升。

反之将很容易出现“5+2=0”的情况。

因此我将以家园携手共育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并根据实际结果体提出建议,为将来在我们在工作中能给予一些帮助。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一)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问卷法和行动研究法对幼儿的现有情况进行分析1.观察法主要在班级集体活动以及生活活动中,对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进行观察。

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为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预设的一些活动,幼儿在参与中的反应以及事后的效果。

2.问卷法运用自己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法对于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家中的教养态度、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效果三大方面进行调查。

具体包括家长对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看法、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家长在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的方式、幼儿在家与在园情况对比这四个方面。

最后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3.行动研究法在真实的幼儿教育环境中,将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将观察和总结幼儿自我服务能力为目标。

(二)研究对象本文选取了30名大班幼儿及其家庭参与调查研究,发放问卷30份,收回问卷30份,问卷有效率100%。

(三)研究设计1.收集资料:根据论文选题,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和网络资源,收集大量的幼儿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论文、书籍,并认真阅读相关的文献,为设计说明的撰写提供大量的可利用资讯。

经常到幼儿园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吸取他们有益的经验,为活动实施做准备。

观摩活动中多注意自我服务能力强的的幼儿,观察他们的发展情况。

2.拟定计划,观察学习:笔者在学习大量文献以及导师的帮助下,拟定论文写作的计划,设计论文的框架。

通过综合活动的设计、实施,整理记录,与幼儿园老师进行交流,初步获得家园共育配合幼儿园自我服务能力的基本方法。

3.开展相关研究,实施具体活动: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并下发家长。

根据问卷提供的数据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分析。

4.数据资料分析,并制定相关建议。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可以在家独立吃饭的占比30%,可以独立喝水的占比37%,可以独立大小便的占比40.3%,可以自己穿衣服脱衣服的占比63%。

可以独立上床睡觉、根据天气变化脱减衣服、自己上下楼梯的都不到30%,所以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急需要提升,家长和学校需要关注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的养成。

2.祖辈对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影响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表现频率从不 偶尔 经常 每次 没有关注过 1.您的孩子在家自己独立吃饭吗?1 4 16 9 0 2.您的孩子在家自己独立喝水吗?0 9 10 11 0 3.您的孩子在家能自己独立大小便吗?0 2 15 13 0 4.您的孩子在家自己上床睡觉吗?2 6 17 5 0 5.您的孩子在家自己穿、脱衣服吗?1 1 9 19 0 6.您的孩子能根据气候变化,自己增减衣服吗?0 12 11 7 0 7.您的孩子在家能自己漱口、刷牙吗?0 11 9 10 0 8.您的孩子在家自己穿、脱鞋袜吗?0 4 14 10 2 9.您的孩子在家自己梳理头发吗?2 123 13 0 10.您的孩子在家自己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吗?0 1 12 16 1 11.您的孩子在家起床后自己叠被子吗0 6 9 15 0 12.您的孩子在家自己上下楼梯吗? 0 18 157 0由数据可见,在家进餐时每次都是独立进餐的共有9名幼儿,其中有33.3%的幼儿是由祖辈主要照顾,66.7%的幼儿是由父母主要照顾;在家每次都是独立上床睡觉的幼儿共有5名,其中20%的幼儿由祖辈主要照顾,80%的幼儿由父母主要照顾;在家每次都是独立穿脱衣服的幼儿有19名,其中有21.1%的幼儿是由祖辈照顾,78.9%的幼儿是由父母主要照顾。

由数据可见由祖辈为主要照顾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要比父母为主要照顾的幼儿稍差一些。

(二)家中的教养态度1、家长对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看法由数据可见,30位大班小朋友中家长大都数都希望孩子能够自我服务,能有为自己服务的能力。

其中有90%的家长认为需要在此阶段进行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6.7%的家长认为不需要现在进行培养,觉得孩子大了自然也就会了,是不需要学习或培养的;有3.3%的家长认为无所谓。

2家长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的方式当被问到“您在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时,会采取什么方式”调查发现:73.3%的家长会采取鼓励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6.7%的家长表示有时会代办;10%的家长表示没什么好的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在家长在家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上缺乏好的方法。

3幼儿在家与在园情况对比当被问到“您觉得您家孩子在家的自我服务的表现和在幼儿园相比较,有什么差别?”调查发现60%的家长认为差距较大,孩子在幼儿园表现的更好;23.3%的家长认为差距不大,在幼儿园表现稍好;16.7%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表现的差不多。

(三)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效果本次调查观察了教师和家长在一个学期里坚持家园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原则后所取得的效果。

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利用多种方式沟通,通过家园联系栏、家长会、家访、电话等了解幼儿在园表现,并积极配合幼儿教师的工作,实现家园的同步教育;幼儿园提供平台让幼儿家长有机会学习科学的育儿观念和常识,使幼儿家长与教师形成良性循环。

相关主题